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洲,中國車企新“舒适圈”?

中國整車,逐漸在海外市場找尋到一片廣袤且肥沃的新“栖息地”。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舉辦。早在9月3日,非洲代表團便對中國汽車産業進行了系列參觀。

其中,9月3日,南非媒體團參訪了北京汽車;埃及總理會見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9月6日,埃及總理穆斯塔法 · 馬德布利與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一行在北京進行了會談;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作為中方企業家代表之一發言。

雷軍表示,希望有機會能夠在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内的各個新興産業領域與非洲企業強化合作。

另外,同在9月6日,蓋世汽車獲悉,摩洛哥首相阿齊茲•阿赫努什(Aziz Akhannouch)還率投資部、投資和出口發展署、私營部門協會一行專程考察國軒高科。

上述種種事件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非洲對于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展現了濃厚的興趣。且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别代表劉豫錫表示,目前中非是世界上增長較快、潛力較大的兩個經濟體。他介紹,預計2050年非洲人口将由現在占世界總人口的14%增加到22%。

與此同時,相關報告預計,到2027年,非洲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将達到214億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0.2%。

顯然,非洲作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新興市場,其增長潛力巨大。

“進取”的非洲,純電滲透率不到1%

依據最新的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統計司的聯合國地理方案,為友善統計,把非洲分為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分為中非、東非、南非、西非),共60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其汽車産量也有些許參差。

相關行業資料顯示,2023年非洲隻有9個國家能夠生産或組裝汽車,其中有4個分布在北非。同年,非洲汽車産量約120萬輛,南非産量最高,達到63.3萬輛;摩洛哥第二,達到53.5萬輛;埃及約2.4萬輛;阿爾及利亞約2400輛。其他國家的汽車工業規模很小。

據摩洛哥《經濟學人》報道,2024年摩洛哥首次超過南非,成為非洲第一大汽車生産國。根據惠譽(Fitch Solutions)研究顯示,2024年摩洛哥汽車産量預計61.4萬輛,南非産量預計59.1萬輛。

非洲,中國車企新“舒适圈”?

圖源:商務部

和目前多數國家汽車市場類似,非洲汽車市場整車動力類型仍以傳統燃油車為主。據悉,非洲汽車市場由大衆汽車公司、豐田汽車公司、雷諾集團(包括達契亞銷售公司)、戴姆勒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現代汽車公司和五十鈴汽車公司等制造商主導。

但是大部分以汽油車為主,大衆等傳統車企的EV産品種類還很少。國際能源署(IEA)統計資料顯示,純電車型在非洲的滲透率還不到1%。

現如今,衆多非洲國家正在着手本國汽車産業新能源化轉型,并陸續出台多項鼓勵政策和措施。

比如,肯亞政府于2023年啟動了“電動交通”計劃,旨在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等交通工具。另外,肯亞政府還計劃建設更多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以提高充電設施的覆寫率。

相關行業資料顯示,肯亞電動汽車的注冊量從2022年的475輛增長至2023年的2694輛,增長十分迅速。同時,該國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占比也在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12月,在肯亞新登記的超過16萬輛機動車中,新能源車占比達到1.62%。

無獨有偶,南非釋出了《新能源車輛綠色政策》與《電動汽車白皮書》,提出了多項激勵措施。南非全國汽車制造商協會(Naamsa)資料顯示,2021年至2023年期間,南非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明顯,從2021年的896輛到2022年的4674輛,再到2023年的7746輛,新能源汽車在南非新車市場中的占比不斷攀升,2023年達到1.45%。

今年第一季度,南非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042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2.7%。南非計劃到2025年,其汽車市場中20%的新車是電動汽車。

另外,埃塞俄比亞《先驅報》報道稱,今年2月初,埃塞交通物流部部長阿勒姆宣布,該國以後隻允許銷售電動汽車。

鼓勵性政策隻是一個國家扶持相關産業的基礎,而該産業能否在該地區市場“生根發芽”後“茁壯成長”,還要看該區域是否具備适宜的“生存土壤”。

肥沃的新能源汽車“土壤”

那麼,對非洲而言,其适合新能源汽車産業生存的“土壤”是什麼呢?

首先要提及的必然是非洲的礦産資源。

相關研究顯示,非洲地區擁有大量锂、鎳等金屬礦産資源,為電動汽車的電池等零部件生産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其中,剛果是全球最大的钴生産國之一,钴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2023年4月,非洲進出口銀行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同剛果、尚比亞兩國政府簽署架構協定,支援兩國政府建立經濟特區,用于生産電池前驅體,并完善電池和電動汽車産業鍊。

摩洛哥擁有生産汽車動力電池所需的多種金屬礦藏,如钴、磷酸鹽和锂,其中磷酸鹽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約占全球總儲量的75%。并憑借原材料儲量巨大、靠近歐洲市場的地理位置及稅收優惠等優勢,摩洛哥政府加大力度吸引外資,提出打造電動汽車電池和零部件制造中心的目标。

