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覺紅利!單車ADAS攝像頭提至9.45顆!市場激戰再更新

純視覺智駕帶火的細分市場,以車載攝像頭為首。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今年1-6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标配NOA(含硬體标配)搭載艙外ADAS攝像頭傳遞1028.38萬顆,同比增長83.47%。其中,單車搭載ADAS攝像頭顆數從去年同期的9.21顆提升至9.45顆,11V配置車型占比超過50%。

與此同時,車企和供應商不斷強化純視覺感覺方案的能力邊界以及研發權重,預計高階ADAS攝像頭搭載量還将保持高速增長趨勢。疊加智駕繼續向下普及,更多細分增量機會也在顯現。

從市場競争格局來看,國内供應車載攝像頭模組的廠商,主要包括傳統Tier1、具有光學背景的攝像頭模組企業,以及從手機、安防等領域跨界汽車的攝像頭模組廠商。

一方面,具備專業光學背景的企業,比如舜宇智領、聯創電子等多扮演Tier 2角色,主要為Tier 1配套供貨,少數玩家向終端車企定點項目直接供貨。随着車載鏡頭像素不斷更新,這類玩家也在利用自身光學技術優勢,搶先落地15M、17M等更高像素的車載鏡頭。

比如,歐菲光在8月27日釋出消息稱,近期正式取得公司首個17M車載鏡頭量産定點項目。

不過,車圈激烈的價格戰,反映到上遊供應鍊,“增收不增利”的毛利困境尤為明顯。

例如,今年上半年,聯創電子光學元件收入21.57億元,同比增長90.07%,躍升至其第一大業務;其中車載鏡頭和車載影像模組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不過光學産品的毛利率同樣受到市場内卷影響降為16.11%,較去年同期減少8.85個百分點。

實際上,車載攝像頭模組的門檻,主要展現在車規級認證、認證周期等方面。而産品競争焦點,則包括攝像頭模組方案設計、系統內建和工程化能力等,以及最重要的成本競争力。

相比之下,深耕汽車領域多年的Tier 1們,比如博世、麥格納、德賽西威、智華科技等,對造車邏輯和産品了解更深刻,同時擁有更齊全的車載攝像頭産品矩陣,以及配套的軟體能力和內建能力,或具備更強的降本優勢。

01 核心競争力,仍是降本增效

全球範圍來看,車載攝像頭模組仍然是Tier 1們的天下,其占據着市場佔有率大頭。

畢竟,傳統Tier1做攝像頭模組具備天然優勢,尤其是實力比較強的國際Tier1,不但有能力做攝像頭模組,還布局其它傳感器、域控制器等核心硬體,甚至是整套系統解決方案。是以,在系統內建能力、車規級驗證、供應鍊管理等方面,更具優勢。

例如,博世整合高階智駕所建立起的工具鍊、算力、雲服務等全棧自研全産業鍊支援智駕系統的開發能力,并将本土研發能力與項目量産經驗應用到中階智駕領域,實作了内部資源的最大化,同步賦能OEM降本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的第三代多功能攝像evo版(MPC3 evo),結合了人工智能技術和全新的圖像處理算法,支援更遠範圍的車道線、目标等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識别。相比前代産品,AI算力提升4倍,顯著提升了對靜止目标物、異形車輛的識别率;在惡劣天氣和低照條件下,感覺算法的魯棒性得到了提升。

而以博世全球資料積累為基石,第三代多功能攝像頭evo版可以識别五十餘個國家的交通辨別、道路狀況、交通參與者,其功能安全與網絡安全設計滿足全球市場要求。

目前,博世的MPC3 evo已經于2024年5月在長安深藍量産,2024年6月在奇瑞量産。截至目前,MPC3 evo已獲得30餘個項目定點,包括奇瑞、比亞迪、長安、賽力斯、五菱、廣汽等一線中國品牌,近期更是斬獲某智駕見長的新勢力低階定點。

其中,長安深藍首個量産的基于第三代多功能攝像頭evo版的1R1V(單攝像頭單雷達)項目,博世該方案可實作包含自動緊急制動(AEB)、交通擁堵輔助(TJA)、內建式自适應巡航(ICA)、車道保持輔助(LKA)等L2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此外,第三代多功能攝像頭evo版可實作減速帶識别功能,以支援長安深藍空氣懸挂配置車型的“主動魔毯”,即通過攝像頭探測路面起伏情況,懸挂系統主動配合調節懸架的軟硬,全面提升車輛通過減速帶時的舒适性。

可見,包括上述攝像頭感覺路面高度賦能懸挂調整在内,嘗試挖掘車載攝像頭的更多價值,不僅是Tier 1們應對降本壓力的政策之一,同時也是其獨特競争優勢所在。

比如,智能駕駛方案商智華科技,具備智能駕駛融合感覺及規控算法、智能駕駛系統及智能傳感器的設計開發、以及車規級制造和規模化量産能力,其打造的多款智駕方案已獲得國内多家知名自主品牌車企定點,截至目前新增定點金額約30億元。

