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必須節省資金,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做出決定,推遲在德國和波蘭建廠的計劃。Intel公司到底在經曆怎樣的漩渦?
Pat Gelsinger2021 年2月接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一職時,曾被譽為類似于喬布斯式的偉大的救世主。Intel當時的财務狀況良好,但卻沒有未來戰略。最重要的是,該集團受到生産問題的困擾,導緻其處理器遲緩。Gelsinger當時給公司帶來了信譽和冷靜,他提出,英特爾不僅要開發自己的處理器,還要充當全球大型合約制造商。
三年半後,Intel已成昨日黃花。英偉達、高通和AMD等競争對手突飛猛進。Intel銷售額縮水,股價也縮水。市值已跌破1000億美元。
周一Intel在美國股市收盤後宣布,在德國馬格德堡建廠的項目可能會推遲兩年左右。在波蘭的建設計劃暫時擱置,集團的房産也正在出售。
Intel的後院着火
簡言之:Intel自己後院起火。該集團現在在其先前利潤豐厚的核心市場——資料中心處理器——上受到攻擊。一方面蘋果公司放棄了他們,希望開發自己的處理器。另一方面,Intel為了謀求更多利潤,導緻索尼公司放棄了和他們合作設計和生産 PlayStation 6 遊戲機晶片的交易,而是和AMD合作。Intel目前沒有更多選擇,董事會還是繼續容忍Gelsinger的工作。但必須以節省資金做出犧牲。這就有了暫停在海外建廠的計劃。
他們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俄勒岡州、俄亥俄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擴張計劃目前仍保持不變。作為回報美國政府向他承諾為美國軍方提供價值 30 億美元的晶片合同。
Intel的不幸:計劃沒趕上變化
盡管受到半導體行業典型周期的影響,但全球市場對處理器的需求仍将增長。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加劇。半導體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西方世界需要一個不用在系統之間左右為難的合同制造商。即使是英偉達也可能需要和Intel保持合作。
Gelsinger最初針對Intel的計劃也很不錯,但他們運氣太差。誰也沒想到人工智能的突然崛起,尤其是圖形處理器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Intel當然也沒有預估到這一點。英偉達橫空出世,迅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且還沒有競争對手地主導了整個市場業務。
在這樣的局勢下,華爾街也對Intel失去了耐心。現在人們嚴重懷疑Intel是否能應對制造挑戰,能否跟上其主要競争對手台積電的步伐。分析師長期以來一直呼籲Intel剝離其合同制造業務,對其技術潛力的質疑充滿毒性。
此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西方在多大程度上準備接受政治穩定的高成本。
德國尋找可靠的合作夥伴
Intel暫緩在德國建廠成為聯邦政府需要面臨的困境。對Intel的百億補貼目前不需要支付,這自然也為德國赢得了更多時間。但要是将這筆投資拿去填補政府的預算窟窿,那就太不值了。
馬格德堡的工地
出于戰略考慮,德國和歐洲需要建立自己的晶片生産。Intel是一個現成的合作夥伴。但對德國來說,這個公司是否可靠還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