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太彩光網 VS PON網絡 誰更适合企業級園區

光進銅退的背後,折射的是時代的變遷,技術的進步。自2009年起,光纖技術至今早已潛移默化滲透到人們工作和生活每個角落,全光網已經具備了未來的确定性,而對于企業級市場來說,該怎麼選擇合适的全光網方案一直是業界的讨論熱點。

在做項目的過程中,選擇方案最重要的是從應用場景出發。

我和很多業主深度交流過,PON方案到底能不能滿足需求。PON方案的特點是上行和下行帶寬不同,下行廣播、上行TDMA(時分複用)的傳輸模式将不同使用者的資料流分時傳輸,以實作帶寬的共享。PON方案的特點既是優點也是缺陷,優點是采用分光的方式解決了通訊問題,而造成的問題是所有流量必須經過OLT轉發,這一模式适合縱向流量特征的應用場景,不适合橫向流量應用場景。

比如說我在做一個占地面積二十多萬平米的醫院項目時,當地政府提出了光網絡的方向指導,業主首先被推薦了PON方案,但是也表示了擔憂。業主說,“用PON方案的話,醫院手術室的遠端視訊示教的場景我還要再建個專網滿足需求。”因為手術室錄影機圖像要投在現場的顯示屏上,供醫生觀看,現場的錄影機屬于橫向流量,不可能把圖像再傳到背景去,繞一圈回來再在現場顯示,萬一影響效果怎麼辦?此外,醫生在病房查房之前需要在醫護辦公室開會、查房後做分析總結,文檔列印用不了網絡列印機,依舊是橫向流量問題,PON方案是解決不了的。

另外在做學校項目的時候,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學生上課時,黑闆投影實時教學的圖像,就是一個典型的橫向流量場景。是以說業主的實際需求才是選擇的依據,以太彩光技術是使用者自己的場景需求。在跟學校的技術人員溝通後,對方也很認可以太彩光的方案。除了應用場景的問題以外,如果使用PON方案會面臨兩套系統的管理問題,而以太彩光網有很好的相容性,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以太彩光網 VS PON網絡 誰更适合企業級園區

左:以太彩光網 右:PON網絡

從架構來看,PON網絡中ONU之間是共享的OLT的帶寬,而以太彩光網絡中接入交換機到無源彙聚是獨享帶寬。上述場景所提到的橫向流量,指的正是這種類似房間内資訊點的快速可靠通路方式。是以,以太彩光技術相比PON,在橫向流量場景是具有顯著優勢的。

考慮到園區環境的複雜性,很難奢望隻用一種技術來解決所有問題,解決方案的應用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還是要根據項目的特點,從使用者的場景出發。另外,在設計的過程中,業主也會關心成本的問題。在傳統網絡方案下,一般水準銅纜按照平均值計算,至少每個點位的需求在50-60米;而采用以太彩光的方案,線路配置設定以區域為節點,以房間/入室交換機為中心,銅纜平均用量在十五米左右,銅纜用量減少至少三分之二。根據實際經驗,銅纜成本的單點造價在600-800元,建立場景動辄幾千個點位,采用以太彩光方案之後綜合銅纜的成本肯定會降低。

應用場景需求特點

高校:業務類型多網絡複雜,終端使用者密集

中國小:多媒體、高頻視訊教學、錄播等業務對高帶寬需求

醫院:電子影像、電子病曆等業務對帶寬和高可用的需求,移動查房、智能打點滴、資産管理

企業:辦公、設計、生産、制造等不同等級網絡需求和協同辦公需求

政府:多出口多層級需求、網絡安全和管理運維需求

文博場館:場館自有業務系統、場館運作保障系統、公共安全和公共網際網路等需求

交通:辦公業務、生産系統業務、公共場所網際網路通路等不同層面需求

體育場館:特有賽事系統、業務系統、辦公系統和公共場所網際網路需求

總的來說,高帶寬、邏輯網絡複雜、橫向流量和通路控制關系複雜的場景,适合以太技術架構的網絡設計、部署和運維。

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我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站在使用者的視角下考慮。

1、方案的實用性和先進性,以太彩光網支援10G~400G高帶寬,響應光進銅退趨勢,光纖組網使用壽命長、速率高、傳輸距離遠、延時低;

2、穩定性和可靠性,采用行業級網絡硬體裝置,故障率低,穩定可靠,關鍵裝置采用硬體備份、備援等可靠性技術設計;

3、靈活性與可擴充性,以太彩光網支援多種網絡傳輸、業務或使用需求的更新,無需重新布線至弱電間,擴充能力強;

4、經濟性與标準化,充分利用資金與技術方面的投入,基于國際标準和國家、協會頒布的有關标準,目前由中國建築業協會釋出的《智慧園區以太全光網絡建設技術規程》是首個關于智慧園區建設的标準化檔案;

5、易管理性,采用以太網架構,延續大多資訊中心人員現有運維知識體系,大幅度減少建網及用網成本;而且以太全光網中間層無源,不再像傳統方案下弱電間需要做氣體滅火和空調降溫,大大減輕了弱電間的運維壓力;

6、安全性,以太彩光網天然具備互訪及按需靈活安全隔離優勢,具備更好業務承載及安全防護能力。

站在設計師的視角來說,首先以太彩光網與傳統以太網基本一緻,設計人員過度平滑,原先制圖習慣和圖紙模闆大部分可延用,學習轉換成本相對較低;其次方案貼合于醫院、學校等橫向業務較多的場景,滿足了業務的短期與中長期發展需要,有助于突出設計亮點,彰顯設計價值;最後以太彩光方案可更從容應對設計的複雜變化,通過标準化、子產品化設計,有助于簡化設計工作,降低設計工作量。

以太彩光技術是使用者“光進銅退”場景裡的切實需求,也已經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企業園區等智能園區建設方面有了很多實踐範本。隻要對項目有利、對使用者有利,對國家政策是能夠結合的、比對的,那就是我們做設計的一個責任。我們要把這個技術能夠用好,讓這個技術能夠推廣開。以太彩光網的未來,需要設計機關、施工機關、研究機關和廠商的充分聯合,“産-學-研-用”四位一體,才有可能給智能建築行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更長久的基因。

更多資訊,點選全場景直播解決方案-航天雲網解決方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