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行有變!廣佛這一投用近30年的地鐵站将迎來改造!

投入使用已近30年時間,廣佛候鳥的重要中轉站——西塱地鐵站将迎更新改造啦!效果圖曝光!

出行有變!廣佛這一投用近30年的地鐵站将迎來改造!

西塱地鐵站為地鐵1号線起始站,也是廣州地鐵建設發展的起始點,西塱地鐵站及車輛段投入使用已近30年時間。西塱地鐵站此前是廣佛地鐵唯一的中轉站,目前雖然中轉站多了,也依然最重要的中轉站!

出行有變!廣佛這一投用近30年的地鐵站将迎來改造!

據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消息,西塱地鐵站、車輛段将更新改造,并首創國記憶體量車輛段及車站全程不停運的更新改造範式。

投入使用已近30年 未來将成為四線換乘樞紐

西塱地鐵站位于廣州老芳村中心,車站北側的西塱車輛段作為線路車輛基地,承擔全線列車停放及檢修等任務。西塱站及車輛段于1997年投入使用,至今已近30年時間。在此期間,老芳村地區城市建設不斷提速,發展定位疊代更新,規劃建設為廣州西岸中心商務區,是廣州和佛山強強聯合、融合發展的重要區域。

出行有變!廣佛這一投用近30年的地鐵站将迎來改造!

西塱站改造意向圖

另外,随着軌道交通線網持續完善、廣佛兩市互通,西塱站的功能等級從最初的邊緣始發站演變為中心換乘站,未來将成為1号線、廣佛線、10号線、22号線四線換乘樞紐。

出行有變!廣佛這一投用近30年的地鐵站将迎來改造!

目前,舊段場的排程發車能力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1号線地面車站的設定形式也難以實作最優的四線換乘方案。另外,地面車輛段對地面空間的隔絕效應明顯,制約地區功能結構優化。如何推動軌道交通老站場及周邊地區的更新改造,成為了城市存量發展階段的全新命題。

進行上蓋開發 置入多元城市綜合功能

本次規劃重點聚焦于段場騰挪改造、樞紐更新改造、交通系統改善、綜合功能提升、土地整備實施五個方面,提出了段場與車站、交通與開發的一體化統籌方案。

出行有變!廣佛這一投用近30年的地鐵站将迎來改造!

西塱站綜合交通樞紐效果圖

車輛段騰挪改造

探索段場更新改造的新技術、新手段,經兩大類、十小類改造方案比選,首創國記憶體量車輛段及車站全程不停運的更新改造範式。通過線網資源共享,遷出部分原有功能,創造邊運邊改的自騰挪空間條件,通過“拆-建-騰”循環推進工程改造及綜合開發,同時不影響建成線路營運。

樞紐提升改造

提出四線換乘關系最優解,實作高效交通集散。通過車站改造打造樞紐交通核,運用大跨度采光中庭,提升換乘空間品質,做好各條線路的高效流線組織,通過冷暖色調區分換乘流線,增強空間辨別導向性,打造國際化軌道樞紐。

交通系統改善

重構片區綜合交通系統,實作地面、地上道路交通無縫銜接。一是推動軌道區間改造下地,縮短地面軌行區間距離,打通東西向交通廊道;二是通過合理梳理、組織外部交通,開展一體化立交設計,實作道路系統上通下達。

綜合功能提升

充分融合城市發展空間,通過軌道車站及車輛段下地改造,創造上蓋開發條件,置入産業、服務、居住、公園等多元化城市綜合功能。通過建構蓋上“雲平台”,銜接周邊的城市空間,形成整體的城市慢行共享通道,以雲平台為紐帶,建構“廣船-廣鋼-西塱-花地河”綠色開放共享軸線,完善片區公共空間格局,實作片區整體城市空間的有機聯系,打造片區廣佛發展門戶形象。

土地整備實施

探索通過存量軌道段場用地盤活,消除隔斷性設施的消極影響,優化片區功能及空間結構,撬動片區整體更新改造的有效模式。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土地整備政策,以西塱車輛段更新改造為核心,系統盤整周邊三舊用地,發揮軌道交通引領作用,形成連片更新改造工作格局。通過車輛段改造先行,為周邊改造項目預留騰挪安置空間,為後續周邊改造項目啟動創造條件,有效撬動片區整體更新。

投用近30年的西塱地鐵站将迎更新改造,各位桂城街坊期待嗎?歡迎來評論區聊聊你與西塱地鐵站的故事~

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廣州荔灣釋出

編輯:佛山新聞網 羅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