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在第11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9月26日,一場别開生面的沉浸式紅色動漫融媒體驗課在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正式釋出。此次體驗課是2024年紅色動漫基地建設項目,通過打造一部依托龍華烈士英雄事迹創作的沉浸式紅色體驗劇本——《龍華風雲》,以此為基礎設計一堂曆史還原度高、互動性強的沉浸式紅色動漫融媒體驗課。項目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解放日報社指導,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台主辦,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發起。
“沉浸式+動漫展現”
紅色文化體驗可以生動又深刻
在這堂沉浸式紅色動漫融媒體驗課上,體驗者可以通過扮演沉浸式體驗劇本《龍華風雲》中的角色,演繹一個以革命烈士為人物原型創作的紅色故事。劇本講述了一位富商家庭出身的青年為保護重要同志甘願頂替犧牲,中途因父母營救導緻計劃失敗,最終仍為革命舍棄小家,并成功向叛徒複仇的主線故事,同時穿插着烈士們在獄中積極鬥争,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依舊保持甯死不屈的革命氣節,最終英勇就義的支線劇情。體驗過後,大家可以通過課件了解這些人物的曆史原型,感悟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主創團隊也會分享劇本創作的心路曆程,向大家介紹紅色題材作品創作的技巧和紅色文化傳播的經驗。在讨論、交流之後,體驗者還可以向革命烈士獻花寄語,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為給大家帶來更生動有趣的沉浸式體驗,創作團隊還基于《龍華風雲》劇本,設計了一本動漫風格的美術設定集,對《龍華風雲》中的11名角色進行動漫化設計,将叛徒出賣同志、成功策反敵人、烈士英勇犧牲等場景繪成生動直覺的動漫故事。創作團隊表示,項目旨在通過動漫這一青少年喜愛的藝術形式,将紅色故事生動再現,激發社會各界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是創作者,更是學習者
他們在創作中感悟紅色精神
創作團隊代表介紹,他們在創作前期的準備過程中,對龍華烈士陵園提供的烈士資料和背後的故事進行了深入了解、學習,最終決定把英雄人物安排在同一時空下的“龍華監獄”,再通過設計人物關系和情節,把這些曆史上曾發生過的英雄故事串聯起來,形成劇本大綱。在這之後,創作團隊分工協作,完成内容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劇本創作團隊的“大學生濃度”很高。除了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的工作團隊、“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台的編輯們,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學生王滢滢、高玉娟,上海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潘秋彤參與了劇本創作,動漫插畫則是由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制作完成的。對于能在暑期實習參與這樣的紅色題材創作項目,同學們都表示收獲很大。他們認為,這次劇本創作的過程本身就像是一堂思政課,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一次次把自己代入到革命先烈的故事中,追尋他們奮進的足迹,從未如此深刻感受到革命的艱辛、英雄的偉大。王滢滢說:“定稿時,我們終于開始為角色們起名。起名後調整劇情時,我發現他們也愈發鮮活,長出了自己的血和肉。可以說,是烈士們與我們一同創作了這個故事、賦予了這些角色生命力。”
在體驗課的基礎上,主辦機關還聯合徐彙區文化旅遊局、上海戲劇學院等,制作同名廣播劇、H5展示課件等,讓課程的呈現形式更加多元,并開展線下體驗活動。活動現場,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代表對廣播劇《龍華風雲》中的片段進行了精彩的配音演繹,在表達對英烈追思的同時,展現了以創新形式推動傳承紅色文化的新時代青年态度。
持續探索新路徑
紅色文化傳播不斷更新
近幾年,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聯合“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台,以紅色動漫基地為載體,在思政建設、社會大美育方面持續發力,不僅創作了動态漫《為了出發的記念》《半生歸來仍少年》等優質紅色題材作品,還通過舉行紅色動漫大賽等活動,鼓勵青少年學生和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紅色動漫的創作傳播,以生動化、年輕态的方式講述龍華英烈事迹,今年的沉浸式紅色動漫融媒體驗課又是一次全新嘗試。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一堂紅色教育課,更能代表一種新時代的黨史學習體驗與傳播方向,讓參與者更加切身感受到先烈的堅定信仰與不屈精神,進一步發揮動漫的優勢與價值,開啟紅色文化傳播新篇章。
主辦機關代表表示,探索沉浸式紅色動漫融媒體驗課,是希望實作幾方面的更新:一是從自己做變為大家做,二是把結果呈現變為全過程參與,三是把單一體驗變為沉浸式融媒體驗,四是把龍陵的線下場景變為更加輕靈的線上傳播,五是把注重情感體驗變為注重可推廣可複制的課程教學。“用幾個字來概括,就是希望把紅色文化傳播做得更全、更輕、更廣、更活、更深。”
釋出活動之後,沉浸式紅色動漫融媒體驗課将會向社會推廣,劇本内容、美術設定集、廣播劇以及展示課件都将在“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台、上海支部生活等媒體上公開,供社會各界免費下載下傳體驗。體驗者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加友善地舉行這堂沉浸式紅色動漫融媒體驗課。複旦大學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周晔評價,這個劇本讓“課”這樣一種傳統的教育手段有了新的定義,真正的“大”課應該回歸它追望大道、啟迪人生的本質,進而擺脫說教、灌輸的窠臼。相信這樣的課一定能直指人心,也期待更多這樣的産品。
來源 上觀新聞
編輯 劉娟
二審 楊韬
三審 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