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依法嚴懲網暴“按鍵傷企”

依法嚴懲網暴“按鍵傷企”

這種“假揭黑,真敲詐”的黑色生意,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依法嚴懲網暴“按鍵傷企”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明确表态,将依法嚴懲網暴“按鍵傷企”有關犯罪,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副廳長張建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檢察機關将重點懲治通過網絡制造、傳播、利用虛假涉企資訊對企業實施的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等犯罪,以及為網暴企業等不法行為推波助瀾的“網絡水軍”所涉犯罪。前不久,最高人民檢察院剛剛釋出了5件依法懲治利用網絡暴力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

企業經營需要有清朗的網絡空間,特别是民營企業不可能在謠诼诽謗滿天、陰謀指控遍地的環境裡實作穩定經營,企業家更不可能在被造謠、攻擊、“扣帽子”的情形下安心投資、發展事業。

當下,線上線下輿論場、商業場景高度融合,網絡世界就是企業經營的真實營商環境。2023年,“兩高一部”聯合印發《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明确要求依法嚴懲網絡暴力違法犯罪。企業雖然不是自然人,但依然有拟制人格,享有聲譽、商譽,并且這種聲譽、商譽與企業經營息息相關,直接關乎事業成敗,是以企業也可能成為網暴的對象,而打擊網暴也必須要向保護企業延伸。

最高檢列舉了“按鍵傷企”的違法犯罪模式特征:有的以“輿論監督”為名威脅企業;有的人以“造假式”維權、“碰瓷式”維權等手段實施敲詐勒索;有的成立專門公司,在多平台營運大量網站和自媒體等賬号,媒體營運、資訊釋出、對接删帖“一條龍”作業;有的借助輿情推手、“網絡水軍”推波助瀾,涉企網絡謠言負面影響呈幾何倍增。

值得注意的是,“按鍵傷企”的違法犯罪活動,很多時候盜用了“監督”“維權”“打假”等名義,将網暴、敲詐塗抹上了正義的油彩,甚至有的違法分子還以“打假者”的面目在網絡上瘋狂表演。部分網紅、自媒體和背後的MCN機構沆瀣一氣,“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平台上道貌岸然地指責企業的是他們,背地裡“求合作”、收黑錢的還是他們。

這種“假揭黑,真敲詐”的黑色生意,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在最高檢公布的網暴企業的典型案例當中,就有曾經的反傳銷志願者“黑化”之後,利用自身影響力,炮制企業負面資訊,進而威脅、敲詐企業的。再比如,董某某(網名“鐵頭”)表面以“咆哮式打假”吸引流量,背後卻在搞敲詐勒索的犯罪活動,前不久已經被杭州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撥草占風辨正邪”,網民正當批評監督企業、吐槽問題商品的權利,應該得到充分保障,不應動辄得咎。另一方面,那些打着“維權”“愛國”等旗号,上蹿下跳,無所不用其極,惡意抹黑,對民營企業“扣帽子、甩棍子”,背後卻做着敲詐生意的自媒體、MCN機構,根本就不是什麼“民間嘴替”“正義化身”,搞的就是網暴+敲詐的犯罪活動,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

編輯|沈彬

排版|甘瓊芳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依法嚴懲網暴“按鍵傷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