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港媒《新假期》】【和訊新聞】【深圳新聞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文|聲聲說
編輯|聲聲說
“這裡是香港,請站起來!”
香港媒體冷冰冰的一句話,徹底讓赴港旅遊的内地遊客怒了。
内地遊客就因為在地鐵上坐了一會,就直接被香港媒體人挂到網上引發熱烈讨論。
沒素質、窮酸、沒規矩......
各種标簽貼在身上,内地人的心頭火也被瞬間點燃,在網上罵得你來我往。
國慶期間的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竟會讓内地遊客與香港市民劍拔弩張?
文化差異
當看到香港維多利亞港升起絢麗的煙花時,辛苦做的旅遊攻略都值了。
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内地人将香港視為旅遊聖地,一直想目睹那裡的繁華與美麗。
重大節日時維多利亞港一般都會有一場盛大的煙花秀,今年國慶更是沒有例外,是以吸引了不少内地遊客。
然而,幻想能來一場歡快旅行的内地旅客終究是錯付了。
他們不僅沒有得到熱情招待,還窩了一肚子火。
從内地過去在午夜看完煙花後,十幾個小時的疲憊讓人叫苦連天。
再看看地鐵上人擠人一個座位都沒有,一些累壞了的遊客便席地而坐,暫緩一天的勞累。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且沒有打擾到旁人的行為卻讓香港人怒了。
他們大批内地人沒素質,直接坐在地上是無禮且粗俗的行為。
“真是落後,沒一點規矩。”
“不嫌髒嗎?這麼多人踩過都坐,真惡心。”
“把香港的環境都弄差了,能不能滾回去。”
從部分人的評論中不難看出,他們對于内地遊客是抵制的,甚至是讨厭的。
如果說少數網民這樣就算了,但偏偏連有影響力的媒體也出來拱火。
“這裡可是香港,請站起來好嗎?”
這句話雖然言辭沒有某些個人的激烈,但内涵意味卻是十足。
“這裡是香港”,不僅把香港與内地割舍開,還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仿佛是多麼了不起的地方。
“請站起來”看似是禮貌用語,但結合前半句,盡顯優越感與傲慢,似乎是嚴肅的指令口吻。
在某些媒體的帶動下,一些香港市民更是變本加厲地吐槽内地遊客。
在這些人口中,如潮水般湧來的内地遊客素質很低,擠滿了香港的大街小巷,實在是影響市容市貌。
一個個鍋扣在頭上,内地遊客也火力全開進行反擊。
他們最大的疑惑就是為什麼都沒調查,就認為坐在地上的是内地遊客。
“難道不是自覺高人一等,把内地人當靶子射嗎?”
其實香港有一部分人對内地人的偏見一直存在,他們看不起内地人,認為大陸是落後的,低級的。
來香港的大陸人不管是打工的還是做生意,在他們眼中就跟要飯的一樣。
那麼他們哪裡來的優越感,憑什麼瞧不起内地人呢?
關于這一點,或許知名編劇王朔曾經的點評可以作為參考。
“他們覺得自己特洋氣,大陸人很土。”
“在英國人面前是二等公民,隻能在大陸人面前假裝貴族。”
此次事件發生後,有不少内地網民指責香港人“雙标”,如果是外國人這麼做他們肯定不會鋪天蓋地地罵沒素質。
很多年前,貝克漢姆帶孩子到香港逛街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他的兒子尿急直接在大街上随地小便。
結果香港市民不僅沒有指責,還争前恐後的誇贊他可愛、真性情,然後檢討香港的公共廁所怎麼這麼少。
當時媒體的新聞标題也是“缺少移動廁所讓港人顔面盡失”,盡顯通情達理。
哪成想這事發生在内地人身上,媒體沒有檢討為什麼旅客沒位子坐,為什麼坐地上,反而是高高在上地批評,并“請”人站起來。
兩相對比就知道這不是文化差異,而是包容不包容的問題。
在内地,地鐵上是不允許買賣的,但看到辛苦賣菜的爺爺背着筐坐地鐵時,還是有人不忍他勞累買了他的菜。
這個時候身邊人的反應不是他違反了地鐵規定,而是感受到溫情,這就是一種包容。
香港曾失落過,回到祖國的懷抱後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這裡更國際化,但對内地人似乎少了一些“人情味”。
其實香港的一些官方從業人員一直在緻力于促進兩地的互動,加強兩地的關系。
但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而且他們在這方面的經驗顯然不如内地多。
看看内地人的做法,就知道香港人的格局還是太小了。
内地人的歡迎
随着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兩岸人關系更緊密,港人來内地的更多,尤其是最近的深圳。
一到節假日,深圳的商場和各種小吃街就擠滿了港人。
就連港人也不禁感慨,“我到深圳,三步一個港人”。
然而同樣面對激增的外地人,深圳卻沒有像香港那樣挑毛病“趕客”,而是想辦法“攬客”。
去年深圳市在各大口岸都放置了針對香港遊客定制的旅遊攻略地圖,還安排了志願者講解。
為了港人看得友善,還貼心的全用繁體字寫。
因為兩岸通信不互通,深圳電信還在港人聚集的地方專門設定服務點為他們開設通信服務,就連從業人員都是精通粵語的人。
在通關人比較多的福田、羅湖等口岸,甚至有專門的購物客車,港人一出關就可以乘坐這些車到達想去的地方。
因為太過便利又物美價廉,港人近兩年都是往内地跑,占據了深圳的各大市場。
深圳地鐵本來就人流緊張,但面對日均45萬多人次的港人來襲時,沒有人指責港人侵占了他們的空間,更沒有人“請”他們站起來。
因為他們的到來,使許多将要在深圳倒閉的門店也起死回生。
可以說這是一件既能促進經濟,又能拉進關系的大好事。
然而旅遊業逐漸衰退的香港,卻仍然擺出一副高傲的姿态。
從很多年前起,似乎就有很多香港人差別對待,一聽客人說的是國語就吹胡子瞪眼。
明明是服務人員,卻高貴的像皇族一樣,也不知道是怎麼慣出來的。
當然,也有很多本地人反映,他們那裡的服務員不僅對外地人這樣,對香港本地人也是趾高氣揚的。
或許正是疊加這樣不正确的服務态度,使得香港的旅遊業逐漸萎縮,關停了不少門店。
在内地吸引了大批港人後,香港也一直在想辦法讓内地人前來,試圖恢複往日的繁榮。
今年元旦維多利亞港煙花秀,有将近23萬的遊客訪港。
可惜給了機會也沒把握住,當晚就有很多内地遊客直接被滞留了。
因為能坐地鐵的口岸都關閉了,隻留下用大巴車接送的口岸。
而因為大巴車不夠,再加上人多是以導緻通關速度慢。
排隊時吵架的、報警的、小孩哭的事情屢見不鮮。
雖然香港的從業人員做了準備,但他們的準備顯然不夠,沒有設計充分的緊急預案。
香港很難在一朝一夕之間做到完美,再現當年榮光。
同樣的,某些香港人對内地的偏見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消失的。
但相信随着兩岸互通交流加深,他們會放下心中偏見,正視内地的發展已經日新月異。
結語
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出門旅遊難免會遇見各種摩擦。
多一份包容就會少很多麻煩,也給自己一份美好的心情。
對于此次港人不滿内地人“席地而坐”的事件,大家怎麼看?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資訊來源:港媒《新假期》、和訊新聞、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