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早上,在經過偵察和确認後,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陸戰隊近衛第810海軍步兵旅偵察突擊連對在庫爾斯克森林中隐藏的約100人的烏軍第95空突旅第1空突營作戰分隊實施了打擊,隻有3人被俘,其餘全部殲滅。
在庫爾斯克,從雙方損失對比角度來講,對于俄軍來講,可能利大于弊,且收益巨大,不僅重新在國際輿論方面得到喘息,而且,還在紅軍城方面,占領了大面積領土,并導緻烏軍全線頹勢,尤其是烏軍在俄境内已損失過萬精兵和裝備,更是俄軍的意外之喜。
由此,俄總統普京聲稱,奪取頓巴斯,仍然作為特别軍事行動的優先目标。言外之意,收複國土,并未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那麼,是否有通過如此的極限施壓,迫使烏軍被迫放棄對俄本土的攻擊,轉而增援頓巴斯的意圖呢?
當然,雙方眼下,從統帥部角度,都不希望被對手牽着鼻子走,都不希望按照對手的布局進行發力,都希望牽着對手的鼻子來走。
眼下的焦點仍然是,是烏軍的庫爾斯克核電站方向的攻勢迫使俄軍從紅軍城-頓巴斯分兵,還是俄軍的紅軍城-頓巴斯攻勢迫使烏軍從庫爾斯克分兵?
毫無疑問,誰先分兵,意味着,誰處于下風,是以,雙方的極限施壓,三軍奪氣的攻心之戰,仍然在兩地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模式上演,戲劇意義極強。
總體來講,從這個角度來講,澤連斯基與普京,都屬于影帝級主角。但眼下從戰損和得利角度,毫無疑問,烏軍損耗和損失更甚,或許,如果北約不成倍追加投入,可能會先撐不住。#記錄我的9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