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反對也沒用:歐盟通過對華電動車懲罰性關稅

10月4日,歐盟将就是否正式引入針對中國産電動汽車關稅進行投票。

盡管德國投票反對,該動議依然獲得通過。這意味着歐盟委員會必須在幾周内将臨時關稅轉為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

德國反對也沒用:歐盟通過對華電動車懲罰性關稅

此前,内部消息人士曾向路透社表示,法國、義大利、波蘭、希臘會在10月4日的而投票中支援對中國産電動汽車加征額外關稅。

歐盟委員會去年底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并且已在今年7月引入了臨時關稅。

根據多次修改後的方案,除了10%的正常進口稅之外,在華生産的廠商将面臨7.8%到35.3%不等的額外關稅:對于制造商比亞迪,附加費應為 17%其中,吉利為19.3%,國有企業上汽及不願意合作的企業為35.3%。 21.3% 指定給其他制造商。特斯拉的懲罰性關稅為 7.8%,相對便宜。

根據歐洲環境傘組織運輸與環境(T&E)的計算,懲罰性關稅可能會使中國的中型汽車和SUV比歐洲同類車型更貴,而緊湊型SUV和豪華轎車仍可能保持一定的便宜。

然而,根據該協會的一項研究,歐洲制造商可能會重新赢得電動汽車市場的決定性份額,特别是因為許多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即将上市。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 (IfW) 預計中國在歐盟的電動汽車銷量可能會下降 40% 左右。

德國反對也沒用:歐盟通過對華電動車懲罰性關稅

根據德國ADAC的最新調查,三分之二的德國人希望購買中國供應商的汽車,尤其是年輕人。

74%的30至39歲人群和72%的18至29歲人群可以想象購買中國制造商的汽車。然而,對于 70 歲以上的人來說,這一比例僅為 31%。

83%的受訪者将實惠的價格視為購買中國汽車品牌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創新技術(55%)和有吸引力的設計(37%)。

在10月4日的投票中,除非有15個成員國反對關稅、且其代表的人口達到歐盟總人口的65%,否則這項臨時關稅就會在月底轉成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

而幾個投贊成票的國家:法國、義大利、波蘭、希臘四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歐盟總人口的39%,這意味着即便剩下的23個成員國全部投票反對加征關稅,其代表的人口占比也隻有61% ,依然低于65%的門檻值。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始終是關稅案的主要推手,她強調歐盟必須保護自身免受中國産廉價電動汽車的沖擊,後者被認為收受了巨額政府補貼。

歐盟委員會指出,在歐盟市場中注冊上牌的中國産電動汽車比例已經從2020年的3.5%猛增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27.2%,其中中國品牌汽車的比例則從1.9%上升到14.1%。

布魯塞爾方面還釋出了一組資料稱,目前中國迫切需要通過出口貿易消化的電動汽車閑置産能高達每年300萬輛,相當于歐盟市場規模的兩倍。

根據聯合國方面釋出的資料,2023年中國總共出口了15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近50萬流向了歐洲市場。随着歐盟正式加征關稅,中國産電動汽車不得不面對利潤空間減小或者被迫提高在歐洲的售價。

目前,歐洲的電動車市場并不景氣,而中國本土市場的電動車需求也在降溫。為應對這一局面,已經有一些中國廠商醞釀在歐洲投資設廠生産。

根據路透社掌握的訊息,歐中雙方正在進行的談判也包括這個方案,即由中國廠商許諾在歐盟境内投資設廠,并在過渡期内設定進口配額。

以德國廠商為代表的歐洲汽車産業界也反對歐盟加征關稅。這些企業擁有大量的在華業務,尤其是德國車企的在華銷售額是其全球總銷量的約三分之一。

不久前,北京已經祭出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不過暫時沒有将主要矛頭對準歐洲汽車廠商,而是對酒類、奶制品、豬肉啟動了反補貼調查。

就在10月2日,德國總理肖爾茨表示,歐洲必須繼續和中國談判,而德國會在4日的投票中反對。

德國反對也沒用:歐盟通過對華電動車懲罰性關稅

德國财政部長林德納也說:“和中國的貿易戰對歐洲以及德國的關鍵産業弊大于利。”

德國大衆集團同一天更是公開呼籲柏林投票反對歐盟關稅,認為懲罰性關稅并無益于競争。

德國冶金工業以及汽車産業的工會組織也在10月3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柏林投反對票,強調“在不斷更新的貿易沖突中,每個人都是輸家”。

曾經支援加征關稅的西班牙在上個月首相桑切斯訪華後态度突變,表示歐盟應該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并且得到了德國政府的公開聲援。

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在10月2日表示,中國政府為本國企業提供補貼的力度是“難以忍受”的,“總體而言,我們必須保護我們各個工業領域的公平競争環境。”

幾天前,歐盟委員會已經透露,即便最終進口關稅的投票結束後,仍将繼續與中國進行談判,并願意重新考慮價格承諾方案,也就是由中國廠商自己許諾最低進口售價以及最高進口數量。

而不久前中國廠商的該提議還遭到了布魯塞爾的拒絕。

路透社還從其他知情人士處獲悉,另外的一個方案是根據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電池性能、車身長度、兩輪驅動或者四輪驅動等名額為中國廠商計算出一個最低進口價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