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中韓青春遠征隊”活動舉行:中韓青年傳遞友好之聲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王偉然

"你為什麼想來中國?"

聽到這個問題,正在中國留學的南韓學生陳玉奎告訴 www.thepaper.cn 新聞,她在大四第一次看中國電視劇,對裡面的劇情、場景和演員都有濃厚的興趣,從大學開始就一直在考慮來中國。

10月15日至17日,南韓駐上海總領事館與上海市公共外交協會聯合組織了"2021年中韓青年考察長江三角洲地區",餘奎是其中一員。她說她很興奮,期待着兩個月來第一次離開上海。

遠征隊中有許多南韓學生和她一樣對中國感興趣,要麼是因為他們熱愛中國文化,要麼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搬到中國學習,要麼是他們想挑戰自己,獨自來到國外。在這個團隊中,也有正在學習韓語的中國學生,他們出于各種原因與南韓有聯系,每個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韓語。

在為期三天兩夜的活動中,來自兩國的20多名學生參觀了上海和長江三角洲反映南韓獨立和中國革命曆史的遺址,加深了對中國近代史和中韓交流史的了解。同時,在共同體驗中國文化的過程中,他們也通過不斷的交流,結下了珍貴的友誼。

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南韓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金承賢表示,韓中是近鄰,希望通過這次通路,同學們能體會到韓中友好關系的智慧,對如何加強鄰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有一個很好的了解, 鼓勵同學們互相學習,互相學習,為中韓友誼做出應有的貢獻。

上海市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陶淑明也指出,青年是世界的未來,是中韓關系健康發展的未來。中韓友好關系應該由兩國青年關心和傳承。

“2021中韓青春遠征隊”活動舉行:中韓青年傳遞友好之聲

10月15日,"2021中韓青年遠征"通路長三角地區活動啟動儀式在月星6号浦江郵輪上舉行。南韓駐上海總領事館作說明

沉重的曆史

來自上海華僑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商學院、浙江大學等學校的20多名中韓學生通路了上海、揚州、江蘇、南京等地。

學生們一起參觀了上海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的美軒紀念館,緬懷了南韓獨立運動家于鳳姬,并在揚州崔志遠博物館聆聽了南韓漢文學祖先崔順仁山的故事。他們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廣場上獻花圈,哀悼南京大屠殺和日本入侵中國的受害者,穿梭于上海北韓臨時政府遺址的紅牆木門之間,回憶起北韓半島流亡愛國者的抗日重建運動。

在參觀現場期間,兩國青年加深了對曆史文化的了解。其中,多位學生告訴消息,他們對立集巷舒适屋的舊址印象非常深刻。

立吉巷舒适屋的舊址是1935年至1937年間由國民黨中将楊普慶建造的,這是一座兩層樓的磚木混合結構,稱為潞慶新村。1937年底,日軍占領南京後,立基2巷改建為"東雲舒适屋",18号改造成"國土建設舒适房",後來連在一起。

據此前報道,李集巷慰安所的舊址是南京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的一個分支,也是亞洲最大、最完整的日本軍事慰安所,也是第一個被中國大陸親自指定為"慰安婦"作為紀念主題的活着的"慰安婦"。

2003年,在中日韓聯合調查組的幫助下,北韓"慰安婦"樸永新親自來到南京,将麗吉巷2号确定為當年的"東雲慰安所",而麗吉巷2号樓上的19号房間是她被拘留的地方。

“2021中韓青春遠征隊”活動舉行:中韓青年傳遞友好之聲

"中韓青年遠征隊"在展廳外牆上聆聽慰安婦的肖像 南韓駐上海總領事館圖

當他們走進Lizzie Lane舒适屋的舊址,面對體育場外牆上覆寫的黑白肖像時,探險隊的學生陷入了沉默,在他們面前雙手合十,靜靜地聽着從業人員講述這個悲慘的故事。

在博物館裡,學生們沿着狹窄的走廊走到許多婦女遭受身體和心理雙重迫害和破壞的房間,他們鎖上眉毛,面對曆史照片,視訊和實物複制品的痛苦曆史,他們留下了一口氣。

"我以前看過一些關于這段曆史的事情,我無法形容我的心情。非常心痛。參加活動的學生李彥宏告訴新聞。另一位中國學生任漢軒說:"回顧這段曆史很沉重,這可能就是記住曆史和記住使命的意義。"

