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期底部,光伏信心何處尋?行業7大領軍人物齊聚,達成這一破局共識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張汀雯

周期底部,光伏信心何處尋?行業7大領軍人物齊聚,達成這一破局共識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中國光伏用二十餘年的時間,做了一道證明題:證明新能源可行——能夠承擔全球能源轉型的重任;中國光伏可靠——我們不僅引領技術發展,更實實在在服務全球,赢得了全球客戶的信任。”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寫給中國光伏的一封信中如此寫道。

中國光伏從“跟跑”到“領跑”,在稱霸全球、裝機持續增長的同時,行業卻依舊劇烈動蕩,許多企業陷入虧損的境地、前些年跨界玩家留下一地雞毛、産業鍊價格一跌再跌、産品同質化競争嚴重、消納困境仍待解決……

但比起内卷,企業更害怕被滾滾前進的潮流抛在沙灘上,生存尚且艱難,又何談“卷”出自我、穿越周期?

10月12日晚,鐘寶申與TCL中環董事長李東生、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正泰新能源董事長陸川、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齊聚央視财經《對話》節目,主題為“相信中國光伏”,各抒襟抱,探尋中國光伏的信心究竟在何方?

周期底部,光伏信心何處尋?行業7大領軍人物齊聚,達成這一破局共識

圖檔來源:《對話》欄目組

備受期待的行業自律和宏觀調控

目前,大陸光伏産業鍊各環節産能産量全球占比均達80%以上,占據全球主導地位。2024年上半年,大陸多晶矽、矽片、電池、元件産量同比增長均超32%;國内光伏新增裝機102.5吉瓦,同比增長30.7%。

随着消納紅線放開進一步增加新能源消納空間,大基地項目和電網建設程序加快,分布式接入能力提高的政策正陸續研究出台。在各種有利因素支撐下,預計2024年大陸的光伏新增裝機将保持高位。

然而,行業規模增長如火如荼之際,多家光伏企業卻陷入虧損的境地,光伏元件企業陷入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怪圈。

這與元件價格暴跌息息相關。近期有企業在N型TOPCon标段報出0.64元/瓦低價,InfoLink維持預測稱,部分激進企業以接單為唯一目的,暫時放棄盈利訴求,不排除10月整體價格将下落至0.7元/瓦以下,甚至貼近0.65元/瓦的價位。

對此,李東生認為,整個行業市場體系可以說是扭曲、甚至是崩潰了。以中國業務單算的話,沒有一個企業是賺錢的,有盈利的可能來自其他或海外業務。但不賣也非良策,(如果)大家按照市場的需求生産銷售,整個市場就不會有這種低于成本價的産品出現,這是非正常的市場現象。

而在前些年中國光伏行業高速發展的時期,跨界玩家大量進入,光伏“牌桌”上的企業紛紛加碼,行業産能急速擴張。然而行業暴利不再,熱度消退,不少跨界者們也随之紛紛選擇離場,徒留一地供需錯配的雞毛。

劉漢元是走在行業前列的跨界者,他認為,“大家都想在行業的競争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佔有率,價格自然而然就下去了。降價愈演愈烈,每一個環節基本上都虧損,是以銷的越多,虧的越多,産業鍊越長也虧的越多”。

伴随着激烈價格競争還有技術和産能競争。目前光伏技術可以說得上是“百花齊放”:P型、N型、鈣钛礦……各家光伏企業近兩年一窩蜂地從P型轉到N型,加速淘汰落後産能,但資産減值擠壓了企業的利潤,加劇虧損。

“淘汰沒有競争力的産能,能夠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并且促進頭部企業集聚,結束過去散亂的局面,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高紀凡對時代财經表示。

但在加快優勢産能落地的同時,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朱共山認為,這20年,大家做的設計都是一樣的,産品同質化、模式同質化、制造同質化,知識産權不受保護、競争門檻較低。光伏産業的參與者太多,任何行業自律的行為要能夠形成共識不容易。

陸川指出,“行業自律分兩個層次,行業是由企業構成的,首先還是要回歸到企業自身對于擴張速度及定價機制的把握。我們可能覺得現在元件價格特别低,但投标的價格也都是企業自己投出來的。如果想加快穿越周期,需要每個企業也從自身做起,這是非常關鍵的。”

