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MONA M03很多人調侃是下一代的網約車,賣的不貴,配置OK,關鍵是說它能耗低,經濟性好!其實小鵬以前的車能耗控制也是不錯的,但最新的MONA聽說更厲害了,我們也很好奇,這輛車的電耗水準以及續航達成率能做到什麼水準。
是以我們同步安排了兩個場景的續航測試,一個是高速路況測試,一個是城區路況測試,并且除此次續航測試,這台車我也是來來回回開了好幾天,是以能給大家一個比較全面的使用感受。
首先是這次續航成績,我們依舊是按照以往測試的測試路線,地點在南大幹線,測試當天戶外氣溫32攝氏度左右,用快充樁充滿電,動能回收調整到最大、駕駛模式調整到節能模式,空調調整至24攝氏度外循環自動風,并且清零小計裡程,胎壓保持在240kpa左右。
南大幹線是一條比較長的快速路,限速80km/h,我們充滿電後,基本是繞着這條路來跑的。除了兩頭掉頭和紅綠燈等待,基本都是開到限速附近,但是最後綜合下來,平均速度大概為60km/h左右,這個速度就比較可以表現日常通勤電耗了。
我們拿到的這台車是入門版515續航車型,但是續航到0%卻開了518km,這個時候達成率就已經超預期了,又跑了9公裡,一直跑到動力受限,最後成績鎖定在527km,續航達成率102%,表顯電耗9kWh/100km,這個顯示的是最後100km,不過即便按照電量算,51.8度電跑527km,算下來電耗也不到10kWh/100km。
并且在測試當天,北京的同僚也拿了一台小鵬,620超長續航版車型,他們直接上了高速,壓着120km/h的時速直播測試,最終百公裡電耗12.6kWh/100km,同樣非常低。
并且這台515km版本的的小鵬,我前前後後體驗了5天,也比較暴力的駕駛過,電耗也就14kWh/100km出頭,是以說,如果日常比較穩着開,這個續航成績随便一個人都能做到,這也足以說明小鵬MONA M03無論中高低速場景,它的電耗都比目前市面上的電車有優勢。
也是我們目前測試車型中,電耗最低的。
有網友會覺得,這輛車的電耗低的代價就是動力孱弱,其實說實話,這個車的操控對于同價位車型來說是比較有優勢的,三種駕駛模式的感受也各不相同,經濟和舒适模式比較類似,但是舒适模式前段緩後段動力會稍強,運動模式則是一開始動力來的就很足。
動能回收有關閉和中高低三檔可調。高動能回收松開油門後會有點點頭,體感上需要适應,日常開還是建議開中低,保證體感舒适還能提升續航。
小鵬MONA 整體開起來屬于比較好開的,而且和以前的小鵬不太一樣。以往的車型即便将方向盤轉向調至運動模式,整體手感依然偏輕,像小鵬G9那樣的中大型SUV,也是非常輕的,而MONA的轉向則明顯緊緻了許多,電門阻尼似乎也更緊緻了。
底盤方面算是該級别的正常水準,前麥弗遜後扭力梁,低速過一些減速帶還算比較有韌性,對于細碎震動的過濾中規中矩,遇到比較大的起伏會覺得沒有那麼舒适,但是總的來世還是符合這個價位的調性。
整個車的布局很簡單,中控區域隻有一塊螢幕,沒有儀表,整體操作邏輯比較像老款的特斯拉,作業系統界面也比較簡單,好在大部分操作都能通過語音實作,不過這個語音似乎并不支援多語音指令,一次隻能完成1-2條指令,不過識别精準度還是ok的。
然後這個車的自動泊車識别率一般,不過大部分車位隻要識别到了,基本都能比較好的聽進去,而且還有360影像,也可以輔助你倒車停車,不過後攝像頭位置偏低,下雨天可能會被泥濘遮擋,雨天最好擦一下。
智能駕駛方面,我試駕的這個版本并沒有高速以及城區智駕,不過有車道智能巡航模式,可以在制定車道按照設定速度行駛,如果遇到前方并道車輛,也會自動加減速,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比較好的緩解疲勞,不過開啟後電耗會稍稍提高。
空間表現方面,小鵬算是比較符合他這個尺寸,不過個人感覺整車坐墊角度比較直,尤其是後排。然後空間表現基本就是一個A級車的表現,主駕駛坐姿會比燃油車偏高,駕駛位座椅需要調節到一個稍微傾角略大的角度才會更舒服。
總的來說,這輛車在12-15萬這個價位區間,還是極具成本效益的,不僅日常能耗低,并且還比較好開,同時使用體驗以及友善程度也算是比較領先,作為日常城區代步再合适不過了,不知道你對這輛車的表現滿意嗎?評論區讨論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