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18日電(陳晨 謝夢圓)中秋假日期間,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以下簡稱寶山民博館)聯合寶山區非遺保護中心推出“古韻良辰 如‘月’而至——2024年寶山區中秋民俗文化遊園”活動。以展覽展陳為主線,以互動體驗為媒介,探美館、賞民俗、學非遺、做手作……為市民遊客的休閑賞玩時光賦予内涵豐富、精彩紛呈的節日樂趣。
沉浸式遊園 穿越時空的邂逅
作為第35屆上海旅遊節、2024年上海寶山郵輪文化旅遊節的系列活動,該場中秋民俗文化遊園通過挖掘節日文化内涵,将節日元素融入場館文化活動中,開創全新的參觀體驗模式。市民遊客穿着中國傳統服飾去往寶山民博館打卡,可享免費入館遊玩并收獲驚喜禮物,吸引了一大波古風愛好者熱情參與。
他們化着淡雅古韻的妝容、身着心儀的服飾,流連于各展館間互動打卡、拍照留念,彩燈廊下、茶道庭中,盡情展示“服章之美”。
與NPC們“偶遇”,賞一首古筝曲、來一場穿越時空的邂逅;在休閑遊玩區聽一段民間非遺故事、喝一杯中秋特調的“桂香拿鐵”、嘗一塊“老香齋”的特色月餅……與月合影、與友暢談,盡享假期惬意漫時光。
民俗遊戲花樣玩 精彩活動樂不停
假日期間,寶山民博館設定了諸多傳統趣味遊戲,市民遊客們少不了體驗一番。
“哇……投中了!”投壺區的參與者手拿箭矢,站穩、瞄準、抛出,嗖!一支支箭飛向前方的壺,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線,感受了一把古人的雅趣。
在中庭休閑遊玩區,趣味套月餅、中秋投沙包等遊戲區排起長龍,時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還有漆扇DIY、面塑表演、DIY包袋燙印等一系列兼具傳統元素與時尚風格的特色手工體驗,将“煙火味、文藝範、時尚感、都市韻”的潮玩元素嵌入傳統文化精彩呈現。
傳承匠心 “零距離”體驗非遺手作
中秋節當天兩場融合了中秋元素的非遺手作體驗課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蔡氏剪紙技藝”“羅店彩燈”“工筆花鳥裝飾技藝”“傳統木樨香牌制作”,每項活動報名通道一上線即被“秒殺”。
非遺傳承人現場授課,捏泥兔、玩漆扇、紮彩燈、做香牌,手把手教授非遺技藝。一位家長說:“孩子非常喜歡參加此類活動,她沉浸在動手學習的樂趣中,更多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内涵,也能學習到手藝人難能可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個中秋小長假過得有意義。”
“作為一家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博覽館,我們以可欣賞、可體驗的方式呈現中秋文化,策劃了一場創意滿滿、氛圍濃郁、互動性極強的遊園活動,力求讓市民遊客在參與互動中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寶山民博館場館負責人表示,此類特色活動今後将常态化開展,進一步擦亮寶山文旅名片,緻力将國潮文化、非遺傳承、傳統民俗文化有機結合,在文化傳承中不斷探索創新。
近年來,寶山區文旅局以文化賦能寶山“北轉型”,圍繞中國傳統節慶,挖掘本土文化,加強文旅深度融合。通過一系列親子美育課堂、非遺美育體驗等活動播撒非遺傳承的種子,将景區文化空間打造成為富有文化底蘊、展示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将民間藝術、非遺傳承保護融入到大衆美好生活中,以“文化+”探索文化為城市發展賦能的多元創新路徑。(完)
編輯:謝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