“2021中韓青春遠征隊”活動舉行:中韓青年傳遞友好之聲

南韓學生為博物館壓花"無盡的眼淚"擦幹眼淚 照片記者 王豔然

心靈的共性

"旅行開始時,我很高興看到揚州這樣的地方的傳統文化。但從魯迅公園,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我也想出了很多想法。"當你之前提到中國時,你會有一種印象,即你有不同的曆史和不同的文化,"他告訴新聞。但通過這次活動,他也了解到,中韓兩國曾共同抗擊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曆史,兩國都曾有過"相似的苦難"。

"我看到了中國朋友對南韓曆史的關注,中國經曆了如此痛苦的曆史,我感到心碎,這一事件意義重大,意義深遠。他說,如果還有這樣的活動,他将繼續參加。

“2021中韓青春遠征隊”活動舉行:中韓青年傳遞友好之聲

中國和南韓學生哀悼同胞在南京大屠殺中喪生

HERO曆史研究所代表李明軒說,一百年前,中韓兩國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一百年後,中韓兩國的年輕人應該手牽手,共同面對未來。的确,中韓是近鄰,在千百年的交流史中互相學習,形成了深厚的曆史文化紐帶。其中,兩國青年不僅是友誼的橋梁,也是兩國美好未來的希望。

同時,這樣的交流也讓中韓兩國的年輕血液得以繼續跨越,為兩國關系的發展繼續助推。"2021年中韓青年遠征"對很多學生來說有着不同的意義,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收獲。

"我們的生活是固定的,每天都沒有特别的差別。做同樣的事情,很難找到新的命運,新的動力。曾多次參加中韓青年交流的南韓學生權冰旭告訴新聞,通過此次活動,他感受到了學生的熱情和負責活動的領事的意向。

"我很快就會畢業,無論我是否确定自己的未來,但我相信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考慮到性别,年齡,不同的國籍,不同的個性,以及與這些朋友一起旅行的機會,"他說。

正如權秉旭所說,這種經曆是無價的,因為這次活動讓他們在"新的地方"遇到了"新的命運"。

友誼的延續

這次考察不僅涵蓋了年輕人對兩國曆史的了解,也涵蓋了他們對未來友好關系發展的期待。

在一次自制的南韓紙燈活動中,一名中國學生制作了一件紅、黃、藍三色的作品。當被問及創作的來源時,她說:"中國的五星紅旗有紅黃,南韓的太極旗有紅藍。我把它們放在紙燈的兩邊,預示着中韓兩國的長期友誼。"

南韓學生也有同樣的感覺。在上海留學的沈麒麟在活動上演唱了周華建的《老友記》,演唱完歌後,他告訴朋友們,"韓中兩國是好朋友""

至于為什麼選擇這首歌,沈後笑着說:"中國歌曲很難,那隻是我有幾首中文歌曲......我想把這首歌唱給我的朋友聽。"

“2021中韓青春遠征隊”活動舉行:中韓青年傳遞友好之聲

參加活動的學生一起制作南韓紙燈南韓駐上海總領事館地圖

今年和明年是中韓文化交流之年,明年也将是中韓建交30周年。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今年9月與南韓外長鄭義祿會談時表示,中韓是不能離開的近鄰,也是彼此離不開的夥伴。30年來,中韓關系達到一個新的水準,更加成熟穩定,從孤立到密切交往,從互不相識到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南韓外相鄭義璇當時也回應稱,南韓願抓住兩國建交30周年和"朝中交流年"的契機,充分發揮韓中關系未來發展委員會的作用, 擴大人文交流,進一步發展面向未來的韓中關系。

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907149.shtml

在近30年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如何擴大兩國人文交流将備受關注。

剛剛落下帷幕的"中韓短視訊大賽",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收集了271件作品,從第一視角呈現了中韓文化的獨特魅力,充滿了兩國人民特别是年輕人對彼此民族文化的熱愛和贊美。而南韓主題活動和中韓交響樂之夜也在本月10日成功舉辦,許多熟悉經典音樂的中韓群眾,引發了中韓現場觀衆的熱烈反響。在"中韓文化交流年"的推動下,開展了許多此類活動,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和人文合作也在不斷開展。

未來,兩國政府将繼續推動文化、藝術、體育、旅遊、人才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

負責編輯:張無所作為

校對:張良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