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當老師不必一定要經過師範教育訓練,在踏上講台前,沒有人來告訴他們一些教書的方法和為人師表的道理。每年有新老師入職的時候,我常常請他們在家裡吃飯,每每聊到上課教學的事情,都很有趣,大家也覺得很有益處。
我常說,做老師的快樂,有一半源自與學生的相處,是以,新老師一定要學會與學生教學相長。我這裡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供大家參考。
01
記住學生的名字
每上一門新課,走進教室前,我提醒自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盡量記住學生的名字,認識同學是老師非常重要的責任,隻有認識他或她,學生才知道你在關注他們,你才能真正開始“有效”的教學,教與學從某種程度上就像是婚姻關系,你總不能結了婚還不知道夫人的名字吧!
記住了名字,認識了學生,學生才會開始尊重你,尊重課堂紀律,教學才有成效。如果第一堂課能記住五位學生的名字,第二堂課再記住五位,兩堂課下來,你就認識了十位同學。上課的時候,要盡量不看花名冊,直接叫出學生的名字來提問,通過提問和互動,把每位同學的名字都記住,使他們多少年後仍然記得你,你也記得他們,記得他們的成長。
02
上課要有趣、有笑
笑容,是你送給每一位同學最好的禮物。你可以講課不很靈光,長相不很帥氣或漂亮,但一定不要忘記帶上微笑,哪怕是努力做出的微笑,久而久之,同學們也會感到你的善意,你的誠懇,進而喜歡上你。
很多時候,學生是因為喜歡你,才會喜歡上你所講的内容,很少見到有同學喜歡那門課,卻不喜歡講課的老師。是以,笑容很重要,即便是菜市場賣菜的大媽,如果總是兇着面孔,顧客可能也早就被吓跑了。
面帶笑容也是新老師自信的表現,隻有這樣,你才敢面朝學生,而不是面朝黑闆,不敢看學生。時時注意面帶笑容,其實是在提醒自己做好情緒管理,老師的情緒管理對上課氛圍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上課實質上是在演戲,而且是獨角戲,有趣是這出戲的最高要求。上一堂有趣的課,輕輕松松使學生掌握很多高難度的知識,這是一位老師最為快樂的事。
演戲不僅要注意“演”,還要注意控制台下的“劇場”,安靜時要大聲一點,吵鬧時要小聲一點,甚至停止講課,直到安靜下來後再繼續。語速不宜太快,要有停頓,要有提問,要有節奏。
03
要愛,要尊重學生
新老師要明白,教書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這種職責要求從心裡去愛自己的學生。你對學生有沒有愛心,學生是非常清楚的,當他們明白你是愛他們的,哪怕你講課有再多問題,他們都會原諒你,但假使他們感受不到你的愛,感受不到你對他們的尊重,無論你講得多麼口吐蓮花,他們是不會心悅誠服的。我見過無數這樣的案例,都是如此。
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是由老師與學生一起構成的活動,老師與學生共同營造的“氣場”很重要,這個氣場是互相融洽的,效果才能最佳。教育就是啟迪智慧,這需要順勢利導,前提是學生心态是放松的。是以,老師一定要真誠地愛學生,你站在講台上,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束光,你在照亮大家,但同時你又是光而不耀的,你對學生是親和的,像對自己的孩子一般。
尊重學生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珍惜學生的時間,每堂課的時間把握很重要,我還記得我中學裡講課講得最好的老師,總是講完最後一句話,下課的鈴聲就響了。其實通過訓練,你也一樣可以做到。
布置學生的課外作業和實驗題目,要計算時間,盡量不要讓學生在你這門課上花太多時間,要有同理心,要尊重和珍惜學生的課餘時間。要明白學生在你的課堂上花的時間愈多,在其他課上花的時間就會愈少。
04
要有規矩
作為一位新老師,一定要明白,上課是要有規矩的,沒有規矩,任何教學都會無效,是以,與學生的關系要有禮有節,要有原則,要公平公正,不要放低要求,愈嚴格的老師,學生的評價愈高。
新老師要記住,規矩一定要講在前面,在第一堂課上,就要把規矩講得清清楚楚,包括評分的規矩,課堂的規矩,缺席的規矩,使用手機的規矩,實驗的規矩,考試的規矩等。定了這些規矩後,不要輕易更改,當同學們注意到你改變了規矩,無論理由如何充分,他們心裡是不服的,就會被視為“不合理的”要求。
規矩是老師定的,老師要負責任,要慎重,要公正,不能有任何偏私。老師如果不立規矩是不負責任的,此時不立規矩,等學生未來畢業後,一定會有人給你的學生長教訓。現在有的學生,在家裡沒有規矩,如果學校也沒有規矩的話,到社會上之後是非常危險的。
05
要為人師表
新老師往講台上一站,學生就開始細細觀察了,你的一舉一動,都記在學生眼中,有時甚至會影響學生一輩子。如果老師經常遲到,學生缺勤就會嚴重;如果老師闆書整潔,學生的筆記也會工整整潔;如果老師儀表端莊,學生的穿着也會整齊一點。老師的行為舉止是學校教育環節的一部分,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生。
