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一家過着平凡而甯靜的生活,然而,幾年前,一個意外的發現打破了這份甯靜——張女士的兒子軒軒确診了神經纖維瘤病(NF)。
大家對這個病都比較陌生,張女士也是,兒子好好的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醫生的一番話解開了謎團,一切原因竟在軒軒的爸爸身上。
神經纖維瘤病是什麼?
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良性的周圍神經疾病,它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組織學上起源于周圍神經鞘神經内膜的結締組織。這種疾病常累及起源于外胚層的器官,如神經系統、眼和皮膚等,是常見的神經皮膚綜合征之一。
那軒軒得這個病為什麼和爸爸有關呢?
神經纖維瘤病是具有顯著遺傳性的疾病。
神經纖維瘤病是由特定基因的突變所導緻的單基因遺傳性疾病。這種遺傳方式通常遵循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規律,意味着隻要從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繼承到突變基因,個體就有可能發病。是以,神經纖維瘤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患者常有家族成員也患有該病的病史。
對于NF1型和NF2型神經纖維瘤病,如果父母一方是患者,那麼子女患病的風險相對較高。具體來說,子女有大約50%的機率會繼承到突變基因并發病,這展現了其高度的遺傳性。
醫生詢問後,得知軒軒爸爸身上确實長有很多神經纖維瘤,但是他們很疑惑,農村老家很多人身上都長有肉疙瘩,為什麼自己的會遺傳呢?
神經纖維瘤病和脂肪瘤的差別。
這是因為,他們很可能是脂肪瘤,而不是神經纖維瘤,二者之間的症狀有些相似性。
脂肪瘤是一種良性惡性良性腫瘤,多發生于皮下,典型的脂肪瘤表現為緩慢生長的無痛性腫塊。手指輕推時,腫塊可以輕微移動,推擠瘤體基底部可使皮膚出現橘皮樣紋理,沒有疼痛感。
神經纖維瘤病也會出現單發的神經纖維瘤,凸出于皮面,皮下也可觸及,呈圓形、結節狀或呈梭形不等,質軟硬兼有,多數較軟。通常還伴有牛奶咖啡斑、疼痛等症狀。
神經纖維瘤病的危害性。
雖然不是癌症,但是神經纖維瘤的危害不容小觑,其對患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1. 外觀與心理影響
皮膚瘤體:患者全身可能出現多個甚至上千個的皮膚瘤體,這些瘤體雖然惡變機率低,但形象上非常顯著,可能對患者的心理和外觀造成極大的影響。
色素斑:如牛奶咖啡斑和雀斑,這些色素斑也會對外觀造成不良影響。
毀容風險:特别是叢狀神經纖維瘤,可能導緻毀容改變,進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
2. 神經系統損害
壓迫症狀:随着纖維瘤體積的增加,可能會壓迫周圍神經,導緻患者出現疼痛、活動受限、麻木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影響神經功能。
聽力損失:在NF2型中,雙側聽神經瘤可能導緻聽力下降甚至喪失。
其他神經症狀: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智力下降、記憶力障礙、癫痫發作等神經系統症狀。
3. 骨骼發育異常
骨質疏松:神經纖維瘤病可能導緻嚴重的骨質疏松,進而引發雞胸、漏鬥胸等骨骼畸形。
骨折與畸形:患者還可能出現骨折、胫骨假關節或嚴重脊柱側彎等骨骼問題,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和生活品質。
4. 視力損害
視神經膠質瘤:當惡性良性腫瘤生長靠近視神經時,可能導緻視力損害,包括失明和視力嚴重下降等。
5. 其他系統損害
胃腸道症狀:當惡性良性腫瘤累及胃腸道時,患者可能出現腹痛、便秘等症狀。
合并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雖然神經纖維瘤病本身是良性的,但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如白血病等,會進一步增加疾病的複雜性和治療難度。
6. 遺傳風險
家族聚集性:神經纖維瘤病具有顯著的家族聚集性,患者的子女和家族成員患病風險較高。
神經纖維瘤病的治療。
神經纖維瘤病的治療方法多樣,但總體而言,治療難度較大,特别是對于多發性和遺傳性的神經纖維瘤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方法。
1. 手術治療:對于單個或局限性的神經纖維瘤,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對于多發性和遺傳性的神經纖維瘤病,手術往往難以徹底治愈,且可能引發新的惡性良性腫瘤生長。
2.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使用非甾體類藥物(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來緩解疼痛和發炎,以及使用抗癫痫藥物(如曲唑酮、阿普唑侖)來控制癫痫等症狀。然而,這些藥物并不能根治神經纖維瘤。
3. 放化療:對于無法手術或術後輔助治療的患者,放化療可能是一種選擇。但放化療的副作用較大,且對神經纖維瘤的治療效果有限。
4. 實體治療:如雷射、冷凍等微創治療,适用于體積較小的惡性良性腫瘤,可以精細地切除惡性良性腫瘤而不損傷周圍組織。
再次提醒,對于父母有神經纖維瘤病的,在選擇生孩子方面一定要謹慎,做好産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