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魅族衛星成功上天!吉利布局“車、手、星”生态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9月6日,星紀魅族宣布其幸運星号衛星發射成功,并表示将全面支援星紀魅族在智能電動汽車、智能手機以及XR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應用,為星紀魅族的産品矩陣提供廣覆寫/高可靠的通信解決方案。

魅族科技被吉利旗下星紀時代收購後,在武漢成立了星紀魅族集團,開始大力融入吉利旗下生态。實際上本次星紀魅族幸運星号衛星也是由吉利集團旗下的商業航天企業時空道宇打造,未來在吉利未來出行星座中能夠配合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等實作衛星通信。

堪稱國内進展最快的商業衛星星座項目

星紀魅族和時空道宇合作打造的“幸運星号”衛星,其實也是吉利未來出行星座中的一環。這次發射是以一箭10星的形式,包含“幸運星号”在内共有10顆衛星,并運作在吉利未來出行星座的第三軌道面。

時空道宇自2019年啟動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已經經曆了3次星座衛星發射,包括2022年6月的首軌道面9星發射;2024年2月第二軌道面的11星發射;到本次9月6日第三軌道面的10星發射。

時空道宇在發射成功後表示,通過三軌道面的合計30顆衛星,可以實作24小時全球90%的區域覆寫,并正式開始為海外使用者提供衛星通信服務。這也是中國商業航天企業首次面向全球使用者提供低軌衛星通信服務。

按照計劃,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建設規劃分為三期,第一期部署72顆衛星,目标是實作全球實時資料通信,為全球使用者提供中低速衛星通信服務,支援全球2億+使用者。那麼在三次發射後,第一期衛星部署計劃目前已經實作了50%。

第二期規劃264顆手機直連衛星,支援現有的存量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提供全球商業服務。在2022年6月正式當機的5G R17标準中,“非地面網絡(NTN)”(也就是手機與衛星直接進行通信的功能)被正式定義,即未來支援5G R17标準的手機就可以實作衛星通信,但依然是隻支援通過衛星發送短信等窄帶通信,或者是一些地處偏遠地區的物聯網裝置聯網,包括智能手機、支援eMTC和NB-IoT的物聯網裝置等都可以實作低速率的衛星通信。

第三期規劃5676顆通信衛星,提供全球商用低軌寬帶通信服務,大概是手機衛星通信可以實作與地面蜂窩網絡相同的使用體驗。

目前從全球範圍來看,商業衛星星座建設規模最大的是Space X的星鍊,規劃衛星數量超過4萬顆,根據今年8月的統計,星鍊在軌衛星已經有6350顆,其中6290顆衛星投入工作中。其次是英國的OneWeb星座,擁有全球第二大規模的衛星星座,實際在軌衛星超過600顆。

吉利的起步顯然較晚,盡管項目在2019年啟動,2022年才發射首批衛星,2024年才正式開始加速發射的節奏。不過相比國内的其他商業衛星星座項目,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已經是進展最快的項目。

吉利打造“車-手-星”生态

早在2021年,吉利就融合了汽車制造與航天衛星制造的能力,建立了台州星空智聯衛星超級工廠,并完成了時空道宇首顆試産衛星的下線。李書福當時表示,汽車産業正在跨界融合,汽車跟衛星的通信、汽車和地面配套基礎設施之間的關聯,還有汽車和人之間的人機互動。

這也是後來吉利入局高端手機市場,收購魅族科技的主要原因。在此前創立星紀時代,入局手機市場時,李書福也表示:未來跨界打造使用者生态鍊,依法建構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可以連結車聯網、衛星網際網路,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态圈,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

于是由時空道宇衛星星座、吉利汽車、魅族手機組成的吉利科技集團商業版圖,就此拉開帷幕。

從産業鍊構成的角度來看,SIA(美國衛星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僅在2021年,全球衛星産業價值就已經高達2790億美元,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地面裝置部分(主要是衛星導航系統、衛星電視天線、小口徑終端等),占到産業的50.9%;其次是衛星服務(衛星電視、資料/語音業務、遙感),收入占到衛星産業的42.3%,達到1180億美元;而衛星制造和發射收入分别僅占137億美元和57億美元。

随着5G R17的當機,目前的智能手機也能夠在未來使用上5G NTN的衛星通信,這部分保有量巨大的裝置數量,都将會是通信衛星星座的未來潛在使用終端。

此前在魅族20釋出會上,魅族20infinity曾宣稱将支援衛星通信,搭載星紀魅族與時空道宇聯合研發的魅族天問S1多模衛星通信晶片,但最終在量産版本上砍掉該配置。

随着吉利未來出行星座的逐漸推進,以及這次吉利旗下的星紀魅族與合作打造的“幸運星号”衛星成功發射,魅族必然會将衛星通信功能融合到智能手機上,以接入衛星通信生态,未來或許我們會在星紀魅族的手機産品上再次看到這顆晶片的出現。

同時在汽車上,吉利也早已推出了支援衛星通信的量産乘用車,包括極氪001、極氪007、極氪009、吉利銀河E8等車型上,都實作了衛星通信的前裝量産。除了通信之外,低軌衛星星座對于汽車而言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定位,時空道宇的星基高精定位(PPP-RTK)技術也已經推出了終端裝置。

去年9月,時空道宇自主研發的車規級高精度融合定位終端——漣漪智行,正式釋出,産品将率先量産應用于智能後驅轎跑SUV睿藍7。通過該定位終端以及通信衛星服務,車輛可以獲得實時高頻次、高精度、高可靠的車輛定位、姿态、速度等傳感器資料資訊,在高架立交、城市峽谷、林蔭遮擋等複雜城市環境下,實作精确的車道級導航、自動泊車等服務。在自動駕駛典型線路内定位精度高于10cm;在無法接收衛星信号的隧道内,配合慣性導航技術的定位誤差在千分之一以内。

今年6月,時空道宇星基高精定位項目通過了德國萊茵TÜV ASPICE L2級認證評估,完成了車規級認證的最後一塊拼圖,這也意味着星基高精定位服務可以開始推廣到更多車型上。

作為通信衛星星座,時空道宇在實作全球覆寫之後,也開始積極布局全球服務,目前在馬來西亞、中東等地已經開展了多領域衛星通信解決方案的落地,比如智慧港口、智慧農業等。

寫在最後

随着華為、蘋果等手機終端企業,以及SpaceX等航天科技公司将衛星通信帶到消費市場上,衛星通信已經開始成為未來智能終端接入網際網路的重要路線。時空道宇作為國内進展最為領先的商業航天公司,目前星座建設已經走在前列。不過國内還有多個星座計劃,包括規劃超過一萬顆衛星的“星網”等,今年以來也已經開始加快進度,計劃年底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預計明年國内衛星星座的建設将會迎來爆發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