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今年中秋,你吃月餅了麼?

不管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懵懂,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思念,抑或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美好祝願,一輪圓月寄托了中國人的樸素情感和浪漫主義。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這股浪漫,可以追溯到久遠的上古時期。《周禮》記載:“春在東明祭日,秋在西郊夕月。”“夕月”即“祭月”。這表明在周代,天子已經形成祭月的慣例。此後民間也開始效仿,嚴肅的祭祀活動漸漸演變成了拜月、賞月。

到了唐代,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這件事情則在北宋時期流行,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節令食品。此時“中秋節”已經正式形成,除了賞月、吃月餅,還發展出了猜燈謎、觀潮、吃螃蟹等各種頗有意趣的習俗。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敦煌莫高窟第103窟《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之拜塔》,記錄的就是人們拜月、賞月的場景

幾千年過去,中秋節早已是整個漢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吃月餅這個“儀式”,當仁不讓成為中秋節的核心基調。

中國月餅地圖:最好吃的月餅在哪裡?

中國人在吃月餅這件事上的講究由來已久。每年中秋節,更是各大月餅品牌的高光時刻。

月餅的口味和流派的複雜程度,堪比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門派之分:按口味分為甜味、鹹味、鹹甜味;按餅皮分為漿皮、混糖皮、酥皮;按地域分為廣式、京式、蘇式、滇式、潮式……如果再把餡料拎出來,蛋黃、五仁、蓮蓉、豆沙、火腿……難怪有人會說:“如果粽子口味是鹹甜争霸,月餅江湖則是各路豪傑大混戰。”

從最初的節令食品,到送禮的交際工具,再到如今年輕人追求的新潮美食,一塊月餅,不僅見證了制作工藝的進步,還見證了時代的變化。

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釋出的《2024年中秋月餅行業趨勢報告》顯示,今年中秋月餅預計産量将達到30萬噸,銷售額約為200億元。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月餅“江湖”風雲再起。雖然話題已是老生常談,但每到一年中的這個時刻,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夥伴總要忍不住一分高下:最好吃的月餅到底在哪裡?

江蘇:蘇式月餅

每年7月1日開始,蘇州稻香村會開始進入招工旺季,各大招聘資訊在網際網路和當地人才市場流轉,為中秋節的到來招兵買馬。

與此同時,稻香村分布在北京、山東、成都、張家港、沈陽的工廠生産線在端午節過後全部切換為中秋節模式,一枚月餅的奇幻之旅從這些生産線開始。

蘇式月餅是經典的酥皮月餅,餅皮由面粉和豬油揉成,薄如蟬翼、碎如飛雪。經過餡料裹皮切割、壓制成型、初次烤制、刷蛋液二次烤制、成品檢查、自動裝盒,一枚月餅從無到有。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蘇式月餅

創立于乾隆年間的蘇州稻香村,曆經251年風雨,是中國糕點行業現存曆史最悠久的企業之一,也是經國家認證的中華老字号、蘇式月餅制作技藝保護機關。

更難得的是,品牌人老心不老,今年中秋季,蘇州稻香村和當紅國産遊戲《黑神話:悟空》來了次跨界聯名,把遊戲角色和遊戲制作組的“團寵”貓做成月餅,填入各色內餡:五仁餡的“天命人”、蛋黃蓮蓉餡的“黃眉”、棗泥餡的“波裡個浪”、青稞紅豆餡的“虎先鋒”、雲腿餡的“黑熊精”、玫瑰餡的“公司貓”。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蘇州稻香村和《黑神話:悟空》的聯名月餅引發熱議

為了使這些角色更逼真、有型,蘇州稻香村動用了“黑科技”3D技術模組化,再輔以手工雕刻,精細到角色的每一縷毛發,充分展現蘇作之精巧。制作過程中,蘇州稻香村還使用了一種獨特的半透工藝處理,讓餅皮呈現出細膩而富有層次的雙色漸變質感。