在智能傳感器業務方面,智華科技的多款攝像頭産品實作了行業先行,累計出貨超過1200萬顆。在確定精準度、良品率等的前提下,完成了車規級了解、工藝設計以及生産把控等全方位的産品管理。

以其8M攝像頭為例,搭載廣角+遠景鏡頭,覆寫遠近距離120°視場範圍,800萬像素實作更精準感覺。其中,智華科技獨家獲得國内某頭部整車廠的8M前視一體機平台化項目定點,采用800萬像素CMOS晶片,搭載地平線第二代車載智能晶片征程®3,極具成本效益優勢。

此外,智華科技聯合全球合作夥伴首發車規級攝像頭自清潔技術,将超音波技術應用到攝像頭裡,通過震動、加熱做到除水除霧甚至除冰的功能,擁有200°以上超大視場角,實作1秒内除水、90秒内除冰,有效解決自動駕駛在特殊工況下的感覺失效問題。

可見,長期與OEM合作積累下的優勢,包括對車廠需求、艙外攝像頭應用痛點等的了解,以及對車規級要求的深入洞悉,都賦予Tier 1們更多降本增效潛能。

02 純視覺背後,潛藏更多市場機會

有資料顯示,純視覺智駕方案驅動,預計到2028年,車載ADAS攝像頭的市場容量将超過1億顆,除了近年更新疊代的5M和8M攝像頭之外,15M及以上更高規格的産品應用或将逐漸出現。

目前,市場上的高端車載鏡頭,仍然以5M和8M為主。其中特斯拉作為智駕純視覺方案的信徒,自第二代FSD晶片HW4.0開始就一直采用5M攝像頭;而蔚來、理想、小鵬、極氪等中國本土車企,則主要将8M攝像頭作為高端車型的标配。

不過,随着智能駕駛繼續向更低價位車型普及,高像素車載攝像頭,也在同步向下适配。

比如租電14.99萬起的樂道L60,采用的純視覺智駕方案,全系标配7顆8MP智駕攝像頭、4顆3MP環視攝像頭、4D成像毫米波雷達等30個感覺硬體,傳遞即開通高速NOA和城市NOA。

這也意味着,純視覺趨勢下,通過使用多個高分辨率攝像頭捕捉周圍環境圖像,再利用深度學習算法處理,精準識别出道路标志、行人、車輛等交通參與者,有望以更低成本實作智駕普及。

不過,以攝像頭為主的純視覺方案,雖然硬體較為成熟、成本較低,但受制于其在深度資訊和細節感覺的缺陷,或許還需要在算法、算力、感覺優化等層面,彌補其天然缺陷。于供應商們而言,上述挑戰也是新機會。

比如,與感覺攝像頭相比對的計算硬體,通過優化AI算力、CPU算力、視訊編解碼能力等方面,有望改善視覺感覺的整體性能。

而作為業界首款應用AI-ISP技術并規模化量産的一體機主要SoC,愛芯元智的M55H晶片,可實作黑夜成像、防抖除模糊、去霧除紫邊等多項圖像增強,大幅提升複雜環境感覺能力。不但看得清,而且看得遠,低照度下細節更豐富。通過AI-ISP技術能夠适配有成本優勢的攝像頭,還可提供極緻成本效益的系統方案。

同時,內建了愛芯元智自研的高性能NPU,M55H支援低位寬混合精度,提供算子指令集優化,擁有豐富的算子,在主流網絡上性能優異(FPS),滿足AI算法的不斷演進需求

據了解,M55H與業界同類産品相比,成本低5-10%;而基于M55H的前視一體機成本則比國内外同類産品低15%-40%左右。這主要得益于M55H的AI-ISP、NPU皆為其自研IP成本可控,加上這家企業已經在邊緣AI計算SoC領域實作大規模出貨,攤薄了研發與制造成本。

與此同時,專注于攝像頭模組的供應商們,還在競逐更高像素,以持續提升車載攝像頭的價值量,滿足更高的感覺要求,助力實作更安全平穩的智駕決策。

例如,智華科技已完成17M攝像頭樣件開發。其17M攝像頭将球面和非球面鏡片完美結合,極大降低了鏡頭周邊視野的像差,具有1742萬超高清分辨率、超遠距離算法識别( >250m @120°)、低溫漂(<5um@-40~105℃)、130dB動态範圍、高穩定性等顯著優勢。

不難發現,技術更新驅動車載攝像頭往高清化方向逐漸演進,必将對供應商們提出更高要求。

而不管是Tier 1還是光學企業、晶片廠商,如何切中智駕純視覺感覺痛點,同時在産品成本、性能等硬實力占據優勢,或是在本輪市場競争脫穎而出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