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CNCC2024

論壇簡介: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舉辦時間:10月25日13:30-17:30

地點:秋苑-含晖樓二樓

注:如有變動,請以官網(https://ccf.org.cn/cncc2024)最終資訊為準

AI對藝術創作的全面介入,正在使藝術面臨着一場“危機”。本論壇将深入探讨AIGC在音樂、美術、設計、影視和戲劇等領域的應用與發展,通過具體案例分析AI在各藝術領域中的技術實作及其效果,重點讨論如何利用AI提升創意和生産力,以及AIGC對藝術市場和藝術家生存的影響。此外,論壇還将探讨技術與人類創作的平衡點,關注AI生成藝術作品的獨特性和人文價值,以及技術對傳統藝術創作方式的影響。通過跨領域交流促進創新,推動相關研究和産業的發展。

論壇日程

順序 主題 主講嘉賓 機關
1 智能時代設計思維的變革 吳瓊 清華大學
2 人工智能+中國審美的影像創作與探索 劉夢雅 北京電影學院
3 科技賦能中國演劇傳承發展 宋震 中央戲劇學院
4 從生成式藝術到基于多智能體系統的藝術融合發展 陳抱陽 中央美術學院
5 AI如何重塑音樂創作 栾家 山東師範大學
Panel環節 李小兵 中央音樂學院
吳瓊 清華大學
劉夢雅 北京電影學院
宋震 中央戲劇學院
陳抱陽 中央美術學院
栾家 山東師範大學

論壇主席及嘉賓介紹

論壇主席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李小兵

CCF計算藝術分會主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導、音樂人工智能系主任

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CAAI藝術與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曾榮獲金鐘獎、文華大獎、全國歌劇、舞劇一等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内外獎項。

論壇講者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吳瓊

清華美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現任中國美協工業設計藝委會秘書長,北京美協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交叉學會設計創新專委會主任,北京市延慶區文聯副主席,《Leonardo》特刊編委,《Design Studies》編委,“Good Design Award”評審等。

報告題目:《智能時代設計思維的變革》

摘要:智能時代新興技術不斷湧現,作為設計學科的核心内容,設計思維已經成為很多學科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的重要思維方法。智能生成工具給設計領域帶來從思維方式到工具方法的變化,報告将主要介紹新時代設計思維的特點和具體的方法、工具的變化,以及設計師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劉夢雅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數字媒體學院副院長

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北京市高校優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互動影像創作、數字媒體與互動設計領域,主持國家藝術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教育部工程中心等項目多項。

報告題目:《人工智能+中國審美的影像創作與探索》

摘要:目前,随着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突破,使得影像的創作觀念、創作方式與體驗邏輯均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突破發展塑造了一個多元度、跨文化的數字影像生态,影響了藝術的創作方式和傳播模式,為當代影像藝術創作帶來了新的活力。具備中國審美的人工智能作品的創作,在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為其精準輸出、現代傳播帶來新的可能。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宋震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字戲劇系黨支部書記、主任

傳統戲劇當代傳承創新中心主任,傳統戲劇數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主任。

報告題目:《科技賦能中國演劇傳承發展》

摘要:數字時代,資訊科技和智能科技構成的數字科技蓬勃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央戲劇學院率先就戲劇藝術在傳統戲劇數字化與高水準傳承、實體劇場空間的極緻化利用、孿生數字演員研制、LED數字虛拟拍攝等多個方面進行數字化探索實驗,建立數字戲劇系,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以先行先試的科學實驗探索未來戲劇的藝術形态和傳播方式,為觀衆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雙重程序。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陳抱陽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教師,北京高精尖AI與資料藝術實驗室研究員

曾獲多個科技藝術獎項,并在全球重要美術館展出,任亞洲數字藝術展聯合策展人。主筆發表了《AI+ART CAAI系列研究報告》。

報告題目:《從生成式藝術到基于多智能體系統的藝術融合發展》

摘要:在AI與藝術融合的發展中,生成式藝術通過算法自動産生圖像和視訊,展示了機器模仿人類藝術的能力。AI的非線性人機互動增強了作品的互動性,引入機器“意圖”和“回報”的概念。多智能體系統通過智能體間的互動,展示了自适應與學習能力,推動藝術創作向更高系統性的探索,深化機器意識的哲學讨論。

CNCC | 藝術、AIGC與新質生産力

栾家

CCF計算藝術分會秘書長,山東師範大學副教授、音樂創作研究中心主任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博士,CAAI藝術與人工智能專委會秘書長。多次獲國家級音樂創作獎項,曾組織籌劃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SOMI)等各類學術活動。

報告題目:《AI如何重塑音樂創作》

摘要:人工智能對藝術的全面介入,正在引發藝術領域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本次報告将以音樂創作為視角,重點介紹中央音樂學院電子音樂作曲專業師生團隊在探索未來音樂形式和AI與電子音樂結合方面的創作執行個體。以此來探讨人工智能時代對于音樂創作帶來的變革性影響,以及對未來音樂形态的思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