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田普銳斯打破吉尼斯紀錄!能給中國車企什麼啟示?

在今年,無論是在國内還是國外,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電池電動車)車型的需求增速都有所減緩,相當部分國家市場還出現了“拐點”:電池車的銷量同比出現下降趨勢。在迷失的狂歡過後,越來越多人認清BEV電池車的本質,也理清了心中的真實訴求,輕則過了幾年付出高昂的換電支出、重則為省了一點錢把命搭上了。于是,更合乎實際的混合動力車型重回舞台中央,這種感覺就像1990年代混合動力剛登場時的戲碼相似。就在剛過去的9月20日,豐田欣然宣布:旗下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混合動力車)車型普銳斯(XW60)打破了吉尼斯紀錄,創造了同類型産品最低的油耗數值。

豐田普銳斯打破吉尼斯紀錄!能給中國車企什麼啟示?

圖:創造出吉尼斯紀錄的汽車就是這台搭載了2.0L混合動力系統的前驅版本第五代普銳斯,與它搭檔的還有這位紅衣駕駛員大爺Wayne Gerdes(韋恩·格德斯)。雖然車是量産車沒錯,但這個紀錄并不是誰都能輕易創造的。駕駛員大爺不但通過多年駕駛經驗練就了一隻精準控制油門的黃金右腳,在出發前也做了詳盡的路線規劃,行進中還進行着嚴格的行程管理。

普銳斯的油耗能做到多低呢?這次他們打破紀錄的油耗資料為39.605km/L,換算成百公裡油耗就是2.53L。他們從美國的西海岸城市洛杉矶出發,驅車4500km到達東海岸城市紐約,才最終創下了這個成績。這個數字有多誇張,這意味着普銳斯僅需加三次油,就能橫穿整個美國。這次挑戰除了彰顯了豐田普銳斯的超低能耗表現外,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這款車的長途穩定性。

豐田普銳斯打破吉尼斯紀錄!能給中國車企什麼啟示?

圖:豐田之是以把測試地點定在美國,除了看中這裡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外,更主要是因為這裡有平整廣袤的洲際公路。要是把測試放在海拔落差巨大、時不時還來個大塞車的中國道路,就算司機大爺的神經末梢直通車輛ECU或許也沒法做出這個成績。

雖然這樣的紀錄挑戰多少有點商業宣傳的味道,但卻把公衆視野重新拉回了動力系統能耗水準的關注層面上。或許我們中國車企也應該重新正視這個問題,一套混合動力系統優秀與否,不應該停留在“續航裡程有多遠”這種片面的評判标準上。在中國内地汽車市場,車企們一味地“卷”續航裡程,最終造就的局面就是大家鬥電池容量大小。HEV車型的節能效果做不出優勢,就加大電池、加入充電機制,使其成為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車型。但這樣的做法多少有點掩耳盜鈴,因為PHEV低油耗的前提,是車主提前充了電,也就是換了種方式補能而已。PHEV實際上隻是用提前充進去的電,偷換了低油耗的數字,一旦電池内的電量耗盡,它将與HEV别無二緻,甚至還要拖多幾百公斤的動力電池重量,油耗水準反而還更高。是以在評判PHEV車型的能耗水準時,更具參考意義的參數應該是虧電油耗,這個數值反應的是混動系統在沒有外部能源供給下,單靠内燃機供能所能達到的能耗水準。

這裡也給網絡上的車盲普及一個小知識:PHEV的技術基礎源自HEV,PHEV的發明者是美國人,世界上第一款量産的PHEV不是比亞迪而是法國的雷諾。多度點兒書,沒老是聽風就是雨,别再想當然以為PHEV就是“中國人的發明”。

豐田普銳斯打破吉尼斯紀錄!能給中國車企什麼啟示?

圖:第五代普銳斯屬于C-Segment車型,軸距2750mm,車長4600mm、寬1780mm、高1420mm,車重僅有1350kg。這一代普銳斯已經沒有在國内銷售了,并不為國人所熟知。它的尺寸、車型等級、噸位與大家熟悉的豐田卡羅拉、本田思域旗鼓相當,這些車型的HEV版本都因為節能水準優異而為國内消費者所熟知,但百公裡油耗都超過了4L,可見普銳斯2.53L的百公裡油耗數字到底有多驚人。

豐田普銳斯打破吉尼斯紀錄!能給中國車企什麼啟示?

圖:第五代普銳斯的低能耗與外觀設計上的改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獨特的設計讓它的正面面積有效縮小。但有意思的是,優化的外觀流線反而讓普銳斯的風阻系數提高到0.27,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單一的風阻系數并不絕對影響車輛能耗或性能。車身流線在行進過程中除了會為車輛帶來阻力,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下壓力,而車輛的牽引力十分依賴下壓力所帶來的輪胎摩擦力,如何把阻力與下壓力的平衡做好,才是車輛空氣動力學開發的精髓所在。

豐田普銳斯打破吉尼斯紀錄!能給中國車企什麼啟示?
豐田普銳斯打破吉尼斯紀錄!能給中國車企什麼啟示?

圖:第五代普銳斯低能耗的秘密,是豐田最新的第五代HSD混合動力系統技術。普銳斯作為第一個量産混合動力車系,豐田的混合動力系統也一路跟随着車系一同進化。第五代HSD混合動力系統優化了内部的傳動與變速結構,還使用了重量更輕、體積更緊湊、同時性能更強的改進型電機。

随着全球經濟下行、中東局勢所帶來的油價跌蕩影響,相信未來汽車消費使用者會更加注重車輛的能耗表現。希望豐田普銳斯的紀錄挑戰能給廣大中國車企當頭一棒,别人已經在卷一些實質性的技術突破了,我們是不是先别把精力放在卷配置、卷電池大小這種不涉及核心技術的地方呢?中國汽車工業要想熬出頭,不能總想着投機取巧、彎道超車。換位思考一下,一個外來品牌如果不是擁有過人的産品優勢,又怎能獲得當地使用者的青睐呢?咱們中國汽車走到海外市場也是一樣的境遇。車終歸還是一件從A點到B點的交通工具,冰箱彩電大沙發這些終歸是附加值,孰莊孰閑若無法辨清,又何來的遙遙領先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