僅僅幾周,交易邏輯又發生巨變——市場對美聯儲年内降息的預期大跌,從至少再來一次50個基點(BP)降息轉變為懷疑還能否降息;美元指數則是再度雄起,沖破103;非美元貨币大跌,日元對美元逼近150、人民币對美元跌破7.1,此前蠢蠢欲動結彙的出口商們近期似乎也放緩了步伐。
事實上,近期中國的經濟政策引人注意,但外部環境的變化和風險有增無減。除了美聯儲降息預期、通脹形勢的變化,“特朗普交易”再度回歸。根據RCP民調平均值,截至10月13日,美國副總統、總統候選人哈裡斯在關鍵搖擺州賓州落後對手0.1。從10月7日開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逆轉哈裡斯,此後保持穩定領先,最高時領先0.4。
接受第一财經記者采訪的國内外機構政策師、交易員和部分出口商紛紛表示,不少出口商存在投機情緒,此前人民币對美元一度升破7.1,做多的投機盤逼倉出口商,但随着近期美元回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回到4.2%,許多出口商又開始駐足觀望。不過,在美元對人民币7.01附近,似乎又有大行買入美元的力量,可能意在保護出口商,而在人民币抛壓加劇之際,央行又會加大逆周期因子調節力度。多數機構預計,未來匯率大機率在7.0~7.3的區間波動。
美國通脹預期回升引發強美元回歸
隔夜(10月14日)缺乏重要經濟資料的影響,但美聯儲理事沃勒“放緩降息步伐”的言論幫助美元指數延續反彈勢頭站穩103關口,非美元貨币則是延續調整,其中美元對加元連續9天上漲,收于1.3795,創兩個月來的新高,美元對日元則逼近150關口,9月時日元一度突破140,美元對離岸人民币也同步進入6.9區間。
9月美聯儲意外大幅降息50BP,市場也定價未來一年再降息近180BP,美元指數一度測試100大關。然而,近期強美元的回歸也由多個因素造成。美國9月就業資料強于預期是一個轉折點,因為目前通脹已被勞動力市場取代,成為美聯儲的主要決策因素。10月初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4萬,遠超預期(15萬),8月的就業增長被上調1.7萬至15.9萬,7月的增長被上調5.5萬至14.4萬。9月失業率下降至4.1%。
渣打全球首席政策師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記者表示,由此帶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發生較大轉變。美國利率期貨市場定價顯示,年底前美聯儲降息幅度為略小于兩次25BP降息,而在10月4日非農就業資料釋出之前,預期降息幅度接近75BP。市場已從“認為年内降息50BP具有高度可能性”,轉變為“對美聯儲是否在11月、12月FOMC會議實施每次25BP幅度的降息抱懷疑态度”,美元1年/1年掉期利率自9月1日低點已上揚約70BP。
“10月就業資料的确令市場感到意外,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措辭的轉變并未有助于管理市場預期。這意味着,美聯儲開始讓市場為不一定每次會議都會降息做好準備。”他稱。
進一步助推美元的則是近期美國通脹預期的再度回升。美國勞工統計局10月10日釋出的資料顯示,9月,美國CPI同比上漲2.4%,較8月份有所回落,但高于市場預期的2.3%。
從各分項來看,住房和食品通脹合計貢獻了75%以上的漲幅,商品價格在過去一年穩步下跌後也出現上漲。新車、二手車價格以及服裝和家具價格均上漲,導緻所謂的核心商品通脹自2023年6月以來第二次上漲。這也導緻各大機構認為,持續下行的美國通脹遇到了瓶頸,這也決定了美聯儲很難繼續大刀闊斧降息。
