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從“袁承志的樂土”到我的“無聊國度”:一次文萊旅行的意外體驗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文萊,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隻是地理課上匆匆提起的一個小點,但我這一段探索文萊的經曆,真是讓我感慨萬千,記得當我決定踏上這片神秘的土地時,心中充滿了憧憬,仿佛能在這裡找到久違的快樂,可是,當我走進文萊,發現現實遠比我想象的要“無聊”得多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在這篇裡,我将分享我在文萊的所見所聞,以及那些讓我從期待到失望的趣事,每一個小細節都可能牽動一個故事,接下來,讓我帶你走入這個簡單而又複雜的小國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一開始,咱就來說說我對文萊的初印象,聽說過金庸的小說《碧血劍》嗎?裡面的主角袁承志便是在一個名叫“渤泥國”的地方隐居,而這“渤泥國”不就是咱們今天的文萊嘛!當我提起這個名字時,仿佛看到袁承志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過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我絞盡腦汁勾勒出一個斑斓的畫面,希望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可現實總是有些殘忍,讓我在興奮與期待中跌落

接下來,我要帶你們看看我在文萊的那些冒險經曆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走出機場,進入夜幕低垂的街道,眼前簡直是一片空蕩蕩的世界,我環顧四周,街頭昏暗的燈光和寥寥無幾的行人讓我感到毛骨悚然,哪裡是夢中的樂土,倒像是個被遺忘的小村莊,可想而知,那時的我内心泛起的失落感

在辦理完落地簽後,我興緻沖沖地跑去找餐廳,想着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可猛地一看,居然一個人都沒有,真是讓人無語,到了酒店,服務員熱情地告訴我,齋月期間白天是不能吃東西的,我這才意識到,自己跑來文萊的時機選錯了,朋友們,我心裡那叫一個懊悔,想起自己在網上查攻略時,根本沒提到這茬,真是吧嗒吧嗒嘴都懶得動的節奏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白天餓着肚子在街上遊蕩,完全沒有旅途的樂趣,溫度也讓人難以忍耐,我像一條幹枯的魚,遇到的不過是陽光下的無趣,我也體會到,什麼叫“無人問津”的尴尬,走在大街上,感覺連個小攤販都沒有

文萊的日常生活乏味得令人無法忍受,當地的娛樂業幾乎為零,想來個放松之旅簡直是癡心妄想,在其他國家,遊客們常常能大快朵頤、縱情歡笑,但在這裡,卻隻能忍饑挨餓,期待着天黑後能找到一點樂趣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決定走出這片壓抑的環境,盡管我知道每一步都會是對我耐心的考驗,我來到了水上村落,這可是所有攻略上必打卡的地方啊!當我坐上小船,興奮與期待在心中蔓延,無奈的是,轉了一圈後,眼前呈現出的景象讓我大失所望,所謂的水上人家,不過是一個個空蕩蕩的小屋,孤零零地漂浮在水面,而我,連一絲交談的興緻都沒了

接下來的一天,我本想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帶着會心忘我的期待爬上了一座初冬小山,看得出來那裡也是個熱門的觀光地,可惜的是,一陣熱浪揮來,我隻能忍不住撤回到酒店,畢竟,白色的沙灘、湛藍的海水,那是我圖文并茂所期待的美好,可來到這裡又能說啥呢?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接着打算吃點東西,輕松享受一下,但餐廳又空無一人,所有的從業人員似乎都消失了,再翻了翻手機,我才意識到,穆斯林的齋月月令,讓人想吃東西都不得不歸房休息,還猶豫着怎生好?時間一分一秒溜走,終于等到日落,當耳邊響起清真寺的高音喇叭,直到我眼望着村民,雙手合十,才感覺這道“開齋”的信号經過長時間的等待,終于圓滿結束,沒有再可以壓抑期待的此刻,總算迎來了大快朵頤的釋放

盡管在此期盼已久,但因為環境的木讷感,仿佛還需要9981天才能找到那種真正的快樂,縱然來到這裡,我卻又多了一份期待,或許下個旅程才會迎來更多的希望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令人驚喜的是,在第二天加入到為數不多的夜生活,夜晚的商場可算是我對文萊的另一個否定,人們都在這個地方聚集,瞧瞧他們的熱鬧樣子,仿佛證明了文萊的某種活力,盡管整體體積一般,我在這裡卻感受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氛圍,打卡過夜市後,身處喧鬧的商場,渴望而來的是搞笑的節奏和繁華的顔色

再者,踏上舒适的小道,享受夜晚的麻辣燙,感受生活的多樣化,雖然這裡的購物中心與國内的标準相比,确實顯得無趣,但在這片小國,居然還得到了那種歸屬感,這可算是我一路上的小确幸,人生雖平淡,但總能找到一線閃光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而當我走出商場,又一次讓我感受到一種震驚,如同走進曆史大門般的魔力,蘇丹紀念館是這裡唯一值得打卡的文化名勝,即便裡面沒有什麼超拔的文物,卻有着無數蘇丹的個人收藏,以及各國贈送文萊蘇丹的禮品,即使如此,依然吸引着訪客走親訪友,流露着曆史的神秘感

在這裡,我發現文萊的富裕并沒有帶來群眾的抱怨,這畢竟是小國、富國,原本有着一片近乎“共同富裕”的美好藍圖,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教育的養分和醫療的保全,要說富裕了,那真是一點也不誇張,可生活是否真的就能如同開缸的水,流淌得那般暢快如意?在此,我體會到,這種所謂的“大同社會”,對于一個年青如我的人則顯得“無恥”無趣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來到一個看似富饒的環境中,我再一次探索了當地文化後,發現不遠的地方隐隐流露着無趣的生活,在那樣平靜的時光裡,我依然在尋找着屬于自己的快樂,盡管這場旅行并不如我所期待的理想般,然而經曆的種種卻依舊在心中激蕩起不一樣的浪花

回想起整個文萊之行,從懵懂的初識到開闊的未來,我的心情宛如坐過山車,跌宕起伏,興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始終在尋找快樂的道路上,縱使有無趣也能體驗獨特的生活

去了趟文萊,感覺是十年來去過最無聊的國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就這樣,我帶着對文萊的反思和對未來旅途的期待,告别了這個情感交織的小國,準備邁向下一站,有時,旅行雖然不盡如人意,但每一次經曆都可成就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與成長,誰知道呢,或許下一個地方會有更讓人興奮的故事在等待着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