傳統非遺與國産遊戲的跨界攜手,讓老字号食品巧妙契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國潮胃”。這款月餅一經發售就供不應求,抖音電商等線上管道一度斷貨,相關話題也沖上抖音熱搜。很多搶到聯名款的網友紛紛在評論區曬單,直呼“舍不得吃”,沒搶到的則紛紛“求補貨”。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蘇州稻香村電商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預售階段,來自抖音電商等線上店鋪、經銷商的預售訂單就已經讓工廠加班加點都忙不過來了。現在,這款禮盒在抖音電商最為搶手,銷量占總體的60%。

除了大熱聯名款,蘇州稻香村線上銷售的月餅禮盒有100多種。在口味上,除了有對五仁、豆沙、金絲棗蓉、奶油椰蓉等經典品種的堅守,也有順應當今風潮推出的更健康的低糖餅、桃山皮餅。難怪蘇州稻香村抖音直播營運負責人感歎,電商消費大資料幫了大忙,友善品牌更好地對商品研發方向和營銷政策做出預判。

山西:空殼月餅

有網友調侃,外地人如果在山西吃到當地的月餅不要說老闆黑心,因為它本來就是空心的。

每年中秋節,山西呂梁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自己打月餅。将芝麻、花生、瓜子、紅糖等打碎,與熟白面粉一起拌勻調成餡,把餡料包進用白面、熟油和水揉成的面團裡。随後,把制作好的面餅嵌入打月餅的模子裡,這種模子上雕刻有各種精美的圖案,是以制作出來的月餅花紋各異。

最後,将月餅放入爐中烘烤。

空殼月餅的神奇之處在于火候。烤制需經過兩次,第一次表皮定型,第二次烤化内餡。因為高溫會讓糖融化并膨脹,這樣月餅便會被“吹”出空心狀态。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掰開空殼月餅,紅糖呈拉絲狀态

剛從爐子裡烤好的月餅,從中間掰開,能發現内裡中空,一層淺淺的紅糖、芝麻和果仁附着在月餅内殼。甜而不膩、入口酥脆,是空殼月餅的最大特點。每年臨近中秋節,最能勾起漂泊在外山西遊子的,就是空殼月餅這一口“咔嚓”聲。

過去,空殼月餅隻局限在山西銷售,覆寫範圍有限,基本上都是依賴傳統的線下管道,外地人對山西這門非遺技藝甚至聞所未聞。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今年,空殼月餅在抖音大放異彩,各地文旅局也下場玩梗。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山西空殼月餅走紅抖音

跟上這一輪熱點的山西品牌溫心禦品和扶貧工廠對接,請來三四十名熟手保障貨源。創始人王龍說:“能親自把自己從小喜歡的家鄉美食,介紹給全國,就隻有高興。”

為了更好适配電商銷售,溫心禦品把空殼月餅進行了改良。王龍介紹,空殼月餅比較大,表皮薄脆,一開始原樣發貨,很快得來不少差評:打開包裝,月餅都碎了。

為此,他将月餅縮小到原來面積的三分之二,表皮略微加厚,每個月餅都置于塑膠小盤之中,再套上獨立塑膠包裝,選用靠譜快遞,如此一來,貨損率大大降低。現在,溫心禦品在抖音電商的銷量占總體銷量七成,比往年增長六倍左右。

放眼整個抖音電商,整體的增長更為驚人。資料顯示,這個中秋季,空殼月餅在平台銷量同比增長1277%,王龍等商家直言要“控制銷量”。繼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之後,潑天的富貴這次終于落到了山西頭上。一輪空殼月餅,帶來的關于地域複興的啟發,也許遠遠超出了食物本身的局限。

新疆:奶皮子月餅

奶皮子月餅是新疆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過去,新疆地區的人們以奶制品為主要食物,奶皮子就是其中之一。奶皮子是牛奶表面凝結的一層油皮,口感香甜濃郁。人們将奶皮子與其他食材結合在一起,制作出各種美食,奶皮子月餅就是其中之一。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奶皮子月餅

奶皮子月餅的工藝至今沒有機器可以完美複刻,老牌商家往往沿用手工制作,新疆老字号食品企業金派利爾就是其中之一。在制作上,首先凝結好的奶皮子被切成小塊,與面粉、糖等食材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團,再分為大小均勻、重量相同的小塊,擀成薄片,将白芸豆熬制的豆沙包入其中,放入烤箱中烤制成一個個外皮酥脆、内餡香甜可口、不黏不膩、清香酸甜的月餅。烤好的奶皮子月餅自帶異域氣息,一位網友說:“上一秒感覺自己在吃月餅,下一秒感覺自己漫步在新疆的大巴紮。”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金派利爾堅持手工制作奶皮子月餅

