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最近,杭州每天高溫,很多人進了空調房就舍不得出來。但是,有一批孩子即使在空調房裡,每天也是汗流浃背。因為考級季到了。

四年級女生小雲剛剛考完中國舞七級,每天練舞2小時,不一會兒就汗流浃背。不僅衣服被汗浸透,舞蹈鞋都穿壞了三雙。

剛考完中國舞七級一個月穿壞兩三雙舞蹈鞋

8月2日晚,經過一個月的密集練習,小雲終于考完了。

從7月初學校一放假,舞蹈集訓就開始了。平時是每周上兩次課,每次1個多小時,一對一教學。進入暑假後,頻次加大,一周三四次課。不上課的時候,每天也要練舞。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舞蹈房裡都開空調的,但上課沒多長時間,後背的衣服就肉眼可見地汗濕了。等到下課,額頭全是汗,頭發絲都往下滴水。”媽媽王女士說,看着挺心疼,但為了考級也沒辦法。

說到考級,王女士有自己的觀點:“我對考級沒有那麼看重,我看重的是基本功和藝術素養。我不太想讓女兒未來走專業路線,但是她很積極,立下目标,說想考北舞。”

說說簡單,做着難。王女士身邊有不少學舞的孩子,到了高年級考完級,或因為學業緊張,慢慢就不跳了。目前女兒還有勁頭,那自己肯定會支援,陪她練。

去年,小雲參加了亞運會的開幕式表演,之前集訓時,有時一天就能穿壞一雙舞蹈鞋。“經曆過去年的強度,今年還是可以接受的,一個月穿壞了兩三雙舞蹈鞋。好在,已經考完了。”王女士說,考級完也不能放飛,特别是體重方面。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小雲現在身高1.55米,體重80斤。“在普通孩子裡體重算正常,但要走專業舞蹈路線,還得再瘦個十幾斤才合适。是以體重控制很關鍵,和我們大人減肥一樣,甜食、油炸食品不能吃,飲食清淡,多吃粗糧。”王女士說。

手指磨出血 嘴唇吹破皮不少孩子在奮力“沖刺”

這個暑假裡,不少家長在橙柿互動發帖,講述了孩子考級路上的點滴。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樂樂媽媽發帖曬出女兒彈柳琴的視訊,說:“暑假考級沖刺,天天練到手指都磨破皮了,終于一首曲子錄完了,真是最好的生日禮物呀!”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樂樂開學四年級,學了兩年鋼琴後,改成柳琴,今年要考5級。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前天剛考完,我帶着她正坐在去濟南的火車上。集訓結束,就好好放松下。”樂樂媽媽的電話裡,傳出孩子歡樂的笑聲。

回想一周前,樂樂還在哭鼻子。“也難怪孩子哭,柳琴的琴弦是鋼絲繩,如果按的力氣不夠,彈的音就不對。手指雖然早磨出老繭,但集訓每天彈兩小時,老繭都被磨破,有次還出血了。”樂樂媽媽說,看着也很心疼,但是既然學了,階段性的考核還是要通過的。

樂樂在電話手表裡發了朋友圈,人小鬼大地說:“暑假考級倒是過了,但是我的手卻‘廢’了。”還配上了一張手指特寫照片。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真的不卷了?這個暑假多位老師說考試人數少了一半,也有孩子依舊很拼,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

六年級男生小吉,這個暑假要考薩克斯9級。前段時間回溫州老家玩了兩周,專門背着琴箱回去的,準備每天練一練。

“可每次晚飯後提醒他練琴,要麼有小夥伴來找他玩,要麼被舅舅帶去看電影,外公外婆再一說情,總之各種事情耽擱,十來天琴箱都沒打開過,一次都沒練,原封不動背回來。”小吉媽媽說。

回到杭州就開啟“地獄式集訓”了,早上到下午,一天要吹五六個小時,吹到後來嘴巴和舌頭都被磨破了。

“他知道前面時間是自己耽誤了,受傷也不叫苦,也堅持下來了,前後保持這個強度,練了10天。”小吉媽媽說,假期裡考級,如果都在平時的環境,堅持堅持還不算太難,就怕換了環境,執行力不強,很容易中斷。

今年考級熱不熱?多位老師說人數減少

今年考級熱不熱?小獅妹采訪了幾位藝術教育訓練機構的從業人員,多位老師說考級人數比去年減少了。

“我們機構不少學生正在備戰美術、舞蹈類考級。和往年比起來,人數少了不少。”一家教育訓練機構的張老師說,感覺家長的觀念正在改變,“不那麼卷了”。很多家長更願意帶孩子去戶外,去旅遊,開拓眼界,提升身體素質。家長有時給孩子報門興趣課,也不是為了走專業路線,隻是想暑假裡有個地方可以管娃。

教鋼琴的汪老師是浙江音樂學院畢業的,7月初和幾位大學同學聚了下,分别在臨安、上城、濱江等不同城區工作,大家有個相同的感受,考級的人數下降了。

“我帶了80多個學生,今年隻有40人要考級。而在去年、前年,按比例算來,80人裡約70人有考級需求。”汪老師說。

每年考級有沒有必要,很多家庭也在思考,大家各有想法。

有位家長說:“就像期末考試,學琴一年了,也想有個小目标達成。有人說考級就是反複彈幾首曲子,沒什麼技術含量,我覺得指法練熟了也挺好。”

也有家長不再讓孩子考級。“家長的心态在變,現在學琴的目的性沒這麼強了,我有個六年級學員,以前每年暑假都考級,今年媽媽提早說了,不考級,練一練符合孩子水準、孩子也喜歡的曲子就行。”一位老師說。

還有位老師說:“孩子學習一門樂器或者一門興趣課程,終極目标是什麼,各家有不同,但考級這種過程性評價很有必要,能讓孩子對自己更有認同感,有收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