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每次,報道悲劇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在想,如果這事發生在我身上,會怎樣?

我能接受嗎?我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來?

當我看到自己的女兒,被燒成焦炭的,小小的遺體時,我能把持住自己不崩潰嗎?

回到家中,看着她空蕩蕩的床,桌上沒寫完的作業。

回憶起她存在于世界上的點點滴滴。

我要在深夜火光沖天的夢魇中,被淚水淹沒多少的夜晚,才能有勇氣面對第二天的清晨,面對這個沒有她存在的世界呢?

我不敢想。

僅僅是想象,便已經令我淚流滿面。

那些真正置身地獄中的人們,又該如何呢?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時值泰國暑假,各個學校都在組織修學旅行。

女兒的學校也搞了個夏令營。

同樣也是用雙層大巴,将一百多個中學生送到考艾山上去露營。

曼谷慘劇事發,家長們頓時一片人心惶惶,吵着要取消行程。

校方拼命寬慰大家,還“貼心”地将大巴車的照片發到群上來。

不發還好,這一眼看過去,女兒學校的大巴,和出事着火的那輛大巴——不能說極其相像,隻能說一模一樣。

于是,家長們鬧得更兇了。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事故之後,各方各面的人,都出面刷存在感。

有落淚的,有罵街的,有捐助的,也有出來秀智商下限——“強烈建議泰國徹底取消校外考察活動”的。

也真是佩服,提出“取消出遊”的泰國網紅和議員們,不知道腦子裡都是怎麼組裝的。

這是學校春遊秋遊的問題嗎?

體育館塌了,你不去查體育館,而是從此禁止羽毛球?

難道學生不出門,大街上就沒有泰國人坐大巴了?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按理說,一場災難發生,便上綱上線地去批評整個國家的社會體系,說泰國如何如何,确實不太厚道。

但是,這一次,确實不能止步于“孤立意外”。

泰國,确實有很大的問題。

像這樣的事故,發生隻是遲早的事情。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泰國,是一個舉世公認的“交通事故高發國家”。

按照事故率,也就是固定人口基數當中車禍死亡人員的多少來計算,泰國常年排在世界前列,與一些戰火連天的非洲國家,水準相當。

每年,數萬人死于車禍,每天平均死傷百人。

考慮到泰國人口面積,僅相當于中國一個省,就可以體會這個數字多麼可怕。

一個國家,交通事故率高,無非就是幾個原因:

車不好。

人不好。

路不好。

泰國,占幾樣?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車子不好,這是泰國的一大頑疾。

而且,很大程度上不是泰國窮不窮的問題,而是法律漏洞自找的。

泰國汽車沒有強制報廢制度。

隻要能過年審,就能天長地久地開下去。

私家車還好點,公共汽車更是爛得千奇百怪,傷天害理。

我幾年前在曼谷市中心老城上班,天天要倒幾路公交,每天坐着那些1980年生産的日本鐵皮公共汽車,一路乒鈴哐啷在街上狂飙,感覺随時都要散架。

而且,經常走着走着,車子就抛錨了。

于是司機便把大家轟下車,叫來另一輛同樣破爛的老爺公交,把人給接走。

一輛車能縫縫補補四十年而不散架,日本鬼當年的做工,确實也還有兩下子。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這次,曼谷大巴火災,明顯車子是有問題的。

車子其實并沒有受到嚴重撞擊,車身基本結構基本完整,但還是立刻發生爆燃,并迅速吞噬車身。

後來一查,這車首次上路,是1970年!

知道泰國車,老得離譜。

但是實在是沒想到,居然能夠這麼離譜!

一輛54年的老車子,應該好端端躺在博物館裡,不應該跑在路上。

尤其不應該用來送孩子。

而且,這車還從柴油機,改造成了液化天然氣,前前後後裝了十一個大氣罐,堪稱行走的汽車炸彈。

而允許被安裝的,隻有六個氣罐。

警察去查這家公司時,這家公司的老闆和員工,正在慌忙從其他大巴車上卸下違規安裝的瓦斯罐子,被抓個正着。

這樣的車,泰國還有多少?

在泰國坐過長途大巴的,來泰國旅遊的,誰沒坐過這玩意兒?

能活着下得車來,似乎應該感謝上蒼。

但是當一個國家的公路上,四處飛馳着50高齡且塞滿瓦斯的縫合怪,這個國家的監管機構,難辭其咎。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交通事故多發的另一個原因,是人。

車不行,沒關系,人開慢點就成。

但是泰國在這方面,同樣成問題。

中泰兩國司機,誰更離譜?

