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甘州融媒訊(記者 吳玉麗 馮強 王凱)鄉村振興,産業先行。近年來,甘州區以特色優勢産業為抓手,不斷壯大大棚經濟,把溫棚果蔬産業逐漸向科學化種植、規模化發展、産業化經營,走出了一條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之路。
走進黨寨鎮馬站村,一棟棟溫室大棚沐浴在秋日暖陽下,勞工們在田間忙碌,物流車穿梭其間,一片忙碌景象。張掖市兆田生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黨寨鎮的重點企業,自2023年以來共流轉土地1200餘畝,建設高标準大棚45座,育苗棚6座。目前大棚裡栽植了西蘭花、娃娃菜、水果甘藍等有機蔬菜,自營運以來,大棚經濟每年為集體增加收入100萬元,解決周邊農戶就業100人,人均年增收1萬餘元。
甘州區黨寨鎮馬站村村民宋軍軍說:“ 我在這打工已經兩年了,友善些,每天能掙個100多元,離家近,中午能把孩子照顧上,幹活也友善。”
興一個産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衆。在甘州區大滿鎮神沙窩現代設施有機農業産業園,一座座大棚已經拔地而起,勞工們正忙着鑽孔、覆棉被、鋪水管,現場熱火朝天、幹勁十足。
甘州區大滿鎮神沙窩現代設施有機農業産業園施工方代表陳青說:“我們這個工程是從5月份開始建設,總共面積是51個棚,現在正在安裝棉被,準備10月底工程完工。”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面積40.49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5800萬元,建成後将全力打造新一代設施農業産業園,預計年産值達到1200萬元,同時與村級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實體化運作結合,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達到150萬元以上,并提供上百個就近就業崗位,拓寬農民增收緻富管道,加快實作共同富裕目标。
甘州區大滿鎮武裝部部長韓世超說:“甘州區神沙窩現代設施有機農業産業園建設項目,已完成所有大棚和2萬立方米塘壩建設,恒溫庫及大棚棉被安裝正在安裝中。目前部分大棚蔬菜已種植,項目達到了當年規劃、當年招商、當年建設、當年種植的預期目标。 ”
從“小菜園”到“大溫棚”,從農戶“單打獨鬥”到規模化“抱團發展”,一座座大棚是群衆的“菜籃子”,更是增收緻富的“金鑰匙”。下一步,甘州區将積極建構“百億級”設施農業産業體系,聚力打造河西現代設施農業新高地。預計到2025年,全區設施農業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産量達到48.5萬噸以上,産值達到24.8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