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上海松江古之别稱。此《華亭縣志》成書于乾隆年間,收藏于哈佛燕京圖書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因繁體難辨,今利用碎片時間,譯注為簡體,分章連載,供大家參考。
本章為華亭縣志卷十二之名臣。記錄了自宋到清朝乾隆年間的名臣。本節為明朝,松江出來的三位名臣:衛青,侯端,錢溥。衛青平叛民亂,侯端抵抗倭寇,錢溥出使安南(越南)不辱使命,建功立業,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一筆。
這三位名臣在現在的網絡上可以搜到更為詳盡的介紹。
(明朝)
衛青,字明德,莘莊人,炳子也。洪武中,起軍伍,為薊州衛百戶,從燕兵,積功至濟南衛指揮使,進都指揮佥事,莅中都留守司事,改山東備倭。永樂十八年,蒲台妖婦唐賽兒作亂,其黨合衆萬餘人攻安邱甚急。青屯海上,聞之,率千騎晝夜馳奄至城下,再戰,大敗之。城中亦鼓譟出,殺賊二千,生擒四千餘,悉斬之。時城中旦夕不能支,青救稍遲,城必陷。比賊退,安遠侯柳升至,青迎谒。升怒其不待已捽。青出。帝賜書勞青,切責升。擢青州都指揮使,還備倭海上。尋坐事系獄,宣宗念其功,釋之京師,營建繁役及防海衛。卒青以為言得番代。正統初,進都督佥事,尋卒。青居海上十餘年,善撫士卒。海濱人思之,請于朝,立廟以祀。長子頤襲濟南衛指揮使,早卒。次子穎,嗣以功封宣城伯(世襲山東,不另傳)。第九子顯留華亭。
侯端,字敬莊,永樂四年,铨授金山衛指揮同知,以衛屬東南要害,修城濠,備器械,練士卒,為守戰備。(永樂)十七年,倭寇登岸,端與同知衛事郤某分兵出戰。郤出南門,全軍皆覆,賊遂由南門入城,斷橋。端孤軍在東門,不得入,引兵至西門橋,亦斷,歎曰:城亡,吾分必死,安可偷生?!遂策馬躍過河,入西門,衆不能繼,與賊巷戰數十合,被箭如猬,轉戰至衛門,賊驚曰:好将軍也!乃以所掠布橫于街,欲生緻之。端馳至,以一劍挑布,一劍截而斷之。賊仆地,端得馳出東門。次于楊家橋,鳴鼓招散卒,得百人,令曰:今潮退,舟膠人持草一束,與砲俱進。至海灘,焚賊船十餘艘,賊不得歸,遂大敗。端有勇力,府治石狻猊高四五尺,以一手挽之,行十餘步,策馬過坊門,交手擁楣,以膝夾其馬而懸之,騎射刀槊皆過人,故能立功。其子孫遂世籍于此。
錢溥,字原溥,惟慶子。正統己未進士,試薔薇露詩稱旨,授翰林院檢讨。景泰三年,擢左贊善,修寰宇通志。成,陞左谕德。天順元年,改尚寶司少卿,陞侍讀學士,修大明一統志。充副總裁。六年,奉使安南贻書,與其王論郊迎禮甚悉。八年,坐内侍王倫事,降廣東順德縣知縣。成化二年,複原官閑住。(成化)九年,起掌南京翰林院事。(成化)十二年,陞南京吏部左侍郎。(成化)十五年,進尚書緻仕。宏治元年,卒。賜祭葬。谥文通。弟博,字原博,工古文詞,善楷書行草,旁通醫蔔陰陽諸書。正統乙醜進士,曆官刑部主事,進郎中,擢四川按察,克振風紀,構蜚語,被逮。事白,複官,南還次魯橋卒。
松江故事 (songjiang.gov.cn)中也記載了錢溥的故事:
https://www.songjiang.gov.cn/sjsz/sjdfls/sjgs/mobile/index.html#p=319
閑住——在曆史文獻中,閑住通常指免去官職,令其家居,即官員被免職後在家閑居。例如,在明清時期,閑住是對官吏的一種處置方式,意味着官員被解除職務,回家閑居。這種用法在曆史文獻中較為常見,反映了當時對官員的一種處理方式。
唐賽兒(1399—?),明初農民起義軍女領袖,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山東濱州蒲台縣人。1420年(永樂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卸石棚寨率衆起義,震動京師。唐賽兒部最後被山東都指揮佥事衛青擊潰消滅。但唐賽兒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蹤。
乾隆《華亭縣志》——卷十二——名臣(03)——明朝(02)
乾隆《華亭縣志》——卷十二——名臣(03)——明朝(02)
乾隆《華亭縣志》——卷十二——名臣(03)——明朝(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