過去的奶皮子月餅在大衆視角中“名不見經傳”,銷售範圍不出疆,今年終于也在抖音火了一把,全平台銷售額同比增長超300%。新疆金派利爾大巴紮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董事長馬新豔介紹道:“去年我們就推出了奶皮子月餅,但是明顯今年的銷量大幅提升。”

今年8月,金派利爾的奶皮子月餅和酸奶月餅成為“與輝同行”直播間的爆款,一共賣出近20萬單。有了成功的經驗,金派利爾帶着産品陸續走進多位達人直播間,知名度和銷量直線上升,目前位于抖音電商奶皮子月餅銷售榜前列。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金派利爾的酸奶月餅

入駐線上的金派利爾打開了疆外新市場,也對消費者和帶貨達人的意見從善如流,在月餅中減少了奶皮子的比例,增加了蔓越莓的數量,調和了奶皮子月餅原有的甜膩感。“調整後,有更多達人願意銷售我們的産品,也有更多消費者願意接受我們月餅的味道。”相關負責人淩豪介紹。

雲南:雲腿月餅

雲南火腿月餅展現了雲南人制作月餅的獨具匠心。雲南飲食處處可見火腿的身影,把火腿包進月餅裡,是他們對月餅口味的颠覆創新。

雲南火腿月餅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清鹹豐年間,由當時的巡撫徐之銘跟官大廚胡氏,以上等白面作皮,雲南特産宣威火腿之金錢肘為餡,揉合以鮮淨豬油烤制而成,名曰“火腿坨”。制好的火腿月餅外皮酥軟有層次,一口咬下,宣威火腿自有的鹹香交融着砂糖的甜潤,滲過金黃的酥皮,令人回味無窮。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雲南火腿月餅

傳說,此餅送至北京,慈禧太後吃後大為贊賞,曾賜“合香”二字,以表其特色佳味,雲腿月餅自此名噪滇中。

如今火腿月餅已經是雲南的一張名片,由各大學土品牌發揚光大,昆明冠生園就是其中之一。冠生園由冼冠生先生于1915年在上海建立,1939年,昆明冠生園在當時昆明最繁華的金碧路開設了第一家店,至此在雲南落地生根,生産火腿月餅至今,并成為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号企業。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1939年昆明冠生園開業場景

每年中秋節前,途經冠生園位于昆明滇池路的工廠,都能聞到濃郁的火腿香氣。但是,雲腿月餅雖然是王牌産品,銷路卻常年局限于雲南本地市場,外地市場中隻有四川表現尚可。

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計劃帶來了轉機。昆明冠生園銷售相關負責人唐海濤介紹:“平台幫助我們對接了很多帶貨達人,利用他們的影響力突破地域限制,給我們帶來了全國範圍的曝光。目前除了四川,貴州、重慶、廣東、上海等市場都出現了增長。”

“破圈”之後,消費者的回報也越來越多,這也為昆明冠生園提供了與年輕消費者溝通的機會。“抖音電商的銷售資料比較真實,大資料更能代表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昆明冠生園市場相關負責人王樹嘉表示。比如今年,昆明冠生園順從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口味更清淡的低糖、脫鹽版本火腿月餅,國潮風格的異形月餅和素餡月餅,這些新産品在抖音電商反響不錯。“我們預計今年在抖音電商的銷售額增長将超過60%。”

最高增長12倍,抖音電商“遇見好國貨”助力各地特色月餅“出圈”

昆明冠生園在抖音宣傳傳統糕點

得益于網際網路和物流,人們對月餅的品鑒早已不局限于本地,各地月餅彙聚一堂,為人們奉上一場流動的盛宴。老字号如何守住江山,新勢力如何異軍突起,月餅江湖的角逐還将繼續下去。

身在江南,手裡拿着的可能是西北産的月餅,但不管身在何處,吃的是哪裡的月餅,賞的都是同一輪明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