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昌理工學院退役複學大學生陳奇:退役不褪色 初心永不變

作者:大武漢新鮮事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穿上軍裝,守衛國家,獻身國防事業的寶貴青年;他們是退休的榮民,不會褪色,他們的靈魂将永遠留在他們的心中。

"當士兵害怕受苦,努力練習優秀的士兵時,當士兵累了,累了才有滋味。這才剛到軍,陳琦學了第一句話,這句話也成了他未來堅持的動機之一。

陳琦是武昌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的2003屆學生,2019年參軍,2021年9月1日退役。在中部戰區軍隊一個旅服役,新連在廣西貴鋼訓練八個月,兩年,陳琦表現優異,讓他赢得優秀應征入伍一次,四名優秀軍人一次,獲獎兩次,過去的經驗将使陳琦訓練更加堅強頑強。回到學校後,他也繼續延續着軍隊的優良作風,嚴于自律,始終堅持以更好的服務人民、永不言行的初心,把保持積極進取作為自己的要求。

武昌理工學院退役複學大學生陳奇:退役不褪色 初心永不變

責任在我心中,心靈永遠不會改變

"...在軍隊裡最感激的是我的新班長,新兵連讓我受了苦,然後才明白,直到連隊才知道他在訓練我,讓我有過硬的軍事功底,赢得别人沒有的榮譽。新兵連的訓練讓陳琦收獲頗豐,但因為球探每天的訓練量很大,陳琦腰盤突然變成了三節,但他并沒有放棄,反而咬牙切齒地克服了身體不适,繼續訓練。

陳琦參軍僅兩年,就被生活壓扁了,但談起自己的經曆,眼中閃爍着耀眼的光芒。他講述了他在軍隊中擔任調查員的故事,以及他與戰友一起工作的美好時光。陳琦認為,在軍隊的日子對他的人生非常有意義。在和陳琦的微信昵稱是"愛祖國",個性标志是"絕對忠誠"。

"部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不是出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很幸運地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這短短的一句話,卻深深地影響了陳琦的軍旅夢想,當問陳琦"為什麼選擇參軍?他說:"因為家庭的影響,我的父親也是榮民,家裡有兩個表兄弟也是軍人,我從小受環境影響,喜歡軍人,希望在大學裡能參軍,實作自己的軍人夢想。"陳琦受到父親和哥哥的影響,選擇穿軍裝,這是一種情感上的支撐,也是一種精神傳承。

"我們每月組織一次強化訓練,這是我們的專屬訓練課題,而且有訓練項目,每天武裝50公裡。陳琦說,每次這個時候人們都麻木了,疲憊到一定程度在腦子裡蠕動,隻想跟着往跑,不能落後。

武昌理工學院退役複學大學生陳奇:退役不褪色 初心永不變

一天是戰士,是人民的一生

"弘揚我們前進的跨河偵察連的精神,敢于沖鋒,敢于遇見短兵,敢于克服困難,敢于犧牲奉獻。陳琦總是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當國家需要參與的時候。

今年7月22日晚,河南河壁段多處河堤出現危險局面,危機時刻,位于戰區中部的陳琦軍旅接到上級指令,迅速脫離防洪部隊,于21時21分從河北省煙台市出發,摩托化近200公裡, 2.m,車隊順利抵達任務區,300名官兵執行防洪任務。當時,惡劣的天氣、交通道路和通訊都中斷了,突擊隊員徒步行軍,帶着強大的部隊,經過14個多小時的連續戰鬥,在9點.m,最後成功收官并轉移了500多人。

在11便.m再洪水過,由于形勢複雜,組建了一支先遣隊,陳琦不僅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年輕的一個,他和隊友跳進洪水裡尋找管湧洞,一遍又一遍地尋找,一次又一次地進入水底, 洪水一波又一波,疲憊的身體浸泡在冰冷的洪水中,沒有感受到生死的恐懼。在河南十天裡,沒洗個熱水澡就不換衣服,沾滿泥漬的衣服都是在洪水中簡單清理一下就直接在身上,腳冒泡了最後連鞋子都穿不了,最後戰勝了洪水惡魔,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們的生命财産安全。

武昌理工學院退役複學大學生陳奇:退役不褪色 初心永不變

這就是中國軍人的國情!無論你身在何處,國家都有号召,人民需要它,人民的子女和士兵将出現在那裡。2021年夏天,在河南鄭州,大雨過關,人民的兒兵們沖到前面,用血肉之軀築起了生命之壩......正是這群可愛的人,在人民的苦惱中為我們挺身而出,隻有這樣才能發展祖國,人民的幸福!

"對于未來,老兵不會褪色,隻要祖國需要,依然能夠拿起一把鋼槍在沖鋒前。陳琦給來世的資訊。他總是深受軍隊的影響,并緻力于他的國家。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軍隊的責任和責任,向大家展示了軍隊的艱苦奮鬥精神。(高玉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