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CTDU中旅聯

2024-08-05 09:16釋出于廣東

全文2112字,閱讀約需7分鐘,幫我劃重點

劃重點

01今年全國各地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年輕遊客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軍,占比達34%。

02旅遊邊界逐漸泛化,生活場景和商業場景也具有旅遊屬性,如長沙超級文和友等。

03年輕人旅遊消費特點展現在理性化、情緒化和追求成本效益,如拼多多平台的崛起。

04由于此,景區需要基于年輕人的喜愛偏好、消費特征進行創新,如兼具現代美學的煙火氣的蘇州雙塔市集。

05同時,從“旅遊+”到“+旅遊”的模式轉變,如安吉戲樓咖啡館等,也受到遊客歡迎。

以上内容由騰訊混元大模型生成,僅供參考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旅遊市場“熱辣滾燙”,出門旅遊的人很多,但大家消費熱情并不高,一方面源于經濟下行的壓力,另一方面旅遊供給端也需改善,經過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全國各地旅遊景區、産品數不勝數,有特色、有體驗的并不多,其實優質旅遊産品不缺消費,像上海迪士尼即便票價一漲再漲,客源有增無減。

如何吸引遊客消費?主要在于吸引年輕人消費,“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途牛2024年上半年度旅遊消費報告》顯示,年輕遊客已成為旅遊消費的生力軍,上半年出遊使用者中,年齡在26—35歲的出遊人次占比達34%。

年輕人

重新“定義”旅遊業

對于年輕人而言,旅遊已經遠遠超出了觀賞自然美景的範疇,它變成了一個自我探索、深度體驗在地文化并産生情感連結的過程。今年接二連三走紅的城市也揭示了一個趨勢:情感共鳴的激發、體驗場景的打造以及服務品質的提升,成為了吸引遊客的新法寶。

□ 旅遊邊界泛化

年輕人旅遊動機不僅局限于單一的觀光遊覽,他們可以為了一道美食、一條街區、一座商場而奔赴一座城,即旅遊邊界逐漸泛化,“一切皆場景、一切皆可遊”,旅遊除了自然資源以外,生活場景、商業場景也具有旅遊屬性。

例如經久不衰的長沙超級文和友,它不隻是餐廳,更是長沙的文旅地标,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在複古的市井風貌中一并感受老長沙的氛圍,這種場景氛圍吸引來長沙全國遊客慕名打卡,許多年輕遊客到了長沙以後不一定會去各大知名景區,但是肯定會去文和友。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 情緒引導消費

年輕人消費特點主要展現在‌理性化、‌情緒化以及追求成本效益。‌在實用産品消費上貨比三家,不可多花一分錢,拼多多的崛起就是一個側面例證,該平台使用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5-35歲之間。與此同時,他們在情緒消費上毫不手軟,一千兩千的演唱會門票說買就買。

文旅情緒消費典型例子就是北京的泡泡瑪特城市樂園,被網友戲稱為“花150元進園購物”,園區内沒有大型遊樂項目,隻有一些無動力裝置類項目和小遊戲,不過依然擋不住粉絲的熱情,據介紹,泡泡瑪特城市樂園開業首月累計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其中18~34歲人群占比 47%,二消占比達到72%,主要來自商店和餐飲,遠遠超過主題樂園的平均水準。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 網紅景區推手

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網紅城市”“網紅景區”的推手,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愛玩也愛分享,也具有創意思維和制作高品質内容的能力,無論是拍攝獨特的旅行視訊,還是撰寫吸引人的遊記,都能引起共鳴和傳播。

尤其是小紅書平台的分享,很多地方雖然被稱為“照騙”,但不可否認确實帶火了諸多小衆景點。

新時代下的

旅遊場景創新

從以上趨勢特征可以看出,旅遊并不是一個行業,更是一個保羅萬象的産業,這意味着景區如果延續傳統旅遊的政策定位、規劃、營運等思維邏輯,很難适應新的旅遊市場上活下來,需要基于年輕人的喜愛偏好、消費特征,想要吸引他們,從這幾個方面去創新。

