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之内,6撥人登門,北約緊随中方訪蒙,得到中俄承諾還不夠?

咱們專機剛離開,北約官員就發文宣布自己訪蒙的消息,蒙古最近迎來送往,同時跟中俄以及美西方加強聯系,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一年之内,6撥人登門,北約緊随中方訪蒙,得到中俄承諾還不夠?

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鮑爾9号發文表示,他收到蒙古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岡賓巴的邀請通路了蒙古,期間會見了在北約駐科索沃和阿富汗特派團服過役的一些蒙古國維和人員。

鮑爾強調,20年來,蒙古國一直是北約的可靠夥伴。

很明顯,北約對蒙古國的拉攏意味十足,和美國一樣,北約也想“撬牆角”,将蒙古國拉到自己的陣營,友善進一步遏制中俄。

蒙方則頗有些左右逢源、來者不拒的意思,這一點從他們這一年來的一些動向就能發現端倪。

一年之内,6撥人登門,北約緊随中方訪蒙,得到中俄承諾還不夠?

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

仔細數來,今年已經至少有6撥人馬訪蒙.

3月份,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受邀訪蒙,期間談了美國駐軍的事情;

4月份,英國外長卡梅倫受邀訪蒙,談到了稀土合作;

再就是7月底8月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蒙,期間和蒙方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條約,也同樣包括進口稀土協定,一副要當美西方“兵工廠”的意思。

緊接着在最近一周,中俄受邀先後訪俄,在前邊一長串的鋪墊下,合作談的比較順利。

最後就是咱們才提到的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鮑爾。

一年之内,6撥人登門,北約緊随中方訪蒙,得到中俄承諾還不夠?

普京訪蒙

最近一周,中俄專機先後落地蒙古,談了不少事情。

先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去一趟,跟蒙方進一步落實戰略夥伴關系,敲定了經濟、軍事以及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尤其提到了中俄蒙合作項目。

緊接着,大陸高層收到蒙方的通路邀請,待了兩天。

雙方談的内容也基本是圍繞經濟、能源、人文等領域展開的,在提到中俄蒙合作的同時,還強調了在國際地區事務中加強溝通協調的重要性。

一年之内,6撥人登門,北約緊随中方訪蒙,得到中俄承諾還不夠?

中俄蒙

其實咱們和俄羅斯要表達的意思都很明确,就是想讓蒙古知道什麼選擇才是對他們自身最有利的,是有利于地區局勢和平穩定的。

而且中俄蒙三國的合作項目,對于蒙古來說也是十分難得的機遇,隻要抓住了,蒙古基本吃穿不愁。

再加上地處中俄之間,這個地理位置已經決定他們的命運,隻要足夠清醒,堅持中立原則,就能過上安穩日子。

反之,結果可想而知,類似的例子已經有太多。

一年之内,6撥人登門,北約緊随中方訪蒙,得到中俄承諾還不夠?

北約

但現在蒙方似乎有點鑽牛角尖了。

大概是因為登門拜訪的人多了,蒙古也覺得自己的地位一下高了起來,開始拿喬要價。

其實從抛出“第三鄰國”戰略開始,就能看出來他們不是安于現狀的主。

在中俄關系沒有現在這麼密切的時候,蒙古國的作用可不小,扮演着“緩沖帶”的角色,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都要跟他處好關系。

現在中俄關系及合作越來越密切,蒙古國能發揮的作用就少之又少了。這讓處于“夾心”狀态的蒙方極為不安,就想積極尋求安全自保。

一年之内,6撥人登門,北約緊随中方訪蒙,得到中俄承諾還不夠?

但咱們隻能說,找上美國和北約,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如果蒙方是想用這種方式讓中俄有危機感,進而在合作中獲得更多分成,那也不太可取,畢竟中俄蒙天然氣項目不是沒有别的備選方案,不是非蒙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