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貨币寬松預期增強,美元指數走弱,金價也持續創出曆史新高,但降息後的美國利率仍處于較高水準,全球經濟下行預期仍較大。受制于供求關系基本面,大宗商品走勢并未和金價同步,整體依舊偏弱。由于目前國内糧食市場供強需弱,且四季度正處于秋糧集中上市期,預計糧價走勢仍将以穩為主,難以出現大幅波動。
稻米或受托市收購支撐
10月份以後,國内中晚稻将開始大規模收獲,并進入上市高峰期。其中,長江中下遊中稻大面積收獲時間為10月上旬至下旬,南方雙季晚稻大面積收獲時間為10月中下旬。
根據目前水稻産情分析,預計國内中晚稻增産的可能性較大。目前南方部分地區新中稻開始大量上市,收購價格低開低走,已處于最低收購價附近,黑龍江部分地區陳稻收購價也在最低收購價附近徘徊。
因人口連年下降、老齡化加重,以及因經濟轉型、重體力勞動人數大幅減少,加上國内稻米與小麥、玉米的比價顯著拉大,國内大米需求持續下降。
随着供應改善,國際大米價格年初以來也持續走弱。目前印度5%破碎率蒸谷米報價已處于1月中旬以來的低點,泰國大米價格更是跌至一年多來最低水準。9月份印度政府取消巴斯馬蒂大米出口底價後,大米出口限制進一步放寬,加上亞洲主要大米生産國新米将在10月份大量上市,預計國際大米價格繼續下行的可能性較大,國内外大米價差很可能會逆轉,不排除國内大米進口将在四季度出現回升。
受上述因素影響,預計國内稻米市場将穩中走弱,最低收購價預案繼續啟動的可能性較大,且啟動預案的範圍和收購量均可能較上年增加。在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下,預計稻米市場下跌幅度将受限。
小麥繼續下跌空間不大
今年冬小麥産量增産,品質較上年好,供應較上年寬松;目前面粉需求和大米一樣,持續低迷;玉米價格低迷,也導緻小麥替代需求大幅減少。同期,國際小麥市場持續走弱,小麥進口同比增加。1月至8月大陸小麥進口量達1038萬噸,同比增加約9.5%。
中國和全球小麥玉米進口彙總表(萬噸)
2023年國内小麥減産,且品質欠佳,3000多萬噸芽麥進入飼料領域,相對減少了小麥市場供應,但小麥價格依舊呈高位回落态勢。2024年小麥市場供強需弱,小麥價格自然跌跌不休,預計四季度上述因素也難以顯著改觀,除非國際小麥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否則國内小麥市場仍将維持低迷走勢。
美國小麥CFD周線圖(美分/蒲式耳)
但國内小麥價格經曆持續下跌後,目前已跌至最低收購價附近,四季度繼續下跌的空間不大。最新公布的2025—202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9元/斤,比2024年提高0.01元/斤,這将對小麥市場構成一定利好。
玉米市場或将小幅波動
今年大陸秋糧長勢正常,玉米豐收預期較強。受9月份持續陰雨天氣影響,玉米産量可能不及預期,但總體供應仍将較好。由于國内玉米價格低迷,使得玉米進口有所下降。
1月至8月大陸玉米進口量共計1257萬噸,同比減少約15.7%,但大麥等粗糧進口大幅增加。1月至8月累計進口高粱581萬噸,同比增加82.5%。1月至8月累計進口大麥1087萬噸,同比增加75.4%。1月至8月粗糧合計進口2925萬噸,同比增加496萬噸,大大高于玉米進口減少的數量,玉米市場整體供應仍較寬松。
目前飼料玉米需求相對不足,經濟不佳也導緻深加工玉米需求較為低迷。目前各方收購謹慎,新玉米走勢偏弱。目前湖北等部分地區新玉米上市後,價格低開低走,但後期玉米市場也不必太悲觀。
目前生豬價格較高,養殖業仍處于擴張區間,預計後期存欄量将會增加,飼料需求将會有所增加。由于目前國内玉米價格已跌至較低位置,預計四季度玉米價格繼續下行的空間不大,若後期玉米需求好轉,不排除在消息影響下出現小幅反彈的可能,但反彈行情高度有限。
美國玉米CFD周線圖(美分/蒲式耳)
目前,國内糧食市場供應相對寬松,需求總體低迷。在美聯儲沒有繼續超預期降息、貨币出現真正寬松局面之前,預計四季度國内糧食市場仍将維持偏弱走勢,局部可能低位有所反彈。
了解更多,請點選下面的連結,通路芝商所微官網大豆期貨專頁:https://www.cmegroup.cn/soyb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