嘉盛集團資深政策師James Stanley對記者表示,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上周是美元強勢的一周,扭轉了之前的看跌趨勢。美聯儲9月降息50BP,美元在空頭的推動下形成新低——然後價格匆忙反轉。在接下來的一周裡,該低點仍然未破,之後的一周終于出現了另一個新低,但空頭再次未能乘勝追擊。最後一次失敗的突破導緻另一次的反彈,多頭在後一周強勢看漲突破,宣告回歸。
美國大選膠着、“特朗普交易”回歸
影響美元的另一大因素無疑是美國大選,如今距離11月大選結果揭曉的日期僅剩下不到3周。
第一财經此前提及,各大國際投行認為,如果特朗普當選,他們傾向于認為在初期美元、通脹更容易走強,這也與關稅政策等不确定性有關,美元可能再度成為避風港。
而随着美國大選不斷推進,競選形勢已多次發生戲劇性轉折。羅伯遜提及,7月現任美國總統拜登退選後,哈裡斯的民調支援率大幅反超特朗普,扭轉後者此前的領先優勢。但近期哈裡斯的領先勢頭有所放緩,目前兩名候選人的民調支援率不相上下。在選情如此膠着的形勢下,大選結果将取決于雙方在幾個搖擺州非常接近的選票差距。而近期資料也顯示,特朗普和哈裡斯的差距不斷收窄,并且在幾個關鍵搖擺州有追趕和超越的勢頭。
“近期‘Trump Trade’(特朗普)交易又起來了,比特币漲勢強勁,标普500也創下曆史新高,更易受關稅沖擊的主要是科技巨頭,最近納斯達克100的勢頭顯然比不上标普500。”資深全球宏觀交易員袁玉玮告訴記者。
更添不确定性的是,近期席卷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和佛羅裡達州的超強飓風對當地群眾房屋和基礎設施造成嚴重損害。假如投票設施也遭受破壞,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如果飓風造成的損害導緻選民投票面臨操作上的困難,以緻相關州選舉結果不被承認,我們或将看到在較長時間内大選結果未能獲得确認。目前來看,全球市場特别是波動性較強的市場,似乎并未準備好11月5日大選日之後出現較長時間持續不确定的情況。”羅伯遜表示。
人民币轉跌、出口商結彙止步
截至中原標準時間10月15日19:30,美元/離岸人民币跌破7.12,日内一度觸及7.1343,當日跌幅達到300點。9月末,離岸人民币一度漲至6.9區間。
随着美聯儲降息預期的縮水,美、日10年期國債利差在過去一個月從2.75%升至3.1%。與此同時,日元的投機性多頭頭寸最近兩周小幅降低,這些都成為近期日元大跌的因素。交易員表示,同為亞洲低息貨币的人民币,一直和日元保持較高的相關性,近期亦掉頭走弱。
外彙專家、浙商中拓集團金融市場業務部總經理劉楊對記者表示,“特朗普交易”熱度上升,市場又開始交易“不降息”,中美利差再度拉大,出口商結彙意願也開始減弱,“而且,全年1~9月境内外币存款實則僅僅增加了500多億美元,至少境内囤彙沒想象的那麼多。最新出口資料也低于預期,這都導緻人民币開始走弱”。
資料顯示,以人民币計,9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75萬億元,同比增長0.7%;出口總值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進口總值1.58萬億元,同比下降0.5%;貿易順差5826.2億元。
9月以來,市場尤為關注可能繼續推動人民币的“結彙效應”。記者從各大機構擷取的資料顯示,目前,主流機構對出口商超額外彙囤積量的估算都在5000億美元左右(包括離岸)。同時,機構估算出口商囤積的“超額”美元的平均成本略低于7.1。例如,巴克萊估計,中國出口商約持有5000億美元,如果美元/離岸人民币持續走弱至7.1以下,該機構預計其中最多會有1000億至2000億美元可能被換成人民币。
記者從業内人士處獲悉,盡管人民币升值,且9月以來出口企業主動結彙的案例存在,但量并不算多,可能仍在觀望後續的市場變化。就目前而言,觀望的情緒可能加重,但預計人民币在7.0~7.3區間波動仍是主流觀點。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