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職場交友軟體,物建大陸重點行業領域“消息源”,企圖套取行業政策、科研進展等關鍵敏感資訊甚至涉密資訊,手法隐蔽、行動狡猾,給大陸家安全帶來威脅隐患。
職場交友軟體為何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青睐”
與傳統社交軟體相比,職場交友軟體天然具備刻畫使用者畫像的特點,注冊該類軟體通常使用使用者真實資訊,包括姓名、聯系方式及從業經曆等。此外,該類軟體會根據使用者資訊建立相關社群和圈子幫助使用者擴充人脈,例如同僚、同學、同行等。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正是瞄準了職場交友軟體便于篩選特定領域從業人員、易于打入相關圈子擷取資訊的特點,将魔爪伸入其中,拉攏策反我重點領域人才。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如何通過職場交友軟體進行拉攏策反活動
近年來,國家安全機關在案件偵辦中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某行業從業人員身份為掩護,以“了解行業政策”“科學研究探讨”“重要項目咨詢”等為借口,拉攏科技、能源等重點機關從業人員,企圖擷取我重要項目進展情況甚至是核心涉密資訊。
“您好,我是xx,我也在某行業工作過,想向您請教一些問題。”通過這條好友申請,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開啟了新一輪的人選物色。
其根據目标所在行業情況,在職場交友軟體中精心打造所謂“優秀職場人設”,引起目标興趣;
與目标接觸後,利用對方試圖擴大人脈、尋求職業發展的心理建立聯系,從交流行業資訊入手,降低目标防範意識;
待雙方關系升溫後,邀約對方留下日常聯絡方式,拓展交往範圍,發展為“朋友”關系;
在交往中,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主要通過噓寒問暖、情感拉攏等方式向目标提供“情緒價值”,以過節送禮、請客聚餐等方式進行利益輸送,最終将雙方關系推升至“密友”級别,開始索取敏感或涉密資訊,實施其間諜竊密行為。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在使用職場交友軟體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對上述攀拉“套路”保持警惕,保護個人隐私和行業敏感資料,在填寫相關資訊時隐去敏感内容,一旦察覺對方表現出虛假交友傾向,或提出索取敏感甚至涉密資訊時,須及時表明拒絕态度,并與對方保持距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承擔本機關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的主體責任,落實反間諜安全防範措施,對本機關的人員進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教育,動員、組織本機關的人員防範、制止間諜行為。任何公民群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
如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通過網絡開展勾連、竊密等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情況,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台(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衆号舉報受理管道,或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