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前夕,股市的火熱行情激發了全民的投資熱情,銀發一族也積極參與其中。
老年投資者紛紛湧入券商營業部争相開戶,展現出他們強大的财富實力和投資熱情。最新調研資料顯示,過去一年老年人理财數量和規模增幅均超10%。這一趨勢不僅揭示了老年理财市場的蓬勃發展,也預示着銀發力量在金融領域的崛起。
與其他群體不同,老年市場的特殊性對理财服務提出新的要求。對此,過去幾年網際網路理财平台積極探索,通過科學理念和技術手段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服務和陪伴,同時打破地域限制,讓更多人受益。專家指出,在未來,這些平台有望進一步利用金融科技等優勢,在滿足老年人理财需求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銀發理财市場悄然壯大
老年人理财數同比增長10%
在重陽節即将來臨之際,騰訊理财通發起了一項使用者調研,揭示了老年人理财市場的悄然壯大。
調研結果顯示,過去一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理财數量和理财規模均實作了“雙增長”,其中,老年人理财數量同比增長10%,理财規模同比增長超15%。這說明銀發族理财需求旺盛,理财意識和參與度明顯提升。
“事實上,随着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3億,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僅開始關注并積極參與理财活動,還希望能通過理财來保障自己的生活,實作财富的穩健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珩表示。
不僅在理财人數上,老年人的理财實力不凡,年齡越大理财金額越高。“經過長時間的财富積累,年長者擁有更多的‘鈔能力’”。一位業内人士說。
有趣的是,在老年理财使用者中,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分别占比51.6%和48.4%。盡管男性們更積極參與理财,但從投資偏好來看,女性選擇更為穩健,這也使得她們的投資收益率相對更高。
養老理财市場迅速擴張背後的根本原因,與大陸的社會發展趨勢密切相關。随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比逐年攀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截至2023年末,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21.1%,并且預計到2040年,這一比例将攀升至32%,顯示出老齡化趨勢的日益顯著。
在業内專家看來,這一人口結構的變化,不僅預示着消費需求的深刻變革,同時也為銀發經濟及其重要一環——養老金融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銀發理财市場具有獨特性
更穩也更能賺
作為理财市場中的一個細分領域,老年人理财市場與其他市場相比具有其獨特的特點。
首先,從客戶需求的角度來看,穩定性是首要考慮的因素。根據騰訊理财通的調研資料,老年人在理财時更傾向于選擇貨币基金、債券基金、新型商業養老金等風險較低的理财産品,以確定本金的安全性。
“這是因為大多數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他們更注重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穩定的收益,賺取養老錢。”一位财富管理機構人士稱。
從産品持有期限來看,老年人的理财行為表現出更高的穩定性和長期性。騰訊理财通的調研資料顯示,老年人不僅買得穩,而且拿得也穩,其資産持有時間普遍較長,超過半年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這種長期持有的政策有助于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整體收益。
另據一位網際網路理财研究人士介紹,老年人在選擇理财産品時更加注重成本效益。“他們會仔細比較不同産品的起投門檻和申購費率,選擇成本效益高的理财産品。是以,理财平台應當提供多樣化、低門檻的理财産品,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他說。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在尋求理财服務的過程中,老年人更需要有溫度的陪伴。上述研究人士也指出,由于老年人可能缺乏對新興金融産品和技術的了解,理财平台需要提供更加貼心、人性化的服務,如專屬客服、線上教育課程等,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理财知識,實作資産的保值增值。
總之,老年人理财市場在風險偏好、持有期限和成本需求等方面獨具特色。為滿足銀發群體的理财需求,理财平台應當不斷創新,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産品和服務政策。
老年理财規模增長城市下沉
專家建議養老金融要利用技術優勢
專業人士指出,在滿足銀發群體理财需求、助力養老理财方面,網際網路理财平台大有可為。
“目前,部分平台勇于探索,在推進老年群體理财業務發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提供穩健性、長期性、普惠性的理财産品和服務。”一位理财研究員表示。
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是,面對市面上千差萬别的理财産品,老年人因缺乏投資專業知識,購買超過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資産而導緻巨額虧損的情況屢見不鮮。
是以,老年人購買基金産品各個環節的提醒則尤為重要,比如理财通在使用者檢視、申購、持有等核心路徑的産品頁面上,上線了超過20條的風險提示政策。過去一年針對老年人購買超過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産品,理财通進行勸退與提醒,累計超過800萬人次,很好地幫助老年人規避風險。
此外,偏遠地區存在一定資訊差,也導緻部分老年人無法擷取正确充足的理财資訊。“然而,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等金融科技的全面普及和應用,四五線城市的老年人也逐漸打破理财的時間和地域限制,并開始領跑全國養老理财市場發展。”張珩表示。
騰訊理财通調研資料顯示,在過去幾年,全國老年理财人數持續增加,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跻身全國5強。增速方面,2023年五線城市老年人理财規模增速高達19.3%,排名第一,四線城市緊跟其後,而一線城市增速為8.59%。
在張珩看來,這不斷凸顯出養老金融服務的不斷普及與深化,網際網路理财平台的出現,為偏遠地區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其不再需要跑到銀行網點,直接在微信上就能享受便捷的理财服務。
“此外,在降低理财門檻和成本方面,網際網路理财一分錢起投的低門檻和低申購費率,也為老年人理财降低門檻、節省成本。”張珩進一步介紹道。
展望未來,随着科技的持續進步和社會對老年群體關注的不斷加深,網際網路理财平台将在銀發理财市場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理财服務。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偏遠山區,老年人都将能夠享受到同等的優質理财服務。
具體做法而言,在加大養老金融産品的創新力度方面,張珩建議網際網路理财平台積極利用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技術,挖掘小城市和偏遠鄉鎮的老年人的非活躍使用者,并根據其風險偏好、投資需求和收益預期,以此量身定制與這些使用者收入水準和風險能力相比對的養老金融産品,不斷滿足其實際需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該文稿不代表中國基金報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