南非的礦産資源同樣十分豐富,其是世界五大礦産資源國之一,且礦産素以種類多、儲量大、産量高而聞名于世,擁有被譽為世界第二富含礦産的地質構造。

目前,南非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物有70餘種,總價值約2.5萬億美元。據統計,南非的鉑族金屬、錳礦石、鉻礦石、鋁矽酸鹽、 黃金、鑽石、氟石、釩、蛭石、锆族礦石、钛族礦石等多種礦産的儲量、産量和出口量均居世 界前列,甚至在世界總量中所占比重超過了50%。

而這也吸引了中國汽車産業鍊企業,尤其是動力電池廠商以及電池原材料企業駐足。

目前,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如貝特瑞新材料集團、國軒高科等都在非洲投資建廠,為電動車産業提供關鍵零部件支援。其中今年8月,國軒高科與摩洛哥政府簽署戰略投資協定,計劃建設摩洛哥首家動力電池超級工廠。據悉,該工廠的初始設計産能為20吉瓦時,未來将逐漸提升至100吉瓦時。

非洲,中國車企新“舒适圈”?

圖為摩洛哥首相阿齊茲·阿赫努什(Aziz Akhannouch)考察國軒高科;圖源:國軒高科微信公衆号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非洲部分國家還具備深厚的汽車産業基礎。比如南非。

據悉,南非是非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和制造中心,其20世紀初就開始了汽車生産群組裝,是全球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和進出口的主要國家之一,寶馬、戴姆 勒-克萊斯勒、大衆、豐田、福特等跨國公司均在南非建立生産基地。2022年,南非汽車及運輸裝置出口額達118億美元。

另外,埃及汽車工業的發展同樣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據悉,早在1960年代初,埃及就建立了一個國有汽車制造商Nasr。

據埃及官方乘用車登記資料,2023年,歐洲、中國、日本和南韓的汽車品牌幾乎占據全部市場,其中歐洲銷量占比為35%、中國占比為26%、日本占比為22%、南韓占比為25%。

按車企品牌排名,中國的奇瑞以10%的市場占有率力壓日本的日産和南韓的現代,拔得頭籌。

中國車企的新“曠野”

那麼,在非洲新能源汽車産業轉型的程序中,中國車企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在2023年,中國對非洲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91%、锂電池同比增長109%。

在南非、盧旺達、摩洛哥、肯亞、奈及利亞等國,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輛為推動該國家汽車産業新能源化程序作出了不少貢獻。

港媒《南華早報》報道稱,在深耕東盟市場、搶占南美市場之餘,非洲這一新興市場,正成為一衆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新的熱望所在。

事實确實如此。今年6月,哪吒汽車在非洲市場的首家門店開設于肯亞,并計劃将旗下電動汽車銷往20個非洲國家,三年内開設100家門店,實作年銷售量突破兩萬輛的目标。

非洲,中國車企新“舒适圈”?

圖源:哪吒汽車

哪吒汽車還與總部位于肯亞的聯合車輛裝配商(AVA)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提供教育訓練和技術轉讓資源,在肯亞本地生産電動汽車。哪吒副總裁周江曾在接受業内媒體采訪時表示,裝配工作預計将在2025年上半年開始,每月将組裝250輛電動汽車。屆時,肯亞将成為哪吒汽車出口到非洲其他國家的樞紐。

同在今年6月,小鵬汽車宣布P7和G9兩款汽車在6月底進入埃及。且在更早之前,包括吉利、東風、長城等在内的中國車企也已争先恐後進入摩洛哥、南非等非洲國家搶先布局。

以長城為例,去年年底,長城汽車旗下歐拉好貓正式進軍非洲市場,成為其在歐洲和南美之後的第三個海外市場。據悉,歐拉03在南非提供了48kWh/63kWh兩種電池容量和105kW/126kW兩種電機功率選擇。

今年7月, 摩CHALLENGE雜志報道稱,長城汽車與摩洛哥太非卡汽車銷售公司(Tractafric Motors)簽署戰略夥伴關系,正式在摩銷售長城系列新能源車,主要為小型SUV、輕型皮卡等混動和純電動車型,每輛車價格從2.3萬美元到3.6萬美元不等。

據悉,太非卡汽車銷售公司是Optorg集團的子公司,在非洲25個國家設有50家門店,主要代理寶馬、福特、現代、奔馳、雷諾等各大品牌的商用車以及乘用車。到2025年底,太非卡計劃在摩洛哥9個城市設立16家長城新能源車銷售門店。

綜合各方業内分析結論,無論從目前還是從長遠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非洲呈現積極向好的态勢。但仍需注意的是,作為外資車企,中國車企要将整車出海至他國,必然要時刻思考其整車産品如何适應該國本土市場的問題。

其中,價格和利潤的平衡或許是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以南非市場為例,據标準普爾全球移動公司歐洲、中東和非洲汽車預測首席分析師沃爾特·馬德拉分析,價格是中國車企逐漸占領南非部分市場佔有率的重要影響因素。

比如家庭SUV類别,哈弗和奇瑞的售價均低于50萬蘭特(27,000美元),遠低于歐洲制造商的車輛價格,且大多免費配備全方位攝像頭、導航等電子功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