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内地現有32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大陸内地現有正式登記、注冊并接受年檢的各類博物館(含紀念館、陳列館等)6800多家,可分為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兩大類;國有博物館由國家投資和管理,為隸屬于國家各級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事業機關,其收藏的文物、藝術品等都為國家财産;非國有博物館由企業、個人或組織建立和管理,其收藏的文物、藝術品歸私人或組織所有,著名的有四川省建川博物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張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按隸屬的各級政府部門行政級别可分為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區級四級:國家級博物館是隸屬于國家部委局署院的博物館,如中國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海關博物館隸屬于國家海關總署,中國現代文學館隸屬于中國作家協會,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隸屬國家民族事物委員會,中國農業博物館直屬于國家農業和農村部等;省級博物館為隸屬于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與旅遊廳(局)、自然資源廳(局)的博物館,一般設在省會(首府)城市,如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地市級博物館為隸屬于地級市(自治州)的文化與旅遊局(或文化廣播電視與旅遊局)的博物館,如蘇州博物館;縣區級博物館為隸屬于縣(區、縣級市)文化與旅遊局的博物館,如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博物館)。國家文物局自2008年開始對國内所有各類博物館進行評估定級,從博物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評比,将博物館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一級為最高等級);2008年國家文物局評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83家,2012年評出第二批國家一級博物館17家,2017年評出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34家,2020年評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74家,2024年5月評出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123家;截止2024年6月,國内共有32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在32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中,隻有6家為非國有博物館(為四川省建川博物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鞍鋼博物館、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和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館),其餘321家均為國有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中為國家級博物館的有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民族文化宮、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海關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現代文學館、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民航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中國華僑曆史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等;為省級博物館(包括大學設立的博物館)的有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山西省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福建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湖南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遼甯省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西藏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内蒙古自治區博物館、甯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科技館、重慶自然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陝西自然博物館、吉林省自然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河南自然博物館、内蒙古自然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上海大學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紀念館)、山東大學博物館、四川大學博物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等70多家;為地市級博物館的有邯鄲市博物館、運城博物館、阜陽市博物館、宿州市博物館、赤峰市博物館、大慶市博物館、大連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抗美援朝紀念館(丹東市抗美援朝研究中心)、南湖革命紀念館、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東北烈士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淮海戰役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荊州博物館、襄陽市博物館、武漢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廈門市博物館、九江市博物館、上饒市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廣州博物館、深圳博物館、鴉片戰争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柳州工業博物館、桂林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標頭博物館、呼倫貝爾博物院、固原博物館、鹹陽博物館、蘭州市博物館、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哈密市博物館等170多家;為縣區級博物館的有定州市博物館、樂亭縣李大钊紀念館、青州博物館、滕州市博物館、巨野縣博物館、鄒城博物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博物館)、杭州市臨平博物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等20多家。
大陸32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遍布在除港澳台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山東省擁有32家,北京市有28家,江蘇省有26家,浙江省有21家,江西省17家,四川省16家,廣東省15家,河南省14家,上海市和湖北省各12家,湖南省和甘肅省各10家,山西省、安徽省、遼甯省和内蒙古自治區各9家,河北省8家,黑龍江省、福建省和重慶市各7家,貴州省、吉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各5家,天津市和雲南省各4家,甯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3家,青海省和海南省各2家。
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最多的省——山東省
山東省擁有3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大陸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最多的省。坐落在青島市的有青島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山炮台遺址博物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青島海洋科技館(青島海産博物館、青島水族館)和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坐落在濟南市的有山東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濟南市章丘區博物館和山東大學博物館,坐落在臨沂市的有臨沂市博物館,坐落在德州市的有德州市博物館,坐落在日照市的有日照市博物館,坐落在棗莊市的有棗莊市博物館、滕州市博物館和滕州市漢畫像石館,坐落在濱州市的有濱州博物館,坐落在濟甯市的有濟甯博物館、孔子博物館和鄒城博物館,坐落在淄博市的有淄博市博物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齊文化博物院和蒲松齡紀念館,坐落在濰坊市的有濰坊市博物館、青州博物館和臨朐博物館,坐落在煙台市的有煙台市博物館、中國甲午戰争博物院和張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館,坐落在菏澤市的有巨野縣博物館,坐落在聊城市的有聊城大運河博物館。
坐落在青島市市南區萊陽路8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
座落于青島市市南區萊陽路8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是一家直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軍事類博物館,1989年正式向社會開放,總占地面積366畝,建有海軍博物館主展館、海軍英雄廣場、主展館廣場、陸上裝備展區、海上裝備展區等,陸上裝備展區有人民海軍自建立以來使用過的小型水面艦艇、海軍航空裝備、海軍岸防裝備等,海上裝備展區主要展陳有毛澤東主席乘坐過的長江艦、大陸第一艘驅逐艦鞍山号等,館藏有人民海軍各個曆史時期的重要文物一萬餘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于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首批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還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位于濟南市曆下區經十路的山東博物館
坐落在濟南市曆下區經十路11899号的山東博物館是一家成立于1954年的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隸屬于山東省文化與旅遊廳,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占地面積210畝,主體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收藏有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甲骨、竹簡、漆器、印章、錢币、服飾等文物近15萬件居國内各大綜合性博物館第16名,珍貴文物近49000件居國内各大綜合性博物館第10名,設有山東曆史文化、漢代畫像、孔子文化、佛教造像藝術等十多個展廳。山東博物館于2012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院之一,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單(由博物館頭條、文博頭條釋出,下同)列第21名!
