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低拍高賣,次次都能獲利?揭秘字畫競拍背後的傳銷陷阱

委托網絡技術公司定制字畫搶拍網站,将原價不到200元的字畫設定最低搶拍價2000元,以日漲3%的噱頭吸引會員搶拍。短短4個月内,這個傳銷組織以線上搶拍字畫的方式發展下線會員16級,下線會員賬戶5000餘個,會員交易字畫金額高達5.6億元。近日,經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檢察院提起公訴,龍灣區法院以組織、上司傳銷活動罪對涉案的最後一名被告人作出一審判決。至此,這起新型網絡傳銷案的28名被告人均獲刑罰。

低拍高賣,次次都能獲利?揭秘字畫競拍背後的傳銷陷阱

批發低價字畫,包裝成高價藏品

2022年4月,在家閑着無事的溫州市龍灣區居民李某加入了一個“字畫搶拍”群,看到有人“日賺百萬”,隻是來“玩一玩”的李某,覺得自己發現了“商機”。所謂“字畫搶拍”,就是通過營造字畫價格不斷上漲的假象吸引會員搶拍,平台借此收取交易手續費。

在基本了解“字畫搶拍”營運模式後,李某不甘心自己隻是這場“遊戲”的玩家,決心要成為“莊家”,準備“大賺一筆”。

随後,李某找到了朋友季某,向他講述了“字畫搶拍”的營運模式。面對這筆“穩賺不賠”的生意,季某欣然同意加入,二人約定由李某負責開發會員市場、開通字畫拍賣分館等營運工作,季某負責對接平台軟體開發、資料維護、租賃伺服器等技術工作。

為了看起來更加“靠譜”,季某專門注冊了公司、申請了營業執照,并委托第三方網絡技術公司定制字畫搶拍網站和App。李某則線上上線下宣傳所謂的名人字畫有很高的升值空間,多次組織會員進行線下活動,并讓“專業講師”為會員授課,吸引更多人加入。

同年7月,李某以每幅不到200元的價格批發購買了1000餘幅字畫。在李某等人的包裝下,這些低價字畫在搶拍平台上“搖身一變”,成為起拍價2000元的“藝術品”。為營造搶拍效應,平台設定每幅字畫每日漲幅3%作為搶拍的噱頭,收取每筆交易價格1.7%作為交易手續費。

因字畫每日漲幅3%,當單幅字畫價格上漲至7000元及以上時,李某擔心字畫價格太高無人拍賣,會将高價字畫拆分成多幅起拍價為2000元的字畫再次競拍。

為了讓會員發展更多下線,平台設定直推獎和團隊獎,直邀人數達到3人以上或者發展下線會員達到16人以上,會獲得不同的提成獎勵。會員有不同的等級,發展會員越多等級越高,發展會員達到一定數量後,甚至可以開搶拍分館,自己成為分館館長獲得分紅。

2022年8月底,薛女士經朋友介紹,成為這個字畫搶拍平台的會員。然而,在嘗到幾次“甜頭”後,薛女士發現自己花費上萬元“搶”到的字畫竟無人接手,不久後,平台還釋出了關閉維護聲明。意識到被騙的薛女士向警方報案。此後,公安機關先後對李某等7人以涉嫌組織、上司傳銷活動罪立案偵查。

立案監督,一網打盡傳銷骨幹

2023年3月,公安機關将該案移送至龍灣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官初步閱卷後發現,這個新型網絡傳銷案難點重重。

“不同于傳統的傳銷模式,這個平台的會員未繳納入會費,同時又有真實的字畫作為交易标的,且李某、季某到案後拒不認罪。對此,我們圍繞‘拉人頭式’傳銷的本質特征,引導公安機關補充驗證,建構嚴密的證據體系,最終認定相關犯罪事實。”承辦檢察官王瑩回憶道。

李某、季某具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案發前曾多次遷移、删除伺服器資料,導緻背景伺服器關鍵資料缺失較多,如何在殘缺的資料中還原全部事實真相?帶着這樣的疑問,檢察官嘗試運用大資料思維重新審查電子資料,将伺服器背景資料的使用者交易資訊流與第三方支付平台資金流、銀行賬戶資金流進行碰撞比對,并結合微信聊天記錄、審計報告等客觀性證據,逐漸推導出該傳銷團夥的組織運作模式、交易金額及盈利金額。

“本案中的字畫,表面上是交易标的,實際上卻是掩蓋非法活動的道具,平台上的字畫設定每日3%的漲幅,但需要新使用者參與交易才能維持該模式,否則就會崩盤,符合通過發展下線牟利的特征,本質上仍是‘擊鼓傳花’式的傳銷活動犯罪。”王瑩向記者介紹道。

随着整個案件事實浮出水面,紛繁複雜的人員層級關系和真實身份也逐漸清晰,檢察官順着資金流、使用者資訊流,依法開展自行補充偵查,逐漸查明隐藏在虛拟ID背後的分館館長、團長、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人的真實身份,先後監督公安機關對25名傳銷組織骨幹成員立案偵查。

寬嚴相濟,強化追贓挽損

經查,2022年5月至9月期間,李某、季某等32人通過字畫搶拍平台發展下線會員16級,下線會員賬戶5000餘個,會員交易字畫金額高達5.6億元,平台非法獲利1500萬餘元。

為準确及時懲治犯罪,辦案檢察官主動聽取辯護人意見,針對辯護人提出的有關犯罪事實、證據及定性等方面的問題加強釋法說理,積極引導犯罪嫌疑人退贓退賠,最終,有31名犯罪嫌疑人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主動退出違法所得106萬餘元。

2023年8月25日至今年4月30日,龍灣區檢察院以涉嫌組織、上司傳銷活動罪先後對該案28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另外4人因情節輕微,該院作相對不起訴決定。截至7月26日,法院經公開開庭審理,采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和量刑建議,對28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其中季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12萬元;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八個月,并處罰金11萬元。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範躍紅 楊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