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預知:提前發現作業現場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因素
危險預知訓練:在開工前将各種危險因素進行預知并解決,開展確定安全的訓練。
KYT(Kiken Yochi Training),是針對生産的特點和作業工藝的全過程,以其危險性為對象,以作業班組為基本組織形式而開展的一項安全教育和訓練活動,它是一種群衆性的“自我管理”活動,目的是控制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預測和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故。
KYT起源于日本住友金屬工業公司的工廠,後經三菱重工業公司和長崎造船廠發起的“全員參加的安全運動”,經中央勞動災害防止協會的推廣,形成了技術方法。它獲得了廣泛的運用,遍及各個企業,大陸寶鋼首先引進了此項技術。
KYT(危險預知訓練)4R知識點:
第1R (把握現狀)潛藏着什麼樣的危險?
了解要點:
1.參與人員要把自己當作作業者,置身其中,從作業者的立場來進行這種體驗和感覺,找出潛在的危險;
2.用事故類型找出危險的現象,避免出現「也許會……」、「有……危險」、「有……可能」…, 這類的回答,而是用因為…是以…表達;
3.危險不僅是物方面,也要注意發現人以及行為方面、環境、管理方面存在的危險。
第2R (追求本質)這是危險的要害!
了解要點
1.重點實施項目選擇原則:最不放心的、有可能發生重大事故的、特别采取緊急對策的;一般是縮小到2個項目(也可以根據情況,圈定在1個項目上)作為危險點。
2.不得采取多數人同意的表決方式,而應該是小組取得共識「是的,就是這
個!」「還是這個!」找出大家都同意的項目。在這個紅色◎項目下邊劃上波浪
線。
3.組長端正好姿勢,領頭和小組全員一起用手指高喊「這就是危險點!OK!。
第3R (确立對策)要是你是怎樣做的
了解要點
1.由組長向小組成員提問為了預防或防止這個危險,「如果是你,應該怎樣做呢?」;
2.小組成員踴躍地發言,提出具體而可行的對策,「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該這樣!」
「這樣做是必要的!」,對危險采取的對策,要在所規定的時間内,确定出3個左右的項目;
3.不要做出這類否定或禁止的對策「……不許做!」「……不行!」 ,而是要考慮「作為小組應該這樣」這種切實可行,有指導意義和具體行動内容的對策。
第4R (設定目标)我們這樣做
了解要點
1.在對策中,「必須立即實施的」「我們大家必須做這個」,确定出小組的重點實施項目。
2.把劃有※符号的項目,設定出詳細而具體的(看得見摸得到,非常明确的)小組行動目标。
3.小組的行動目标,不要采取「不做……!」或「不要……這樣做!」這類否定和禁止的表現形式,而應該采取「把……吧」這樣有具體行動内容的形式。。
4.用手指齊聲高喊方式喊出「把小組行動目标…這樣做吧,OK!」。
KYT(危險預知訓練)實施步驟:
KYT訓練案例:
《班組長技能專欄》,3項能力,27項介紹:
《歡迎班組長留言,+V,建立班組長技能交流群,定期分享答疑》
基于以上班組長需要具備的能力情況,發現當下存在的問題:
1、對于班組長究竟應該掌握什麼樣的技能,衆說紛纭,不同企業的班組長對于自身應該掌握的技能看法不同;
2、從世界500強企業到5個億左右的民營企業,班組長掌握的實際技能水準差異較大,認知差異較大;
3、當下企業的高層上司,逐漸認識到班組長是創造價值的第一線管理者,他們的能力決定了現場的浪費水準,也決定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更新是否可以按期順利實作。然而,高層管理者,迷茫,班組長究竟應該訓練哪些技能,看似都重要,都緊急,但是先後順序不清楚,不了解。
基于一方面自己知識的儲備和實戰經驗;另一方面當下制造企業迫切需求,決定開設《班組長技能專欄》,系列解讀班組長需要掌握的技能内容,技能必要性,目标,掌握的技巧等。
1、作為一名班組長最基本的要求是什麼?
帶領團隊成員,完成生産任務。這便是第一項能力:生産任務的達成能力。需要全員抓緊繩子,拽着生産往前走,稍不留神,生産任務可能達不成,或者需要加班完成,可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2、作為一名班組長,如何輕松的管理好現場,服務好生産任務?
維持現場管理狀态的核心是團隊全員能夠執行标準,符合标準要求,并且持續提升标準,當然前提是标準是符合實際要求的。全員通過日常維持行為,支撐着班組的生産現狀,不溜車,并且能夠慢慢的往前走。
3、作為一名班組長,如何輕松且高效完成生産任務?
班組管理的本質是人的管理,如何培育下屬,專業化分工,提升自己能力,激發全員高效的工作氛圍,建立高效,整潔,舒适,安全的工作場所。
專欄更新計劃:每周至少1篇,針對1項技能展開分享,歡迎大家關注,交流遇到的具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