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松桃苗族自治縣孟溪鎮中心衛生院,隻見寬闊的院區,門診部、住院部等大樓聳立,内科、外科、兒科、婦科等科室齊全,絲毫不遜于縣城的醫院。
“過去我們衛生院醫療條件非常差,設施簡陋,隻能靠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老三樣’看病,不能滿足群衆基本的醫療需求。”孟溪中心衛生院院長潘鴻說。
今年68歲的潘鴻,1991年參加工作起便一直在鄉鎮衛生院工作。30多年後的今天,回憶從前他感慨萬千:“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農村群衆‘看病難、看病貴’,基本上是‘小病忍、大病熬’。”
在潘鴻的講述中,發展的腳步緩緩向前。21世紀初,随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廣大農村群衆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基層醫衛也快速發展,看病難、看病遠問題也逐漸改善。
“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更加重視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城鄉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得到顯著提升。”潘鴻介紹,2013年松桃投入約4000萬元資金,把孟溪衛生院作為區域性中心衛生院進行建設。
建成後的新衛生院占地面積55畝,規劃床位200張,擁有醫護員工176人,并于2022年通過“二級綜合醫院”認定,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複為一體的二級綜合性醫院。
“目前我們開設了門診、内科、外科、兒科、婦科等12個臨床科室,以及醫務科、護理部等9個行政科室,可為群衆提供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的急診急救及康複、護理服務,以及危急重症、疑難病症的急診急救及轉診服務。”潘鴻說。
不僅如此,過去的“老三樣”,在孟溪衛生院已變成了螺旋CT機、四維彩色B超機、高清腹腔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多種先進醫療裝置,可開展腹腔鏡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四肢骨折切開複位内固定術等三、四級手術。
松桃烏羅鎮的村民吳燕平不慎摔傷出現壓縮性骨折,她選擇到孟溪中心衛生院住院治療。“過去村裡人看病都去縣城,若是大病則要跑到湖南、重慶就醫。”吳燕平說,現在大多數病在孟溪衛生院就能看好。
作為松桃的醫療次中心,孟溪中心衛生院為孟溪及周邊的大坪、寨英等鄉鎮近20萬人提供了可靠醫療。去年該院住院病人達到6200多人,門診接診20餘萬人次。
醫療是民生之需。孟溪衛生院是松桃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松桃不遺餘力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全力為一方群衆的健康護航。
目前,位于九龍湖畔的松桃自治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已建成完工,正在進行搬遷。新院區占地269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設定床位1150張。
“新院區投入使用後,醫院規模及基礎設施水準将處于省内縣級醫院前列,松桃群衆的健康将會擁有更加堅實的‘醫靠’。”松桃自治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楊震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聰
編輯 葛永智
二審 吳采麗
三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