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業大學:緣何吸引更多高分考生?

今年高招錄取季,職業大學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星”,部分院校投檔線高出普通大學線100多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建構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

目前,職業大學學校數量已增至51所。職業大學院校緣何受到追捧?就業前景如何?如何持續提升吸引力?

職業大學院校成錄取“黑馬”

日前,聯考成績602分的浙江富陽考生陳雨萱被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裝置與控制技術專業錄取。今年7月初,該校剛剛從高職專科學校升格為職業大學院校。

近年來,像陳雨萱這樣報考職業大學院校的高分考生日益增多,職業大學院校招生增長态勢明顯。

2023年,職業大學招生8.99萬人,比上年增長17.82%,約占全國高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的1.6%。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今年是第二年招大學生,在粵計劃招生471人,比去年增加271人,同時還新增9個大學專業。在招生計劃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該校實體類所有專業組投檔分再創新高。

職業大學:緣何吸引更多高分考生?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智能制造專業學生在實訓室接受教師指導。(受訪者供圖)

不久前剛升為職業大學院校的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今年招生也有不俗表現。學校普通實體類最低投檔分超大學線78分,普通曆史類最低投檔分超大學線70分,美術與設計類最低投檔分超大學線89分。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執行校長鄭兵介紹,學校從2019年開始招收大學生,過去5年招生情況一年比一年好,錄取分數線普遍高于生源省份當地投檔線,有些省份高出二三十分,“不用擔心找不到生源”。今年該校在山東省大學提前批普通類一次性投滿,錄取最低分超出大學錄取控制線22分。

從職業大學院校的專業設定上來看,大部分都緊貼行業企業和市場的實際需求。

前不久剛準許設立的民政職業大學,首批設定的5個職業大學專業包括現代殡葬管理專業和婚姻服務與管理專業,旨在應對社會民生領域服務需求的快速增加。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今年首批開設現代精細化工技術、合成生物技術、軟體工程技術、機械電子工程技術、現代物流管理、産品設計6個大學專業。該校财貿學院教師韓寶國說,今年現代物流管理專業首次招收大學生,就是要培養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物流項目規劃師、物流資料分析師。

“學曆和技能都有了”

職業大學緣何熱度上升?

此前,職業教育的天花闆是專科。而現在,普通大學和職業大學都按相應條例辦法進行學士學位授權、授予、管理和品質監督;在證書效用方面,兩者價值等同,在就業、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樣的效力。

廣東考生家長顧女士說,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職業大學院校,因為不愁找工作,又是大學學曆。“簡單來說,學曆和技能都有了!”

高就業率是職業大學院校吸引力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

毛良玉就讀于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大資料技術與應用專業,除理論知識學習外,更多的是實操訓練、企業實習。他說,目前全班57個同學中,超過90%已簽訂就業協定,“就業平台都非常不錯”。

不少學生也是因為看好就業前景而選擇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以該校城市軌道交通裝置與控制技術專業為例,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8%,主要面向中國中車等軌道機電裝置生産企業,以及機電設計院等相關軌道機電裝置産業鍊公司等。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2023屆大學畢業生的職業期待吻合度、專業對口度、履約率、月收入也均高于其專科畢業生。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副校長楊靜說,從近兩年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職業大學畢業生就業品質較高、優勢明顯。

注重理論與實踐雙向發展,也是優勢之一。

有業内人士認為,一些職業大學之是以“出圈”,是因為其相較于普通大學,更側重專業實踐和行動能力培養。

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職業大學的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業為例,其重點面向服務型制造新業态,更加注重“制造+服務”職業能力的培養,包括研發創新、檢驗檢測及售後服務等。

該校招生相關負責教師張寶昌說,學校大學專業人才培養更注重專業素養、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系統化,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怎麼做,也要從知識體系中去了解為什麼這樣做。

哈爾濱職業技術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學總管孫福才說,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操作性。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機電技術學院教師張友能說:“學院在課程體系設定上要求50%以上都是實踐課程,這有助于形成問題創新、發展創新和合作創新。”

加快建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如何量質齊升?

随着産業更新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大陸逐漸加大對高層次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明确,到2025年“職業大學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這意味着,職業大學教育招生規模還将穩步拓展。

職業大學:緣何吸引更多高分考生?

5月11日,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濟南職業學院展台,一位同學在體驗MR虛拟焊接教育訓練系統。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加快建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大學是其中重要一環,如何確定量質齊升?

職業大學仍處于試點探索期,開展年限不長,畢業生數量相對較少。優化培養模式,強化學科建設和産教融合,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水準,是保證職業大學高品質發展的關鍵。

多位受訪者表示,目前學校設定标準、專業設定管理辦法等制度雖已出台,但專業教學标準、課程标準、實習标準等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

有專家指出,一些職校升本後傾向于朝普通大學高校方向發展,陷入機械化模仿之中。一些家長選擇職業大學也更多是看重“大學”這一學曆層次,而非職業教育本身,這讓部分院校在保持“職業屬性”上不那麼堅定。

産教融合水準是衡量職業教育辦學品質的試金石。記者了解到,一批職業大學院校正探索組建由政、行、企、校聯合打造的市域産教聯合體、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等,以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庫建設、職業教育訓練等為主要職能。

鄭兵認為,持續助推職業大學院校畢業生高品質就業,還需建立健全就業、培養與招生關聯機制,從源頭上加強供需對接、優化專業設定。要在産教融合培養模式基礎上,校企共同制定四年制大學或貫通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