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首發大賽#
膽大、心細、手狠,可謂是以色列的真實寫照。就在最近這幾天,以色列連續暗殺了真主黨最高軍事指揮官舒克爾、哈馬斯最高上司人哈尼亞,據《以色列時報》8月4日的報道,當地時間3日早上,以軍在黎巴嫩南部城鎮巴祖裡耶發動無人機襲擊,又殺死了負責黎南部所有地區活動的真主黨重要頭目阿裡·阿蔔杜勒·阿裡。這一系列連環暗殺的成功,不僅說明了以色列在情報戰中大獲全勝,而且也是對伊朗的狠狠打臉。
一方面,不管是真主黨,還是哈馬斯,都是伊朗資助甚至控制的下屬武裝,自己麾下的重要人物頻頻被暗殺,作為中東反以色列的盟主,伊朗也是臉上無光;另一方面,更讓德黑蘭感到“無地自容”的是,哈馬斯最高上司人哈尼亞還是在德黑蘭做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以色列暗殺的,而以色列官員還特地表示,就是選在哈尼亞身在伊朗境内時動手的,這就是對伊朗赤裸裸的打臉了。
是以,就算舒克爾與阿裡之死,伊朗可以當做“看不見”,但哈尼亞之死,伊朗必須要“找回場子”,否則以後在中東就沒法混了,小弟們不服,美國、以色列也會越發肆無忌憚。然而正如國内知名國際專家宋忠平所言,目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其實正被“架在火上烤”,說報複很容易,但怎麼報複卻是一個難題。為什麼哈尼亞之死,會讓哈梅内伊感到“為難”,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哈梅内伊面臨國内強硬派的巨大壓力。伊朗國内強硬派要求哈梅内伊對以色列采取實質性的報複,而不是象征性的,他們認為,哈梅内伊過于軟弱了,是以才會以色列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伊朗境内實施暗殺,如果不強硬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方面,哈梅内伊又很難強硬起來,因為這麼做的後果非常嚴重。比如說,哈梅内伊自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以色列曾在哈梅内伊生日時襲擊伊朗核設施所在地,伊朗前總統也死得不明不白,現如今哈尼亞又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被幹掉。事實證明,以色列的情報戰非常出色,伊朗似乎已經被滲透成為了一個篩子,在此情況下,如果哈梅内伊對以色列動真格的,搞不好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是以,盡管哈尼亞被炸死已過去好幾天了,甚至哈尼亞本人都已入土為安了,但伊朗内部就如何“報複”還是遲遲無法決定。外界普遍認為,德黑蘭很可能會和上次一樣對以色列本土發射無人機和彈道飛彈,進行“象征性的報複”,以免讓雙方陷入戰争。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哈梅内伊就無法對國内的強硬交代,等于是外部危機轉化成為了内部危機,而如果強硬回擊,哈梅内伊恐怕自身難保,這就是最高領袖的“煩惱”。
其實與伊朗一樣煩惱的,還有美國。咱們曾經說過,以色列連續暗殺真主黨、哈馬斯高層上司人,其實就是向美國發出了一個信号,那就是——以色列絕不接受和談,美國要麼支援以色列拿下加沙,要麼被以色列拖入戰争。是以現在美國也非常煩惱,一方面,拜登總統重申對以色列安全的堅定支援,并向中東增派了航母戰鬥群;另一方面,拜登又“爆粗口”強硬施壓内塔尼亞胡與哈馬斯達成和平協定。
然而這可能嗎?已經不可能了。莫說以色列鐵了心要鏟除哈馬斯,要拿下整個加沙;就是以色列現在願意談,哈馬斯還能談下去嗎?自己的最高上司人連帶一家60多口,全都被以色列給殺了,就這還怎麼“談和”?是以,和平解決這輪巴以沖突的曙光,基本上是徹底熄滅了,現在擺在美國人面前的,也是兩條路——要麼支援以色列拿下加沙,為猶太人背鍋;要麼等着被以色列拖入更大的戰争。
是以,以色列通過這一系列精準的騷操作,同時調動了美國、伊朗兩個大國,同時也讓他們陷入到了“兩難”之中,這一步看起來兇險,但其實成功的幾率很高,原因很簡單,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兩害相權取其輕”。伊朗十有八九最終還是“認慫”,當初自己大使館被炸平了,死了那麼多人,也就象征性報複一下,哈尼亞畢竟是隻是“客人”,雖然被以色列打臉,但是不傷根本,沒必要鬧出“全面戰争”。
就美國來說,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困俄”、“遏華”,沒那麼多精力進行中東的亂局,被以色列陷在中東就麻煩了,中俄臉都笑開花。是以,白宮也沒得選擇,與其被以色列拖入戰争,不如支援以色列拿下加沙,背鍋就背鍋吧,長痛不如短痛,“兩害相權取其輕”。是以,以色列的謀算成功的幾率,其實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