01

兼具現代美學的煙火氣

年輕人鐘情旅遊城市鮮活的生活場景和輕松随意的煙火氣,想要體驗在地風土人情和美食特色,同時他們也不喜歡“髒亂差”,城市中極具市井化的街區和生活場景能吸引遊客前去打卡,而現代美學的改造則會激發遊客的拍片分享欲望。

□ 蘇州雙塔市集

雙塔市集前身為雙塔菜場,2019年經過改造後重新開業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新雙塔市集力圖還原老蘇州的市井韻味與蘇州人的飲食記憶。在建築風格方面,借鑒江南古典民居元素,從内到外通過磚瓦、屋檐、燈籠等營造出老蘇州景象。當然改造不僅是建築設計,豐富業态是重點,原本菜市場經改造後成為了兼具多種社群生活服務與生活美學的多功能複合空間。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在布局上,雙塔市集分為三部分,生鮮區、小吃區、市集外圍店鋪區。生鮮區承載着原本菜市場的功能,還增加了修理鋪、裁縫鋪等便民店鋪,糖水鋪、茶館、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小吃區和市集外圍店鋪區引入了咖啡店、書店、文創及文創品牌、酒店、策展等年輕化元素、創意元素及文藝元素,這些元素空間屬性為城市開拓了新的社交場所。

此番改造讓市集重新彙聚了人氣,容易出片的市集也讓年輕人在社交平台廣為分享,小紅書上關于“蘇州雙塔市集”的筆記就有一萬多篇,據統計,旅遊高峰時雙塔市集日均客流接近2萬人次。

02

從“旅遊+”到“+旅遊”

過去在談及多元業态融合的時候,一直做的是“旅遊+”,強調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能力及催化、內建作用,通過與其他産業的結合,形成新業态,如旅遊+農業、旅遊+工業、旅遊+體育等。

而旅遊邊界的泛化,讓一切都變成了旅遊資源,這意味着文旅産業的發展無需強調“旅遊”的主體性,城市可以在現有生活場景、商業場景之中主動融入旅遊元素,使旅遊成為其産業鍊上的一個分支或功能擴充,即是“+旅遊”,這種模式反而會給遊客帶來一種新鮮感,像村超就是這種模式的演變,原本隻是一場體育賽事,其走紅離不開在地文化的融入,賽程中途增加了身穿民族服飾的村民們表演吹蘆笙、唱苗歌、唱侗族大歌等特色節目,賽場周邊還規劃了夜間經濟聚集街。

□ 安吉戲樓咖啡館

安吉戲樓就是在咖啡的基礎之上融入藝術、旅遊體驗,所在的建築是一幢有着百年曆史的老宅子,一樓是戲樓咖啡,二樓則是美術館,咖啡館圍繞安吉白茶這個核心在地文化IP做了各種創新,研制了白茶拿鐵,創意白茶三喝等。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并且還開發了與「茶」相關的體驗項目,客人可以穿采茶女服飾在咖啡館後山采茶,從業人員也會教授白茶知識和采茶手法,并讓他們親自體驗炒茶葉的過程,客人可直接帶走新鮮出爐的茶葉,或者将茶葉研磨成粉,用作白茶蛋糕或者白茶香薰的原材料,再進行DIY,相當于某種“文創”産品。這種“+旅遊”的模式也備受遊客歡迎,今年“五一”期間,戲樓咖啡館僅采茶體驗項目每天收入就有三萬多,如果隻是主打一個“采茶”遊項目,效果肯定沒有這麼好。

總而言之,精準洞悉并有效滿足年輕遊客需求,進而定制化推出符合其“口味”的産品和服務,是旅遊出圈的關鍵所在。

檢視原圖 114K

  •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 讓年輕人“上頭”的旅遊爆款打造新邏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