位于濰坊青州市城區的青州博物館
坐落在濰坊青州市城區的青州博物館是一家建于1984年的縣區級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青州市文化與旅遊局),建成開放于2023年的青州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館藏有陶瓷、青銅器、玉器、石刻、書畫等文物5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000餘件,館藏精品有戰國玉人、東漢“宜子孫”玉璧、龍興寺遺址出土的佛教造像等,設有青州曆史展廳、龍興寺佛像展廳、香山漢墓陶俑展廳、石刻藝術展廳等;青州博物館于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唯一一家縣區級博物館),是5A級旅遊景區——青州古城旅遊景區的一部分。
坐落在青島市北市區登州路56号的青島啤酒博物館
坐落在青島市北市區登州路56号的青島啤酒博物館是一家隸屬于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專題性博物館,正式開館于2003年,博物館設在青島啤酒百年前的老廠房内,億青島啤酒的百年曆程及工藝流程為主線,濃縮了中國啤酒工業及青島啤酒的發展史,是一座具有旅遊的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的專題性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于2020年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4A級旅遊景區、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坐落在淄博市張店區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
坐落于淄博市張店區聯通路417号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是一家以陶瓷琉璃為主題的國有專題性博物館,隸屬于淄博市文化與旅遊局,向社會免費開放于2000年,博物館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收藏有古今中外包含20多個國家的各類陶瓷琉璃精品25000餘件,鎮館之寶是青釉蓮花尊和琉璃珠,設有古齊廳、古瓷廳、國窯廳、五色廳、國粹廳、高技術廳、國際廳、捐贈廳、現代玻璃廳等20多個展廳,是目前國内規模最大的大型陶瓷琉璃專題博物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于2020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該博物館還是4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第二多的省——江蘇省
江蘇省現有2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它們是坐落在南京市的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館總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南京城牆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南通市的南通博物苑,坐落在揚州市的揚州博物館和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坐落在蘇州市的蘇州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蘇州吳中區博物館和常熟博物館,坐落在淮安市的淮安市博物館和周恩來紀念館,坐落在鹽城市的鹽城中國海鹽博物館(鹽城博物館)和新四軍紀念館,坐落在徐州市的徐州博物館和淮海戰役紀念館,坐落在鎮江市的鎮江博物館,坐落在連雲港市的連雲港市博物館,坐落在無錫市的無錫博物院、宜興市博物館和江陰市博物館,坐落在常州市的常州博物館。
位于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的南京博物院
位于在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号的南京博物院是一家開館于1949年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是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直屬的副廳級事業機關,前身為建于1933年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大陸建立最早的綜合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占地13萬多平方米,為一院六館六所格局,即設有曆史館、特展館、民國館、藝術館、非遺館和數字館六館,設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研究所、非遺保護研究所、古代建築研究所、陳列藝術研究所和古代藝術研究所六所,現有玉器、青銅器、陶瓷、書畫等各類館藏文物43.3萬件居國内各大綜合性博物館第五名(僅次于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山西曆史博物館),珍貴文物37萬件套居國内各大綜合性博物館第二名(僅次于故宮博物院),有金獸、銀縷玉衣、徐渭《雜花圖卷》、利瑪窦《坤與萬國全圖》等鎮館之寶。南京博物院于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被列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2017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2019年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中排名全球各博物館第14名!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單排名第9名!2023年南京博物館接待參觀人數達到501萬名!
位于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的蘇州博物館本館
坐落于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204号的蘇州博物館是一家成立于1961年的地市級綜合性曆史博物館,是隸屬于蘇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的一家事業機關,由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建成于2006年的蘇州博物館本館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建成于2021年的蘇州博物館西館建築面積為48000餘平方米,館藏有陶瓷、青銅器、玉器、書畫、民俗物品、織物繡件、文具等各類文物2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9000餘件,以收藏考古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和工藝品見長,設有吳中風雅、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門書畫四個常設展廳;蘇州博物館于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13年獲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号,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單列第11名。2023年蘇州博物館接待參觀人數達485萬名居江蘇各大綜合性博物館第二名(僅次于南京博物院)。
位于鹽城市亭湖區建軍東路的新四軍紀念館
坐落在鹽城市亭湖區建軍東路159号的新四軍紀念館是一家全面反映新四軍抗戰征程的綜合性專題紀念館,其上級主管機關是鹽城市文化廣電出版局,建成開放于1986年;新四軍紀念館全館由主館區、重建軍部紀念塔和重建新四軍軍部舊址(泰山廟)三個部分組成,占地120畝,總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館藏新四軍抗戰實物、軍事電文、軍事電稿、軍事書信、相關照片、相關書畫作品、相關書籍等文物1萬餘件,設有新四軍紀念館主館區展覽大廳,位于鹽城市亭湖區建軍西路118号的重建新四軍軍部舊址(泰山廟)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新四軍紀念館于2024年被評為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紀念館百強榜單(由博物館頭條、文博頭條釋出)列第8名!
