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貪腐被查、逃匿境外的黑龍江省雞西市原副市長李傳良一案,有了新進展。10月11日,《人民法院報》刊發牡丹江中院關于李傳良貪腐案的公告。
公告顯示,李傳良案涉案資産超31億元,包括侵吞、騙取公共财物約29億元,受賄約4892萬元,挪用公款約1.1億元,以及擅自使用國有資金注冊公司、擅自決定由其實際控制的公司承攬工程,違法所得及收益約7325萬元。
他使用違法所得投入到其個人實際控制的公司、項目中,用于土地一級開發整理、房産開發、工程建設等,以及購買房産、車輛、土地、裝置等。案發後,司法部門扣押、當機資金約人民币14億元、查封1021處房産、查封土地、灘塗27宗、查封林地8宗、扣押汽車38輛、扣押機械裝置10台(套),當機18家公司股權。
北京廉政法治協同創新基地主任彭新林告訴記者,此次牡丹江中院釋出的公告,主要是按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式要求進行的,是依法對李傳良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進行沒收的特别程式,不是針對李傳良所實施行為定罪量刑的審理。根據“兩高”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在十五日内釋出公告,公告期為六個月,公告應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情況、涉嫌犯罪的事實等。彭新林認為,從目前披露的案情來看,李傳良涉嫌多個A錢賄賂犯罪,涉案數額極其巨大,罪行極其嚴重,判決很有可能适用死刑。鑒于李傳良已經外逃,未來的庭審應會适用缺席審判程式進行追訴,屆時會有一系列相應的程式。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後,有關部門會推動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尋求将李傳良帶回國内,手段包括引渡、勸返、遣返等,然後再進行相應的處理。
牡丹江市中級法院公告
2020年9月,黑龍江省紀委監委通報,雞西市原副市長李傳良涉嫌嚴重違法犯罪,省監委依法對其進行監察調查。當時,李傳良為躲避調查逃至境外,并向境外轉移部分涉案贓款。
牡丹江市檢察院沒收犯罪嫌疑人李傳良違法所得申請一案,牡丹江中院經審查認為,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李傳良實施了A錢、受賄、挪用公款、濫用職權犯罪,犯罪地在黑龍江省雞西市,經黑龍江省進階人民法院、黑龍江省檢察院指定,将沒收犯罪嫌疑人李傳良違法所得申請一案交由牡丹江市檢察院申請,牡丹江市中院審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九條之規定,于2024年9月29日立案受理。
據法院公告,犯罪嫌疑人李傳良,男,1963年9月27日出生于黑龍江省雞西市,公民身份号碼23030419630927423X,漢族,碩士研究所學生文化,雞西市财政局原局長、雞西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雞西市原副市長、鶴崗市原副市長,戶籍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聯部街47号2棟12層2号。因涉嫌犯A錢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濫用職權罪于2020年7月10日被黑龍江省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同年9月20日被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準許逮捕。
李傳良于2018年11月15日逃匿境外,2020年12月1日黑龍江省公安廳對其釋出通緝令。
李傳良資料圖
牡丹江市檢察院牡檢沒申〔2024〕1号沒收違法所得申請書載明,犯罪嫌疑人李傳良在擔任雞西市财政局局長、雞西市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雞西市副市長、鶴崗市副市長期間及辭去公職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及夥同其他國家從業人員,利用其他國家從業人員的職務便利,侵吞、騙取公共财物共計人民币292586.011967萬元;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以及利用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從業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計人民币4892.1128萬元;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共計人民币11000萬元,進行營利活動;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擅自使用國有資金注冊公司、擅自決定由其實際控制的公司承攬工程,違法所得及收益共計人民币7325.185136萬元。
犯罪嫌疑人李傳良使用上述違法所得投入到其個人實際控制的公司、項目中,用于土地一級開發整理、房産開發、工程建設等以及購買房産、車輛、土地、裝置等,案發後扣押、當機資金共計人民币140987.522529萬元、查封1021處房産、查封土地、灘塗27宗、查封林地8宗、扣押汽車38輛、扣押機械裝置10台(套),當機18家公司股權。
牡丹江市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李傳良涉嫌A錢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濫用職權罪,逃匿後被通緝一年不能到案。有證據證明前述在境内被查封、扣押、當機的财産屬于犯罪嫌疑人李傳良的違法所得及收益,依法應予以追繳。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八條之規定,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公告指出,犯罪嫌疑人李傳良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在公告期間可以書面形式向牡丹江中院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李傳良的近親屬申請參加訴訟,應當提供與李傳良關系的證明材料;其他利害關系人申請參加訴訟,應當提供對申請沒收的财産享有權利的證據材料。如不按規定申報權利,可能承擔不利法律後果。本公告期間為六個月,公告期滿後,牡丹江中院将依法審理。
來源:長安街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