我有一位學生,是名校博士畢業,去國内一所知名大學面試回來後,我問他結果如何,他說那所大學已經給了他教職,但他決定不去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在去洗手間的時候,聽到那裡的老師滿嘴粗話,所談論的無非是工資待遇和蜚短流長,他說這樣一所學校不像是有師表的,對學生的成長不利。
新老師可以多向老教師學習,多去聽課,老教師往往很有經驗,要注意學習講課的進度、重點難點、講授藝術和學生回報。學校要鼓勵老師們互相聽課,切磋經驗,分享教學心得。每位老師講課都有自己的風格,你無需招招懂,但你必須有一招專攻,形成獨有的風格。
答疑是你與學生課餘相處的機會,現在有的課會将授課老師和答疑老師分别安排,這樣會使授課老師收集不到學生的直接回報,作為一名新教師,你一定要有一個管道去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情況和對自己授課的整體評價。
06
讓學生渴,再給他一瓶水
學期開始前,新老師要仔細考慮這門課的整體内容和講解次序,不一定按書本的次序來,要把講課像講故事一樣,層層展開,一條紅線貫穿整個課程的内容。如果要給學生“一瓶水”,你一定要先讓學生感到“口渴”,當他感到“口渴”後,你再給他這瓶水,他才會珍惜,才學得好。
這個“渴”,是每位老師講課水準的反映。要有背景說明,有曆史基礎,有重要執行個體,每門課可能都不一樣,但講任何重要内容時,一定要注意鋪墊,使學生有動力去學,這樣學起來也會化難為易。
啟發學生的興趣是老師的責任,隻要學生感興趣了,什麼樣的困難都擋不住他們,反之,如果沒有興趣,上課常常是事倍功半。
07
培養獨立學習能力
任何一門課,一定要有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環節,因為人的一生中,大多數學習内容最後都是靠自己學習掌握的,在學校裡是否有這樣的訓練,決定了一個人最後能夠走多遠。
一門課的内容,哪些需要上課講授,哪些可以留給學生作為獨立學習的内容,都需要在備課時提前準備。該講的内容,也無需面面俱到,要有重點,重點和難點要反複講,同時要請學生上台來演習,直到你認為80%的同學都已經掌握了為止。
對不在課上講的内容,要設計問題,要在課堂提問,要提醒同學這些是在考試範圍内的,要讓學生有獨立探索新問題的機會。
講課不要急于講“理”,“道理”兩字,“道”永遠在“理”的前面,就像講唐詩,先讓大家把詩背下來,再慢慢講這首詩的背景與意義,就很容易掌握。“理”大多數時候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領悟的。
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要有問必答,使學生沒有思考的空間。要給學生有挑戰的題目,使善于思考的同學“吃得飽”。
08
培養自信心
國内的學生,當他們走向世界舞台後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自信,學校裡缺乏能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克服窘迫與内向的機會與平台,學生習慣于通過考試或從别人的評價中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這在科學的道路上是很難走遠的。
在課堂上要安排互動的環節,讓學生有機會做presentation,有機會獨立講解内容。老師要鼓勵互動,每堂課要留有一定的時間提問,每次提問要在學生的花名冊上做記錄,也可以請學生上台講述課程的内容,或演習題目,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互動并不局限于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也可以互動,有時候你請同學到課堂上來講課,效果會出奇得好。注意,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教别人,當你給别人講透了,你自己就明白了。
要多表揚,少批評。批評要注意場合,注意分寸,已經認識到錯了的同學,就不應該再批評了,要給學生面子。
09
測試要注意方法
測試要事先安排好,上課不能沒有測試,新老師一定要認真把握好,測試不能過頻,過頻會濫;也不能過疏,過疏易懈,是以要适時。
測試要适度,我比較贊成先嚴後易,前面幾次測試,要讓學生知道你的要求,是以不能太容易,最後幾次考試會影響到學生的整體表現,一般适度為好。出考題是新老師的一大挑戰,要考到學生的難點、易錯點、深度和綜合分析的能力。
測試是重要的,但不要把學生訓練成“考試機器”。可以試行一些不同的測試形式,我在40人以下的課堂裡常常會安排一次一對一的面試,時間會長一點,但效果常常很好,要事先準備50來個問題,然後再根據回答情況,老師再當場問一個問題,學生成績按兩個問題的回答而定。
總之,教育是一件良心活,用我們的良心去影響一群年輕人的靈魂,我們應該意識到這是何等神聖、何等珍貴的特權。教書做得好,不容易,要靠自己逐漸積累經驗。教書也是件快樂的事,多少年後,這群年輕人都還會記得我們一起走過的路,記着你的愛,記着那段難忘的時光。
2024秋季新學期課堂基本規範十條
新學期攻略:超實用的班級管理表格大合集
我給新網師提建議
點選圖檔,長按識别二維碼
來源:新校長傳媒
作者:徐揚生
編輯:武華雲
稽核:柳 靜 黃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