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現代化的社會發展
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的便利
但與之相伴的是一系列棘手的問題
空氣污染就是其中之一
或許從前大多市民出門都有
看天氣預報的習慣
但現在出門大家也會多關心關心
當天的空氣品質
▼
空氣品質指數的監測主要是由
PM10、PM2.5、NO2、SO2、O3、CO
這六項名額組成
下面就一起
來深入了解了解這六項名額中的PM10、PM2.5、NO2
關于 PM10、PM2.5
PM2.5:
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
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産、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一般而言, 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揮發性有機物的二次衍生物。
PM10:
PM10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指漂浮在空氣中的固态和液态顆粒物的總稱。
主要來源是工業生産、煤燃燒和道路、工地揚塵。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
如何防治PM2.5、PM10:
治理PM2.5、PM10的主要措施包括:嚴格環境準入、産業結構調整、優化産業布局、工業污染源整治、能源結構調整(包括淘汰燃煤小鍋爐,嚴控用煤量,推廣清潔能源等)、工道地路揚塵整治、機動車尾氣整治(包括淘汰黃标車、老舊車,加油站油氣回收,油品更新,推廣清潔能源汽車等)、餐飲油煙整治、稭稈(垃圾)禁燒等。
關 于 NO2
NO2概念及來源:
二氧化氮是一種棕紅色、高度活性的氣态物質,在臭氧的形成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來源是高溫燃燒過程中的釋放,比如機動車尾氣、鍋爐廢氣的排放等。二氧化氮還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帶來的環境效應多種多樣,包括:對濕地和陸生植物物種之間競争與組成變化的影響,大氣能見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營養化以及增加水體中有害于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如何防治:
◉ 選擇綠色出行方式。
◉ 加強稭稈禁燒監管。
◉ 使用清潔能源替代燃煤。
◉ 強化工業廢氣排放管控。
來源:永年政府公衆号
編輯:任梓绮
編審:于國樹 崔秩恺
稽核:孟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