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飲料越喝越渴?和配料表「鈉」含量有關

很多人覺得喝水“沒味道”,喜歡用飲料來代替水。但有些時候,喝飲料不僅不解渴,反而讓人越喝越渴。

其實,這種現象和飲料中的「鈉」含量有關。

為什麼飲料越喝越渴?和配料表「鈉」含量有關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為什麼有的飲料越喝越渴,并教你科學挑選飲料。

受訪專家: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理事 谷傳玲

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雲無心

選飲料時要看鈉含量

如果攝入較多的鈉,大量鈉離子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血液滲透壓,導緻血管之外的體液和細胞液裡的水流向血液,引發細胞缺水。

細胞缺水向大腦發送信号,就會讓人覺得口渴,這也是有些飲料越喝越渴的原因。

為什麼飲料越喝越渴?和配料表「鈉」含量有關

飲料中的鈉主要有三個來源:

  • 食物原料。鈉幾乎存在于所有天然食物當中,包括水果、牛奶等,是以,果汁和乳制品中都含有鈉,但一般比較少。
  • 添加劑。比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抗壞血酸鈉,能産生氣泡的碳酸氫鈉,有助調節酸度的檸檬酸鈉,可以提高飲料的口感、防止變色的磷酸鈉鹽等。
  • 食鹽。多數電解質飲料和運動飲料都添加了食鹽,也就是氯化鈉。此外,有甜味的食物中,适量加鹽有助增甜,調節口感,是以很多甜飲料裡也會加鹽。

根據《運動飲料》國家标準(GB 15266-2009),運動飲料的鈉含量為5~120毫克/100毫升。

如果隻是微微出汗,最好選擇鈉含量在2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飲料,稍微高點也可以,但不要超過100毫克/100毫升。

比如,某款鹽汽水鈉含量高達118毫克/100毫升,一瓶(600毫升)下肚,相當于攝入了1.77克鹽(1克鈉等于2.5克鹽)。

為什麼飲料越喝越渴?和配料表「鈉」含量有關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每日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喝這樣一瓶鹽汽水,不僅不解渴,還容易鹽攝入超标。

根據标簽選對飲料

琳琅滿目的飲料面前,人們往往無從下手。尤其包裝上的“無糖”“零卡”等标簽,會讓人疑惑,這樣的飲料是否可以放開喝?其實,食品标簽裡也大有學問。

零糖≠不含糖

《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GB28050-2011)規定,“無糖”指每100毫升(或克)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即含糖量)不高于0.5克,“低糖”食品則不高于5克。這裡的糖指天然的和人工添加的所有糖。

是以,即便産品包裝上有“0蔗糖”字樣,也不能代表完全無糖,可能含有極少量蔗糖,也可能含有乳糖、麥芽糖、果葡糖漿、蜂蜜等其他種類的糖。

為什麼飲料越喝越渴?和配料表「鈉」含量有關

零卡≠無熱量

減肥或者控制體重的人群會在意能量的攝入,于是,市場上相應推出了許多“0能量”飲料。

在營養标簽标準中,當食品中的能量低于17千焦/100克(固體)或100毫升(液體)時,就可以聲稱“0能量”。

也就是說,一款飲料标示“0能量”并不意味着飲料中一點能量也沒有,而是含量低微,其攝入量對人體營養的影響微不足道。

植物蛋白≠高蛋白

植物蛋白飲料種類多樣,如杏仁露、核桃露、豆奶等。不少人看到“植物蛋白”,會認為通過這種飲料能補充蛋白質。

根據标簽标準要求,如果要聲稱“高蛋白”飲料,每100克飲料中蛋白質含量應大于等于12克;若以每100毫升或每420千焦計算,則要求蛋白質大于等于6克。

但是,植物蛋白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要求不低于0.5%,市面上的植物蛋白飲料中,一般标着每100毫升飲料中蛋白質含量在0.6~1.0克。是以,植物蛋白飲料未必能到達“高蛋白”的要求。

5種飲料可以常喝

以下幾款飲料低鈉、低糖、低熱量,補水又解渴,是想喝飲料時的好選擇。

100%純番茄汁

純番茄汁熱量隻有23千卡/100克,其口感酸甜,有助補充鉀、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并且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番茄紅素。

100%混合蔬菜汁

一般來說,蔬菜汁的熱量和糖含量都顯著低于水果汁。100%混合蔬菜汁綜合了多種蔬菜的營養,鉀、鎂含量很豐富,是不錯的補水飲品。

為什麼飲料越喝越渴?和配料表「鈉」含量有關

椰子水

屬于純天然飲品,糖分少,熱量隻有21千卡/100毫升。椰子水的礦物質尤其是鉀含量豐富,口感清甜,特别适合嘴饞又要控熱量的人。

脫脂奶

熱量隻有34千卡/100克,有助補充流汗丢失的水、鉀、維生素B2,還能補充人體容易缺的鈣。

無糖豆漿

熱量為31千卡/100克,鉀含量高達117毫克/100克,鈉隻有3.7毫克/100克,并且飽腹感很強,适合需要減肥的人。

除了以上飲料,還可以自制綠豆湯、檸檬百香果茶等,隻要少放或不放糖就很健康。▲

(來源:生命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