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莊子:返視生命過程的悲哀

《齊物論》曰:“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是:人一旦接受了這個形體,就不再變化,隻能坐待生命盡頭的來臨。人生與外物互相交接、互相沖突,眼看時光飛馳而無法阻止,豈不是也太可悲了嗎?終生奔走勞碌而看不到有什麼成就,疲倦困苦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怎麼能不令人感到可憐呢?

莊子:返視生命過程的悲哀

生命的有限性,這是一個人人都或多或少有所意識的問題,隻是這種意識出現的時間或遲或早,程度或淡漠或強烈,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

然而,莊子對于生命的流逝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敏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他幾乎将生命視作一個從頭到尾都充滿痛苦的漫長過程。

在自然界和人世間,那如風霜刀劍般的艱難險阻無處不在,人們往往隻能無奈地選擇逆來順受(“與物相刃相靡”)。在這漫長的人生旅程中,即便人們拼盡全力、耗盡心血,最終也未必能夠獲得顯著的收獲和令人滿意的成就(“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這是外在的、無可争辯的事實層面。

莊子:返視生命過程的悲哀

更令莊子感到心魄為之震蕩的,是那深藏于心理層面的無盡痛苦。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同脫缰的野馬,迅速地朝着終點狂奔而去,卻無論如何也無力挽住時間那匆匆的腳步(“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耗費了一生的精力,曆經了無數的勞累辛苦,待到回首往事時,心中竟是思緒萬千、感慨無限,卻全然不知自己如此這般究竟是為了什麼(“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

身心俱疲,仿佛成了人生難以擺脫的宿命,這便是人生常常呈現出的真實感覺。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這一生命過程之中,莊子超出常人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他能夠在精神上超脫于世俗的紛擾之外,以一種冷峻而又深邃的視角返視生命的整個曆程。雖然,這一觀照所給予人的依然是那無法言說的深沉哀恸,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因為看得太過清晰、想得太過透徹,反而更增添了一層悲哀。

莊子:返視生命過程的悲哀

莊子的這種對生命的深刻洞察和悲哀感慨,并非僅僅是一種消極無奈的哀歎。它更像是一面映照出人性與生活真相的鏡子,促使我們去反思生命中的種種忙碌與不懈追求是否真的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競争激烈且充滿各種壓力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如同被無形的鞭子無情地驅使着,身不由己地不停地奔波勞累。我們為了追逐功名利祿、為了滿足他人不切實際的期待、為了跟上社會那看似永不停歇的步伐,而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内心深處真正的渴望和需求,忽略了生命本身所蘊含的寶貴價值。莊子的深邃思考如同一盞明燈,時刻提醒着我們,要時不時停下匆忙的腳步,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内心世界,深入思考生命的真谛究竟在何處。或許,隻有當我們真正了解并接受了生命的有限與無常,才能更加珍惜當下所擁有的每一刻,以一種更加平和、從容、淡定的态度去勇敢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與挑戰,不再讓自己在盲目的忙碌與無盡的欲望中迷失方向,進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讓短暫的人生綻放出獨特而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