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地處烏蒙山區的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是大陸最大的彜族聚居區,一半以上人口是彜族。這裡自然景觀壯美,民族風情濃郁,文化積澱深厚,而彜繡以其細膩的針法、絢麗的色彩和獨特的圖案,将涼山的絕美風光與深厚文化一一描繪、深深镌刻,更是成為記錄這片土地獨特魅力的生動方式。

作為很多彜族婦女從小就會的手藝,彜繡已有上千年的曆史。長期以來,彜繡以家庭式自産自足為主,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新技術的沖擊下,彜繡文化曾一度面臨失傳的危機。近年來,涼山州持續發力非遺傳承保護,探索出了一條“非遺+”的發展路徑,讓彜繡等傳統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日前,記者在四川省甘洛縣見到國家級非遺彜族刺繡(涼山彜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阿西巫之莫時,她剛從鄉下教育訓練完學員回來,來不及歇口氣,就開始介紹自己的繡品。盡管已年屆六旬,但她依然每天奔波在合作社、教育訓練中心以及去鄉鎮教育訓練的路上。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巧手“編織”美好生活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阿西巫之莫出生于1962年,是甘洛縣海棠鎮人。彜族女性大多從小跟随長輩學習刺繡,但基本是自繡自用。阿西巫之莫也不例外,她從10歲開始跟着母親學習刺繡。

20世紀90年代,為了營生,阿西巫之莫在街邊擺起了地攤,賣糖果、針線、布料等小物件。經營的過程中,她經常會與購買針線、布料的人聊起關于刺繡的話題,加上自己對彜繡的喜愛,阿西巫之莫開始有了經營彜族服飾的想法。下定決心後,她走遍了涼山彜族自治州17個縣市的山山水水,觀察和學習不同的彜族刺繡技藝。

随着彜繡技藝逐漸熟稔,阿西巫之莫開始全身心投入彜族刺繡的設計和制作當中。為了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刺繡,她一開始免費為熟人的孩子縫制衣服,時間久了,越來越多的人找上門來,請她幫忙設計制作。從小孩子的衣服,到婚嫁的禮服,再到節日的盛裝,阿西巫之莫在當地的名氣越來越大。

1993年,阿西巫之莫在縣城開了一家彜族刺繡品專營店,成為甘洛縣第一個将彜繡帶向市場的人。她一邊銷售經營、接單攬活,一邊鑽研學習、指導學徒。她的刺繡不僅沿襲了彜族傳統刺繡的特色,還加入了現代元素。由于所繡花紋和鑲嵌的花邊圖形繁多,色調豐富和諧,做工精緻,她的繡品逐漸打開市場。

2012年,阿西巫之莫被确定為省級彜族傳統刺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她榮獲“四川省首屆農村手工藝大師(刺繡、染織類)”稱号。今年2月19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阿西巫之莫在列。

從“大字不識”的農家婦女到聞名周邊的繡娘,再到非遺傳承人,刺繡改變了阿西巫之莫的人生軌迹,而她也在改變着更多人的人生軌迹。

索瑪花綻放大涼山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每當暮色低垂,蟲鳴聲在窗外低吟,阿西巫之莫就會坐在窗邊,一手拿着針,一手托着繡片,指尖翻轉間,一朵索瑪花悄然綻放在黑色的棉布上,花瓣紋路清晰,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靜谧而美麗。

索瑪花,是涼山地區對野生杜鵑花的彜語稱謂,意為迎客之花,是聖潔、吉祥、美好的代名詞。當地人想要誇贊女子的美麗,常會說:“你像索瑪花一樣。”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涼山人,阿西巫之莫深知,掌握一門手藝對當地婦女而言意義非凡。為了讓更多人學會彜繡這門手工技藝,阿西巫之莫決定開班招徒,“首先是讓她們學習一門技能,讓生活過得更好,其次是推廣彜繡這門傳統技藝。”2011年,阿西巫之莫開始在甘洛縣各個鄉鎮開設彜繡專題教育訓練班和輔導班,教授當地農村婦女彜繡技藝。

2019年,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傳承彜族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産,阿西巫之莫召集自己的“學生”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彜族刺繡專業合作社——甘洛縣彜針彜線刺繡專業合作社,讓1700人通過合作社銷售刺繡工藝品,實作居家靈活就業。

脫貧攻堅号角響徹涼山的幾年間,阿西巫之莫又積極協助涼山州相關部門舉辦了20餘期彜族刺繡教育訓練班,教育訓練了2000餘名學員,帶領廣大留守婦女走上了緻富路。除了教技術、教手藝,阿西巫之莫還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樹立文明新風的觀念融入她和繡娘們的日常交流中,發動合作社的成員們積極參加“新風超市”、“樹新風助脫貧”巾帼行動、潔美家庭評比等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半個世紀的時光,阿西巫之莫不僅用自己的技藝繡出了一朵又一朵索瑪花,也帶領着一名又一名“索瑪花”憑借刺繡技藝在大涼山綻放出彩。到現在,阿西巫之莫已幫助5000餘人掌握彜繡技能,她們的彜繡作品也開始在各大服裝周精彩亮相。

非遺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2023年5月,一場以“hand in hand”為主題的匠心藝術展在北京拉開帷幕。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國際知名高奢品牌與大陸西南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彜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聯手創作的特色手袋。這款手袋将彜族傳統刺繡和銀飾技藝融入包袋設計,将彜族文化中的傳統技藝帶入現代美學的世界,引發了不少人對彜繡的關注和了解,而手袋上的刺繡部分正是出自阿西巫之莫之手。

黑色的天鵝絨面料上,用藍色、綠色和水綠色絲線勾勒出的索瑪花惟妙惟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傳統手工藝之美。阿西巫之莫告訴記者,為了展現彜繡工藝精緻華美、手法多樣、圖案生動的特點,這些刺繡是自己一針一針完成的,總耗時400個小時,共有35萬針。

從1967年接觸彜族刺繡至今,阿西巫之莫已為這項非遺技藝傳遞了五十餘年的光陰與心血,“不論白天黑夜,我會花大量的時間和刺繡相處,鑽研刺繡。”談及此次與國際品牌合作,阿西巫之莫開心地表示,通過這次合作,向世界展示了彜族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到彜繡的魅力,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談及未來的計劃,阿西巫之莫說:“過去,彜族人通常在重要的日子才會穿傳統服飾。現在我想設計出更加簡單、時尚的彜繡服飾,能适合更多場合,讓大家每天都能穿。我希望将來能建一所彜族刺繡專業的教育訓練學校,傳播彜繡知識和技藝,讓彜繡走出大山,被更多人接納、喜愛。”

征途漫漫

惟有奮鬥緻敬每一位奮鬥者!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奢定制從大涼山來,她讓祖傳技藝走上國際舞台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黃威

編輯/趙蕊

審簽/明芳

監制/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