十年前,可能中國司機更兇猛;現在,泰國司機已經“後來居上”。

老實說,在完全相同的道路環境,監管力度的條件下,其實泰國人開車,是比中國人更溫柔一些的。

但是,人性是靠不住的。

交通安全,靠自覺,絕對行不通。

必須要靠嚴刑峻法的威懾,靠鋪天蓋地的監控,靠越雷池一步就讓人駕照吊銷甚至開除公職的雷霆手段,才能把一個國家的駕駛習慣,給“調教出來”。

而泰國交通法規,相當松懈,違章罰款經常可以與交警當場私了,家家戶戶都攢了一堆沒去交的舊罰單,大家都完全沒有要交的意思。

泰國人開車,很多司機能夠做到主動禮讓行人,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完全視人行道為無物,呼嘯而過,撞死拉倒。

國民性格之中的謙讓與善良,遠遠無法抵消規則廢弛,執法松懈造成橫行無忌。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而中國,大家雖然号稱“戾氣深重”,但是被說一不二殺伐果決的交規,給活生生教會了做人。

不久前老漢回國,發現國内無論再好的路,都無人膽敢超速,以至于習慣了“泰國車速”的我總感覺很不習慣。

網約車更是規規矩矩,無論你說什麼,人家絕不超載,就算是個不滿月的嬰兒都不行。

打車軟體不斷地問你:司機超速了嗎?開空調了嗎?有沒有在開車時玩手機——有的話,請顧客大爺不用客氣,一鍵投訴,舉報你的司機,教他做人!

從司機的角度,這是國家法規和商業邏輯的對人性的異化,讓人動辄得咎,如履薄冰。

但是從社會安全的角度,隻有這樣的體系,才能真正管用。

一年少死成千上萬的人,拯救幾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這一切便都是值得的,哪怕在每個司機腦門上安裝個攝像頭,都沒啥毛病。

但泰國人,顯然不行,過于松懈的法規和落後的管理技術,白瞎了泰國人民的好脾氣,将泰國人慣壞成了一群機會主義的飙車黨。

泰國超高的交通事故率,最大的責任人,就是泰國人民自己。

逃跑的司機,固然罪該萬死。

可就算他死了,又能改變什麼呢?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相比車不行、人不行,泰國在交通方面的投入,還算過得去。

市内開車,跨府出遊,同樣是大道通天,基本沒啥難度,基建水準雖然比不了中國,但在全球範圍内已經算是不錯。

是以,泰國想要少撞幾個車,少死幾個人,别無他法,隻能對泰國交通法規進行更新,嚴格執法,并且實行車輛強制報廢制度。

滿大街的老爺車,違規的私裝車,本來應該進博物館的東西,就别放出來吓人了。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我也曾目睹過死亡。

十幾年前,我大學的同學,和他的女朋友,坐上一輛從泰東北駛往曼谷的大巴。

淩晨四點,一名瞌睡的卡車司機,從對面馬路迎面撞來,在猛烈撞擊後大巴燃起大火,數十人身亡。

我至今記得,确認消息的那天,自己坐在大巴車站的路邊,五髒六腑像是灌注了水泥一般,雙腿難以挪動半步。

而我,隻是他的同學,他的父母所經受的痛苦,最後這裡,多少倍呢?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如今,整個泰國都在為這場悲劇而傷痛,而憤怒。

或許我那去世同學的家人,也看到了這則消息,并瞬間被拉回到十年前的那個夜晚,被那些隻能被封存,卻永遠無法走出的記憶所捕獲。

烈火灼心,黯然悲痛,一夜無眠。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今天早晨,我早早起床,送女兒到學校參加她期待已久的夏令營。

臨别的一刻,我突然感到很害怕。

難以克制地想要阻止她走進校門,阻止她坐上一輛相似的大巴,開往遠方。

我好想要對她說:“留下來吧。”

但是,終究說不出口。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我當然知道,悲劇,不可能如此頻繁地降臨于每個人的頭上,人總是這樣,在悲劇發生後小心翼翼,在震撼面前杯弓蛇影。

但時間一長,便不了了之,一切照舊。

泰國政府所謂的大清查,所謂的“60天内解決問題”,無異于癡人說夢。

群情激奮的泰國人民,也很快會忘了這個新聞,繼續坐着加裝了瓦斯罐的老古董,在泰國的公路上超速飛馳。

直到,下一場悲劇發生。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電視上,泰國派出了20多輛救護車,将死難的孩子和老師遺體送回家。

夜色中,警笛長鳴,駛過泰國寂靜的街道。

人們在道旁駐足,目送他們的歸去。

我突然對自己送孩子去夏令營“與天賭命”的魯莽,感到恐懼。

我不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會用這種方式回到家裡。

如果泰國不去改變,不去根治那些多年以來習以為常的頑疾沉疴,這樣的悲劇,早晚會再次發生。

不是我們的孩子身上,便是别人的孩子身上。

泰國,痛定思痛,改一下吧。

一切天命,皆由人為。

讓那些裝着瓦斯罐的54年老古董,奔馳在泰國的道路上——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必須被終結的笑話了。

女兒坐上泰國大巴的那一刻,我後悔了

文:泰國網老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