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雲南省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的重要省份,以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長江經濟帶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基礎上,已成為中國經濟貿易大省,素有"動植物王國"和人類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的地位。

然而,在上個世紀,中國的雲南一直極度落後和貧窮,直到改革開放之後,在當時共産黨的大力改造下,才使雲南在随後的短短幾十年裡擺脫了貧困,進入了世界經濟階段。

雲南今天的成就與赴雲南進行建設工作的共産黨人密不可分,在雲南近三十年的劉明輝同志就是其中之一。曆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成為省委常委,96歲逝世。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劉明輝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4">一心一意地向黨</h1>

1914年,劉明輝出生于江西省石城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雖然家庭貧苦,但他經常自己努力接觸先進進步思想,深深信共産主義革命道路,早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在石城縣推廣社會主義進步思想。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1929年春,紅四軍主力來到石城縣羅田村,時任紅四軍總長與羅田村當地革命活動人士會晤後,決定成立中國共産黨臨時小組, 次年1月,将其擴大為中國共産黨羅田鄉黨支部,這是石城縣的第一個黨支部。

劉明輝得知紅軍來到石城縣時非常激動,準備收拾行囊告别父母加入紅軍,但劉明輝的父親,由于年事已高,病重,土地沒有耕種,他不得不抛開參軍的計劃, 在家照料莊稼,直到1933年,劉明輝在石城縣,第一黨支部羅田鄉黨支部在共産黨的指導下。

劉明輝加入紅軍後,被配置設定到紅五軍第3營第7連擔任向導,同時負責連隊的防務工作,劉明輝在認真工作的同時還苦苦學習。

1933年9月,國民黨方面向中央紅軍基地部署了近百萬軍隊,開始了大規模的圍攻,此後紅軍開始了長達一年的反圍攻行動,1934年4月,國民黨軍隊集中力量進攻作為中蘇地區北部重點道路的廣昌, 它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當時,劉明輝的紅五軍也參加了防衛戰争,在紅一軍和紅三軍等部隊的幾次敵軍互相配合下進攻,最後堅守了近18天,在劉明輝參加廣昌防衛戰争後不久,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攻行動徹底失敗, 紅軍是完全被動的。

此時,中央主力紅軍為了保住兵力,決定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長征。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2">長征</h1>

1934年10月,劉明輝跟随中央紅軍進行長征,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追擊,他們經常晝夜不停地行軍,士兵們非常疲憊,有時遇到一些小溝等障礙,他們甚至會直接掉進去睡着,直到後面的士兵醒來繼續向前爬。

此時,劉明輝的部隊面臨四條封鎖線:

從安遠和新豐出發的第一條封鎖線開始,以桃江為屏障封鎖,綿延數百公裡至贛州和南康;

第二條封鎖線在韶關,國民黨軍隊要追擊兩列,三師攔截;

第三條封鎖線是湘南邊境的粵中鐵路梁田和宜漳之間;

第四條封鎖線是湘江。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紅軍主力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成功突破了三條封鎖線,在第四條封鎖線困難的時候,在劉明輝的紅五軍全隊力量掩護紅軍主力渡河,經過五天五夜的戰鬥終于突破了這四條路, 這場戰争結束後,紅軍犧牲了數以萬計的同志。

四都赤水之戰勝利後,紅軍打着攻打昆明的幌子進入玉明地區,直奔金沙江而下,九天九夜後,紅軍大部分部隊順利通過金沙江。

當着掩護的劉明輝,直到最近幾天才開始過河,時任參謀長的劉明輝同志啟發同志們的話語,不斷給劉明輝留下深刻印象,堅定了劉明輝的毅力。

中央紅軍進入長征路第一座雪山後,士兵們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大部分制服破損,無法修複,而且由于匆忙轉移,冬衣很少。