“其次,在企業有較清晰共識的情況下,行業協會、主管部門等可以做推手來引導大家。我們不能回避現在周期調整過程可能比以往更加嚴峻的問題。但我們希望的是,能更快地走出這一輪周期,而不是讓這個周期變得更加漫長。”陸川如是說道。

在市場調節失靈的情況下,宏觀調控一再被呼籲。除了陸川,高紀凡也說,“僅僅靠行業現有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都想努力改變局面,但現在有效市場實際上變得已經無效,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對光伏産業進行統籌性的規劃及引導。(國家與行業)結合起來,可以改變現有局面,扭轉乾坤,再為光伏産業建構新的十年黃金期。”

周期底部,風雨同舟才能穿越重重迷障

“就整個行業而言,現在确實處在低谷”,高紀凡曾帶領天合光能穿越行業的三輪周期,“曆數過往,光伏行業進入第四輪周期了,和2012年那一年的行業寒冬相比,現在的情況相對較好。我堅信周期穿越是肯定可以做到的”。

周期波動,不足為懼。面對未來,企業家們仍雄心滿懷。

“幾乎所有的制造業都會經曆從供過于求到供不應求的周期波動。我相信随着行業的發展,這種波動的幅度會越來越小。讓市場回歸理性,我們就不一定會看到惡性競争的現象了”。朱共山表示。

鐘寶申亦始終對光伏産業充滿信心,他認為,光伏産業長坡厚雪的賽道沒有變,因為對照全球能源轉型和現在光伏在全球的競争力來看,未來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長的發展周期和未來巨大的光伏需求面前,我們還是大有作為的,還有很多事情可做。”

經曆了數輪發展周期,中國光伏足迹早已遍布全球,并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經驗。

自2010年起,中國光伏企業就一直在應對來自各方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挑戰,并成功地将本土化服務擴充至國際舞台。

國際市場新的挑戰來臨之時,中國光伏企業又早在美國、中東等地提前謀篇布局,逐漸建構起一個全球區域産業鍊高度一體化的商業模型,拉開全球化戰略的新篇章。

面對全球化3.0時代,李東生指出,中國光伏産業要繼續保持在全球的領先優勢,一定要改變隻把産品賣出去(的觀念),要在全球建立更強的産業能力,能夠融入到當地的經濟體系當中。未來中國光伏産業一定要提升全球化能力,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

已經在全球建立起主導地位的中國光伏,絕不能安于現狀。朱共山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建議全行業思想、商業模式、管理、應用、合作都要變革,才能成長起來。”

周期底部,光伏信心何處尋?行業7大領軍人物齊聚,達成這一破局共識

圖檔來源:《對話》欄目組

周期底部,風雨同舟才能穿越重重迷障。

面對當下行業困境,合作共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紀凡表示,“我堅定不移地相信,隻有通過合作,整個行業才能走得更高遠。”

鐘寶申則認為,在光伏的生态圈裡,合作不是選擇項,而是一個基礎項。“當然,大家在某些環節上有可能存在競争,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大家都應該努力尋找屬于自己的空間,也就是差異化競争。大家在裡面尋找最大公約數、最大合作的空間,同時對照自身優點尋找特定的客戶群,形成錯位競争,它實際上也是競争,但競争的方式是有所變化的。”

李仙德進一步指出,還需要看合作的程度和形式,如果僅僅停留在表面供應鍊的合作,肯定是非常容易的。但大家共同去追逐行業深度的發展,肯定需要信任的基礎,這是比較難的。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大家願意坐下來談推進行業的健康發展,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周期底部,光伏信心何處尋?行業7大領軍人物齊聚,達成這一破局共識

圖檔來源:隆基綠能 王火火/攝

節目錄制前,七位光伏高管候場的照片便已在光伏人的朋友圈中傳開。候場的每一位,都代表着中國光伏行業不可忽視的成就。從筚路藍縷、風雨兼程、起伏跌宕,走到此刻的并肩而立,他們與中國光伏一起走過往昔的峥嵘歲月,還将攜手續寫未來的光輝燦爛。這也是未來中國光伏發展不可或缺的信心源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