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杭州擔任刺史期間,懷着一顆為民之心,大力治理了西湖。當時的西湖,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治理,水患頻仍,給周邊百姓的生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蘇東坡深入考察,精心規劃,組織人力物力對西湖進行了全面的整治。他的這一舉措,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水利工程,更是對百姓福祉的深切關懷,實實在在地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西湖治理完工後,其成效顯著。四周的田地不再遭受澇災的侵襲,也不再為旱災而憂愁。這一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杭州四鄉的莊稼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豐收。那金黃的麥浪,沉甸甸的稻穗,無不訴說着豐收的喜悅。老百姓們滿心感激蘇東坡治理西湖所帶來的好處,到了過年的時候,大家紛紛自發地擡豬擔酒,喜氣洋洋地前來給他拜年。
蘇東坡收下了衆多百姓送來的豬肉,他心懷百姓,叫人把這些豬肉切成方塊,精心燒制得紅紅的。然後,他依照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挨家挨戶地送去,讓每家都能在過年時品嘗到這份溫暖。在這太平的年頭,家家戶戶都過得好不快活。就在這時,又見蘇東坡差人送肉來,大家的喜悅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孩童們興奮得又蹦又跳。人人都誇贊蘇東坡是個賢明的父母官,把他送來的豬肉親切地叫做“東坡肉”。
那時的杭州,有一家頗具規模的大菜館。菜館老闆眼見人們對“東坡肉”贊不絕口,便敏銳地嗅到了商機,和廚師一同商量,将豬肉切成方塊,精心烹制得紅酥酥的。随後,他們挂出牌子,也将這道菜取名為“東坡肉”。這道新菜一經推出,那家菜館的生意瞬間興隆至極。從早到晚,顧客絡繹不絕,每天宰殺十頭大豬都還不夠賣。其他菜館的老闆見此情景,看得眼紅不已,紛紛效仿做起了“東坡肉”。一時間,不論規模大小的菜館,家家都有了這道“東坡肉”。
後來,經過衆人的一緻公認,“東坡肉”當之無愧地被定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蘇東坡為人剛正不阿,正直無畏,從不畏懼權勢。朝廷中的那班奸臣,向來心胸狹隘,見不得他人的好,對蘇東坡的才華和正直早就心懷嫉妒和怨恨。這時見他深得老百姓的愛戴,心中更是妒火中燒,極度不舒服。
他們當中有一個陰險狡詐的禦史,為了陷害蘇東坡,不惜喬裝打扮,偷偷摸摸地來到杭州,存心找茬。那禦史到杭州的頭一天,在一家館子裡吃午飯。堂倌畢恭畢敬地遞上菜單,請他點菜。他接過菜單仔細一看,頭一樣赫然就是“東坡肉”!他先是皺起眉頭,心中暗自盤算,随後眼珠一轉,不覺高興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這頭一道菜!”
他品嘗過“東坡肉”後,不得不承認這味道确實美妙絕倫。向堂倌一打聽,得知“東坡肉”是同行公認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心懷鬼胎,把杭州所有菜館的菜單都收集起來,興沖沖地回京去了。
禦史回到京城,迫不及待地就去見皇帝。他添油加醋地說:“皇上呀,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貪贓枉法,無惡不作,把惡事都做絕啦!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要吃他的肉。”皇帝本就是個昏庸糊塗之人,他一聽禦史所言,不做任何調查,也不分青紅皂白,立刻傳下聖旨,将蘇東坡革職查辦,遠遠地發配到海南去充軍。
然而,蘇東坡被調職充軍後,杭州的老百姓始終忘不了他的好處。他們銘記着蘇東坡為杭州所做的一切,仍然像過去一樣對他贊不絕口,口口相傳着他的功績。就這樣,“東坡肉”也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曆經歲月的洗禮,直到今天,依然是杭州的一道脍炙人口的名菜,見證着那段曆史,傳遞着那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