劉明輝有自己的一套棉質服裝,但不願意自己穿,甯願自己單身穿在雪山彼岸,也要給那些病弱的士兵們送棉質衣服,士兵們每天徒步登山雖然很辛苦,但革命的友誼卻越來越深。

在離峰不到一公裡的地方爬的時候,劉明輝公司的副監視突然抽筋,一動不動,劉明輝看到副監視人到騾子身邊,他拖着騾子的尾巴,讓騾子把自己拖走。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最後,憑借他們頑強的意志和感人的革命友誼,他們成功穿越了雪山,穿過雪山後不久,劉明輝的紅五軍接到了中央政府的訓示,沒有片刻休息就立即開始向北走,然後北面是一片廣闊的松樹盤草。

已經是紅五軍特工的劉明輝,毫不猶豫地帶着幹糧行軍,和士兵們一起出發。

在浩瀚的草叢中,物資極其匮乏,紅軍士兵又累又餓,為了生存,士兵們一路挖野菜,吃草根,啃樹皮,有的甚至自己把皮帶和皮靴煮熟吃。

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劉明輝經常把自己的食物送給傷員吃,也伴随着自己多年的騾子也殺了士兵吃,最後他們克服了無數死神威脅,以極大的毅力,走出了草叢。

劉明輝後來回憶起長征時,曾說過:"為了共産主義的革命事業,共産黨人對崇高精神有着堅定而無與倫比的忠誠,用不怕艱辛、勇于奮鬥、不怕犧牲英雄主義,我們彼此親近,适度團結,使我們克服一切困難。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0">專用于雲南</h1>

長征後,劉明輝的革命意志極其堅定,在接下來的八年抗日戰争時期,他曾在太行山抵抗日軍的掃蕩,參加過曆史上著名的"百團"等諸多戰役,

1942年4月底,入侵華北的日軍司令員奧岸村甯進入得克薩斯州,他瘋狂地指令近3萬個日軍僞軍反日基地進行掃蕩,在煙霧缭繞、槍火般的平原上,劉明輝率領一個騎兵團突破日軍圍困,粉碎了敵人包圍部隊的企圖和陰謀。

後來,劉明輝被任命為第2野戰軍旅政治委員會和團長,先後參加了晉、魯、俞等地區部的戰役,在邵、渤海、淮海、都江等諸多著名戰役中都有劉明輝的形象,他曾兩次躍入大别山,為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做出了重大貢獻。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劉明輝在西南地區參軍,從此走上西南解放之路,在西南重慶地區任重慶軍監委、公安部軍事管控委、中共重慶市委常委、 市警察局,同時兼任重慶市人民檢察院。

在重慶的五年間,劉明輝積累了大量經驗,1954年8月,劉明輝被中央政府調到雲南開始工作,此後劉明輝将畢生奉獻給雲南,為了使雲南社會進步,各族能夠團結起來,邊界才能穩定, 他離開了餘生,全部留給了雲南。

劉明輝來到雲南,深受這西南地區的祖國感動,他40歲時擔任雲南省委常委委員,經常以長征時期的作風嚴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雲南,緻力于讓這片土地過長久地恢複生機, 讓雲南勤勞的人民解放了。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進入雲南後,劉明輝先後擔任過雲南省副省長等重要職務,對雲南的發展有自己的看法,期間他親自走訪雲南村,看民生,尋找讓雲南富強的途徑。

1978年,随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劉明輝在擔任雲南省副省長24年後,正式被任命為雲南省省長。

依托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援,劉明輝作為省長,大力發展民生,最終為雲南的富強領域打開了大門和道路,使雲南在随後的短短幾十年裡實作了跨越式發展。

劉明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40歲省委常委,96歲離世一心向黨漫漫長征奉獻雲南

2010年5月17日中午,原雲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常委劉明輝同志在昆明去世,享年96歲。

"理想信念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一切事業的精神支柱,它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能引導我們到荊棘,進而到達光明的方向。特别是要實作更加雄心勃勃的理想,我們必須有更頑強的性格,更堅定的信念,從我自己的人生經曆來看,共産主義的崇高理想,是永不熄滅的燈塔。"

劉明輝為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半生為抗日戰争、為革命而奮鬥,半生為雲南的改造、富強的雲南而奮鬥,他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心和無私的共産黨員,值得我們永遠的尊重和緬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