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歡度國慶·江南正美看金秋|解鎖六百年建造“密碼” 俞明講述閱江樓“前世今生”

“‘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霧,朱簾風飛而霞卷,彤扉開而彩盈。’600多年前,朱元璋在《閱江樓記》中這樣描繪他想象中的閱江樓……”伴随着南京古都學會名譽會長俞明生動的講述,台下的老人和孩子們神情專注,閱江樓的輝煌曆史畫卷現眼前。

歡度國慶·江南正美看金秋|解鎖六百年建造“密碼” 俞明講述閱江樓“前世今生”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南京市閱江樓景區在10月1日下午舉辦“閱江樓建造史——長江文化地标之一南京閱江樓建造始末”講座,邀請俞明老師為廣大市民講述閱江樓的傳奇建造故事,展現南京厚重的曆史文脈和文化底蘊。本次活動由南京鼓樓文旅集團、下關街道主辦,南京市社科聯、南京古都學會作為支援機關,南京市鼓樓旅遊營運管理有限公司(南京閱江樓景區)承辦,下關往事工作室、樸閱書店、鼓樓微訊協辦,江蘇省山水畫研究會提供學術指導。

俞明從“有記無樓六百年”“二十年前建樓史”“當代建樓之意義”“閱江樓的三謎團”等角度,将閱江樓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1360年,朱元璋在盧龍山上設伏,一舉擊敗勁敵陳友諒,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為了紀念這一重大勝利,他在1374年将盧龍山改名獅子山,下诏在山頂建閱江樓,并親撰1198字的《閱江樓記》。然而,開工一個月就因天象、财政等種種問題而停工。

六百多年前的“未成之願”總令後人惋惜。上世紀90年代,時任下關區區長的俞明想要彌補這一曆史缺憾,開始深入了解獅子山的有關文史資料,着手籌備興建閱江樓。經過多方論證、多番努力,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項目團隊多方籌措到7800餘萬元資金,閱江樓工程自1998年正式開工,于2001年正式竣工,重制“彤扉彩盈”“飛甍淩空”勝景。

如今,閱江樓已成為長江之濱璀璨的文化地标。正值國慶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登上閱江樓極目遠眺,看滾滾大江東去,波瀾壯闊。“閱江樓能成功建成開放,凝聚了多方力量,展現了新時代的‘政通人和、文旅興盛’。充滿古都氣韻的閱江樓,讓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煥發新貌。”作為建設參與者,俞明心中滿是感慨。

歡度國慶·江南正美看金秋|解鎖六百年建造“密碼” 俞明講述閱江樓“前世今生”

“閱江樓為什麼是碧瓦朱楹?”“為何要建造半山腰的玩鹹亭?”……互動交流環節反響熱烈,觀衆們争相向俞明提問。“我們每天出門都能看見閱江樓,卻一直不知道背後曆史。今天乘着放假,專門帶孩子來參加這場講座,了解家門口的文化故事。”閱江樓街道居民劉妍告訴記者。

歡度國慶·江南正美看金秋|解鎖六百年建造“密碼” 俞明講述閱江樓“前世今生”

閱江樓景區供圖

活動中,南京鼓樓旅遊營運管理有限公司(南京閱江樓)執行董事婁旭豔向俞明贈送鮮花。下關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晨向俞明贈送志願者制服。南京鼓樓文旅集團董事長徐輝向俞明頒發“閱江樓景區文化志願者”聘書,俞明回贈著作《文化與城市》。

據悉,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閱江樓景區還在閱江樓主樓三樓進行《山水城林開畫境》的下關往事書畫篆刻展覽。以下關詩話風光為主題,突出以閱江樓重要曆史遺存為描繪抒懷對象,讓廣大市民深度了解南京城北地區的曆史。

江南時報記者 姬傳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