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如火如荼。
華為和賽力斯成功打造出問界品牌之後,8月6日華為聯合江淮汽車釋出享界S9,作為鴻蒙智行首款豪華旗艦轎車,更加注重豪華體驗,将會進一步帶動國内高端車型的銷量。
随着華為、比亞迪、蔚來、理想等國内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不斷發力,也帶動國内汽車零部件産業鍊的業績增長。
雙林股份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今年上半年營收超過21億元,淨利潤2.4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80%,業績飛速發展。
雙林股份的主營汽車内外飾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部件(汽車座椅相關産品)、新能源動力系統、輪毂軸承等四大汽車零部件業務,也在進軍人形機器人滾珠絲杠領域。
那麼,雙林股份的業績表現又如何呢?
2023年公司實作營收41.4億元,同比下滑1.1%;歸母淨利潤0.81億元,同比增長7.6%。
前幾年由于變速箱業務的拖累,公司業績表現并不讓人滿意,今年會徹底結束這項業務,有利于業績複蘇。
從公司的半年報來看,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相當優秀,營業收入21.03億元,同比增長15.73%,歸母淨利潤2.48億元,同比增長282.89%,非常亮眼。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實作歸屬淨利潤0.78億元,同比增長83.7%;二季度歸屬淨利潤1.71億元,環比增長119.91%,同比增長高達655.48%,持續性非常好。
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除了8700多萬元的投資收益和期間成本降低以外,主要還是國内汽車市場發展非常好,尤其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更快,對汽車零部件企業有明顯的帶動作用。
我們也知道雙林股份前幾年的盈利能力有過下降,現在毛利率正在逐漸回升。
2022以來,公司毛利率的穩步上升主要是得益于輪毂業務毛利率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達到19.93%,已經超過2020年的毛利率水準,有成為下一個拓普集團的潛力。
今年上半年淨利率達到11.83%,在去除子公司投資收益的影響後,我們得出扣非淨利率也達到了7.53%,已經接近公司2015年的曆史最高水準,顯然公司盈利能力正在逐漸恢複。
雙林股份能夠在今年上半年取得這麼好的業績表現,顯然也是和公司在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市場競争力息息相關。
首先,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實作國産替代。
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雙林股份作為汽車零部件廠商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新技術的研發,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
比如在汽車座椅領域,座椅水準驅動器(HDM)作為重要零部件,市場佔有率長期保持在日系和歐美系廠商手中,國内供應商非常少。
雙林股份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使得公司産品的各項名額方面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公司的HDM産品在國内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7.7%,位列第一,實作了國産替代。
其次,不斷拓展客戶資源,國内自主汽車品牌占比逐漸提升。
随着雙林股份在座椅智能化、動力系統等多個項目的不斷量産,公司已經擁有非常穩定的客戶群體。
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客戶方面,公司合作客戶包括佛瑞亞、聯合電子、奧托立夫、馬勒、采埃孚、李爾、博格華納、安道拓、麥格納、法雷奧等衆多全球知名零部件一級供應商,進入特斯拉、問界等知名品牌供應鍊。
在汽車主機廠商方面,公司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大衆、長安、一汽、長城、北京現代、吉利、蔚來等國内外主流整車廠。
第三,公司前瞻性布局泰國工廠,積極應對海外市場。
雙林股份也正在擴大海外市場業務,公司泰國工廠量産後月産量預計達到4.5萬套,已經取得美國海關的出口認證資質,足以應對潛在的市場變化。
同時,公司還計劃建立泰國汽車座椅水準驅動器工廠,主要配套特斯拉所需零部件,有利于保持海外業務的穩定。
雙林股份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這麼好,接下來還有哪些業績增長點呢?
首先,公司内外飾件穩中有升。
内外飾件作為汽車最直接的外觀展現,是消費者購車時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預計2026年國内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824億元,穩步增長。
雙林股份的内外飾年産能高達2000萬套,并且具備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産品供應五菱、大衆、吉利、長安等頭部汽車廠商,主營業務非常穩定。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内外飾及機電部件業務的營收為12.1億元,同比增長12.77%,毛利率達到20.85%,盈利能力也非常不錯,超過拓普集團水準,有利于保障公司未來業績的穩定性。
其次,公司軸承業務盈利能力還有提升空間,進軍絲杠領域。
輪毂軸承産品作為汽車中非常重要的安全件,技術含量較高,雙林股份是國内少數幾個能量産的廠家。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輪毂軸承業務營收6.02億元,相比兆豐股份、斯菱股份、雷迪克等國内同行來說有着明顯的規模優勢,處于市場龍頭地位。
目前,公司軸承業務毛利率整體處于上升階段,不過相比國内同行30%的毛利率水準還有上升空間,這也是公司未來淨利潤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滾珠絲杠和輪毂軸承有很多部分重合,公司在2023年7月立項滾珠絲杠軸承項目,現在已經實作車用滾珠絲杠樣件制造,預計2024年12月實作量産能力,公司也正在推進機器人滾柱絲杠的研發。
第三,新能源電機業務發展迅速,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新能源電機系統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源,至關重要。2015年,雙林股份通過收購德洋電子,具備了新能源汽車電機和電控的研發、制造能力。
2023年9月,公司的180扁線電機三合一電橋平台實作量産,主要配套五菱缤果系列車型;210平台電機正在開發階段,預計2025年量産。
受益于180扁線電機三合一平台的量産,公司新能源電機業務在2023年四季度已經盈利,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電機業務營收2.27億元,同比大增266%,成為公司成長性最好的業務,未來空間值得期待。
整體來說,雙林股份積極跟進汽車市場新能源化、智能化趨勢,盈利能力逐漸恢複,在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中受益的同時,人形機器人市場也成為公司即将發力的領域。
關注飛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領取最有價值的《成長20:2024年最具有成長潛力的20家公司》投資報告!
來源:飛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