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重陽節”,盤龍區金辰街道映象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揭牌營運,開啟家門口的“幸福時光”,養老中心将為轄區為老人們提供文化教育訓練、休閑娛樂、康複理療等服務,讓溫暖“開門可及”。
多元服務打造老年人“溫暖港灣”
剛到中午,社群養老服務中心已是飯菜飄香,醬油雞、紅燒肉、酸辣魚、小炒肉、生炸排骨……“平時隻有我們老兩口在家,煮哪樣吃也認不得,整少的不好吃,整多又吃不掉,社群養老中心呢營養餐好吃又實惠,吃現成呢太舒服啦”, 朱阿姨贊不絕口地說。
除了愛心幸福食堂,養老服務中心還設定了藝術活動中心、中醫理療室、多功能活動室等功能區域,為老人們提供文化教育訓練、休閑娛樂、康複理療等服務,讓溫暖“開門可及”。
近年來盤龍區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多層次布局,打造與全區老齡化程序相适應、與區域化實際相比對、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協調、與養老服務需求相呼應的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布局,配齊社群養老服務設施,重點加強薄弱區域、薄弱環節建設,将養老服務向精細化、品質化發展。
“物業+養老”模式被市民認可
在活動現場老人們最喜愛的是藝術中心的内容,中心負責人為了讓課程設定更加貼合老年人的興趣愛好,細心地準備了“我最喜歡的課程”票選活動,讓老人有更多的選擇性。
近年來盤龍區因地制宜,指導各街道、社群對轄區老年人構成特點、服務需求等進行調研分析,按照“一街道一策、一社群一模式”的方式進行建設、營運規劃,鼓勵各社群創立各具特色的養老服務品牌, 百花齊放。
金辰街道映象社群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模式,以社群為單元,以中心為基點,及時響應社群老年人需求,并将專業服務延伸至家庭,力争實作底數清晰、服務可及的目标,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準,探索家庭照護,讓嵌入式養老服務友善可見。
除了正常服務功能,養老中心還以“養老合夥人”的模式引入中醫康複理療等服務,下一步社群還将充分發揮大黨委、志願者作用,挖掘更多“能工巧匠”和各類群體組織,共同形成為老、助老的新風尚。
盤龍區民政局、金辰街道将進一步以小區為機關,整合小區物業、公共機關、社會治理力量等多層次力量,支援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讓公益性養老服務充分保障、市場化養老服務有序發展,促進各類養老服務形态融合發展。
來源:都市時報
全媒體記者:孟俊
編輯:賀靖
稽核:鐘玲
終審: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