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是有米沒鍋不是一樣沒法做飯嗎?然而,對于士兵個人生活資料一向精打細算的日本軍部不這麼認為,沒有炊具難道不能自己手搓嗎?在1943年,日本陸軍糧秣本廠編纂了一本名為《野戰調理器具簡易制作法》的指南,指導基層士兵在缺乏炊具的野戰環境下,利用一些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簡易炊具,以滿足飲食制作的需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馬鹿們在自制野戰炊具上有哪些創意吧!
■正在野外用餐的日軍士兵,有時不僅吃飯是個問題,做飯也是難題。
汽油桶の妙用
在各類炊具中,鍋無疑是最重要的,對于廚師而言相當于第二生命,沒鍋就沒有飯吃。在太平洋前線作戰日軍部隊如果缺乏行軍鍋進行炊事作業,有時可以利用空汽油桶制作簡易鍋略作替代。方法很簡單,用鋸條将空汽油桶攔腰切斷,桶底封閉的下半部分就可以直接作為簡易鍋使用,當然一定要徹底清洗幹淨才行,否則做出米飯一股子汽油味怎麼下咽?按照當時日軍标準汽油桶的容量計算,一口簡易鍋可以煮出足足100人份的米飯,如果小部隊嫌汽油桶簡易鍋過于笨重,也可以使用略小的食用油罐來制作小号簡易鍋。
■日軍炊事兵在制作飯食,近處的大鍋中似乎煮有米飯,有時日軍也會用空汽油桶改造簡易鍋使用。
切割後的汽油桶上半部也不要急于丢棄,将其倒扣在地上,在底緣上切出一個長方形開口,在上緣附近的正面和背面各自鑽出兩個孔洞,下方的方口可以作為添加燃料的爐口,上面的孔洞可以插入支撐飯鍋的鐵條,還可以在背面切出圓洞作為排煙口。經過一番操作,一個由空汽油桶改造的簡易爐竈就完成了。
■《野戰調理器具簡易制作法》關于利用空汽油桶改造簡易爐竈的示意圖。
萬能の竹子
竹子作為一種兼具強度與韌性的材料,在野外生活中極具實用價值,應用也十分廣泛。在《野戰調理器具簡易制作法》中記錄了用削好的竹條編織篩米筐的方法。在編織完成後,為了防止米粒在篩米時落到地上造成浪費,還會用空罐子作為底座,用藤蔓與篩米筐綁住,這樣在數次篩米後漏掉的米還能收集起來另做他用。
■在熱帶地區随處可見的竹子為日軍自制炊具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有時煮湯時,需要過濾湯汁,這時候就需要竹制篩網的輔助。為了友善分發,竹制篩網底部也會接着空罐子,經過過濾的湯汁留在罐中,添加點澆頭就可以分發給士兵,提高出餐效率。
■堅硬的椰子殼在經過加工處理後也可以用來制作代用器皿。
在海島上口渴想喝水,卻沒有合适的盛水器具怎麼辦?随手可得的椰子就可以拿來作為替代。将新鮮椰子去皮,内部果肉掏幹淨,在開口處預留一個孔位,取一段竹子的竹節處打通,将其嵌入椰子開口處,這樣一個椰子水壺就算制作完成了。除此之外,竹子還可以充當各種簡易餐具的原材料,比如酒杯、湯勺、串燒用的竹簽子等等。
■利用現代工藝制作的竹杯,日軍在戰地制作的同類器皿肯定不會如此精緻。
罐頭盒再利用
罐頭是日軍野戰口糧的重要品類,但吃完的罐頭盒不要随意丢棄,在缺乏器具的前線可
是制作簡易飲食器具的好材料。各類水果、肉類罐頭可以與竹子等材料結合,制成代用湯碗、
飯碗等。不過,為了避免劃傷嘴唇,還需要在開口處進行打磨處理,或者用修整好的竹子進
行包邊處理,防止割傷。
■以罐頭佐餐的日軍士兵,食用後的空罐頭盒有時還有再次利用的價值。
玉子燒是在日本海陸兩軍中都相當受歡迎的食物,但制作這種食物需要用到特制炊具玉子燒鍋。這種炊具顯然不會是軍用制式用品,是以在前線需要自行制作,這時就需要空罐頭盒登場了。取來幾個空罐頭盒切開,獲得馬口鐵片,将幾個鐵片交錯捶打至平整,最後把鐵皮拼成矩形,并制作出鍋沿,為了保證鍋體強度,在内外再包上一層鐵皮加強,這樣一口玉子燒“鍋”就完工了。
■日本制作玉子燒專用的玉子燒鍋,日軍在前線會用空罐頭盒的鐵皮打造一個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