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最多的直轄市——北京市
北京市現有28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大陸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最多的直轄市。它們是坐落在東城區的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海關博物館和中國華僑博物館,坐落在西城區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北京天文館、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中國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和民族文化宮,坐落在朝陽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中國現代文學館、民航博物館和中國科學技術館,坐落在海澱區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香山革命紀念館,坐落在豐台區的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坐落在昌平區的中國航空博物館,坐落在房山區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大興區的中國印刷博物館。
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126号的國家自然博物館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126号的國家自然博物館是一家建成開放于1959年的大型自然曆史類博物館,曾名中央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2023年1月更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舍建築面積23000多平方米,館藏标本超40萬件,珍稀标本數量居國内各大自然博物館首位,館藏精品有世界上出現最早的有胎盤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化石、複原全身羽毛顔色的郝氏近鳥龍化石等,設有植物世界、恐龍公園、古哺乳動物、古爬行動物、無脊椎動物的繁榮、動物-人類的朋友、神奇的非洲等展廳。國家自然博物館于2008年被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22年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單列第43名!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内大街的中國海關博物館
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内大街2号的中國海關博物館是一家開放于2014年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直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主展區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收藏有從戰國時期至當代各個時期的海關重要文物3萬餘件,館藏精品有1894年“中國燈塔圖”、大龍郵票、總稅務司赫德使用過的郵袋、粵海關十兩銀錠、九江關青花瓷碗、戰國“關”字瓦當、“海關902艇”等,設有千秋古關、近代海關、現代海關等基本展廳。中國海關博物館于2024年被評為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區複興門外大街16号的首都博物館
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區複興門外大街16号的首都博物館是一家正式對外開放于1981年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建成于2006年的首都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63000多平方米,收藏有陶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錢币、書畫、織繡、文玩等文物12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63000餘件套居國内各大綜合性博物館第8名,基本陳列有《古都北京:曆史文化篇》、《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等,還有精品陳列《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等。首都博物館于2008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優秀社教基地、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入選2024第一季度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單列第12名!
坐落在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内的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
坐落在北京市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内的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是開館于1987的綜合性專題紀念館,主管部門是北京市委宣傳部,是大陸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曆史的大型紀念館,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争曆時期的各種曆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館藏文物超3萬件套,基本陳列為《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大型主題展覽》。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于2008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入選2024年度第一季度全國熱門百強紀念館榜單(由博物館頭條、文博頭條釋出)列第9名!
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最多的地級市——杭州市
浙江省省會杭州市是一座地級市,現有浙江省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館、杭州博物館、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良渚博物院、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在杭州市)、杭州市臨平博物館、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等1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大陸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最多的地級市。
坐落在杭州市西湖區西湖鄉雙峰村的中國茶葉博物館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是一家開放于1991年的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為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直屬的兩家博物館之一(另一家是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由中國茶葉博物館雙峰館區(在杭州市西湖區西湖鄉雙峰村,建成開放于1991年)和龍井館區(在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街道翁家山268号,建成開放于2015年)兩部分組成,總築面積13000平方米,收藏有170多種古今茶葉标本、茶具、茶書畫、茶郵票、茶文化碑帖、茶箱、茶葉廣告單、茶葉包裝紙、茶莊價目表、茶館茶号匾額等文物近4000件,設有茶史廳、茶萃廳、茶具廳、茶俗廳、茶事廳等展廳,還設有不同風格的可供參觀者品茶的茶室;中國茶葉博物館是中國與世界茶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也是茶文化主題旅遊綜合體,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茶葉博物館于2020年被評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單列第88名!
位于杭州市餘杭區美麗洲路1号的良渚博物館
位于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美麗洲路一号的良渚博物院是一家建成開放于2008年的社會科學類考古學專題國有博物館,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館藏文物為良渚遺址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其中珍貴文物100多件,設有“水鄉澤國”、“文明聖地”、“玉魂國魄”三個基本展廳,展示了良渚遺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遺産價值,展現了良渚文明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曆史發展程序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貢獻;良渚博物院所在的良渚古城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出土文物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為特色,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2019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良渚博物館于2024年被評為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單列第57名!
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水博大道1号的中國水利博物館
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水博大道1号的中國水利博物館是一家直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建成開放于2010年,塔館合一造型的中國水利博物館建築面積36500平方米,塔高129米,是杭州市蕭山區的标志性建築之一;中國水利博物館綜合了收藏、陳展、科普、宣傳、教育、研究、休閑等功能,設有早期水利、古代水利、近代水利、當代水利等四個展廳。中國水利博物館于2024年被評為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為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國小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