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為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半生為國,後半生為家。
先後17項科研成果成就,隐姓埋名研究核武器26年的核彈科學家,卻給自己起了外号叫做“倒黴老頭”。
兒子先天智力低下、女兒妻子精神分裂,當被問起崩潰過嗎,老人隻是淡淡一句:絕對不能讓自己崩潰。
83歲的年紀帶着兩個五十多歲的“病兒”,未來又當是何去何從?
雙重人生
回顧自己的一生,魏世傑終是淡淡一句,自己前半生為國家,後半生照顧親人,自己做到了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責任,便是為家。
前半生為國,後半生為家,八十三歲的魏世傑的闡述卻也終是令人動容。
作為土生土長山東人的魏世傑,成績優異,大學學習實體的他在1964年畢業那年,便被研究院挑中成為一名研究員。
秉持着為祖國做建設的壯志,魏世傑踏上了二十六年隐姓埋名的生活,絕對的保密工作,嚴苛的管理水準,一回到宿舍便不可以商讨工作上的任何也是當年的要求。
魏世傑負責的便是炸藥部件的行動測試,而每一百次就有二十次會爆炸,可以說每一天都行走在死亡的邊緣線,生與死的一瞬間終是在這大戈壁下撩撥着每一天的神經。
但心中為祖國建設的自豪,終是令其選擇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而也是由此,常年的研究記錄,找對象成為科室不少人的難題。
說到于此,魏世傑也是自诩慶幸,直言自己的幸運遇到自己妻子,兩人不僅是同科室的同僚,同時也于1971年兩人選擇走進婚姻。
生活的喜悅,夫妻的陪伴,對國家核彈建設的鞠躬盡瘁,都使得魏世傑擔當得起科學家的名号,與錢三強鄧稼先等人一起,二十六年的與死亡共舞,也終是等來了氫彈爆炸成功的喜訊。
畢業時的年輕小夥也一轉眼已入中年,魏世傑那張被獎為先進科學工作者的獎狀也依舊挂在客廳中間。
縱然已經過去幾十載,但仍舊難抵魏世傑對國家核彈事業做出的貢獻,隻是上天無情,卻讓這個将國放在家前的科學家後半生承受着“痛苦”。
一家四口,三個病号,兒子智力低下,妻子女兒精神分裂症。
本是子孫環膝的退休生活,八十三歲重擔依舊壓在肩的他又經曆了什麼?
“倒黴老頭”“核彈老人”
2018年《朗讀者》節目的播出令魏世傑這個名字逐漸出現在大衆眼線,慈祥的外表,眉眼彎彎,述說着自己的故事,此時的魏世傑已經七十七歲的高齡了。
但其每天最為清閑的時光便是坐在電腦前,用兩小時的時間為自己的文學作品進行精簡。
“那是我一天最快樂的時候了。”懷念起每天的寫作時間,魏世傑始終是眉眼彎彎。
魏世傑雖然從科學研究者位置退休,但卻在30年裡寫完了3部長篇小說,10多大學普類書籍,其在2010年出版的長篇紀實小說《禁地青春》,以述寫中國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真實故事,曾在論壇中獲得一年600多萬點選量。
另外其書寫的小說也被改編為連續劇《青海花兒》在央視8套播出并取得不俗的成績。
光環、鮮花,文理兼備,衆人都理所應當認為魏世傑定然是擁有一個令人豔羨的晚年生活,才能擁有更多閑情雅緻撰寫多篇熱門小說。
殊不知,在魏世傑熱愛書寫之餘,他需要靠借稿費保障兩個孩子的晚年生活。
女兒魏海燕是魏世傑與妻子陳位英的第一個孩子,活蹦亂跳,古靈精怪,一切都看似平常,但老天終是愛開玩笑。
兒時的魏海燕
“那是初二的年紀, 增加了兩門課,一門幾何,一門實體,學不進去了,就熬夜學,後來便是失眠。”
說起女兒魏海燕,魏世傑眼裡滿是心疼,以為起初便是輕微病情,後來的魏海燕總是一跳一跳的走路,魏世傑知道不對勁了。
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的。
十幾歲的半大孩子,魏世傑和妻子都難以接受,不斷的治療,不斷的開導。
自殺過兩次,跳海一次,安眠藥一次,終是在緊要關頭,魏海燕逃離死神的魔爪,但病症也終是落下了。
魏海燕救回來了,但妻子陳位英也病了,因為對女兒的擔憂,妻子精神出現問題,一家四口的生活,幾乎壓在魏世傑一人的肩頭。
而被詢問道兒子魏剛又是在何時被發現症狀時,魏世傑話語間浸滿對兒子魏剛的愧疚,因為科研工作的忙碌,魏剛一直是爺爺奶奶在帶,是學校老師發現魏剛行為不同于平常孩子,也是那時,知道了兒子魏剛是“先天智力低下”。
魏世傑在給兒子魏剛刮胡子
兒子智力低下,妻子女兒精神分裂,命運的無情玩笑令這個備受敬仰的科學家猶如錘頭一擊。
三個重病号,魏世傑挑起擔家之責,魏世傑曾戲谑自己“倒黴老頭”終是更為恰如其分。
不敢生病成為魏世傑對自己的要求,能扛過去便扛過去是魏世傑每天對自己的激勵。
魏世傑照顧妻子
而在此期間,妻子陳位英也曾自殺過,妻子倒在廚房的一片血腥下,至今仍令魏世傑難以忘記。
而妻子被救治回來的第一句話便是:救我做什麼,老魏你太累了。
兒時的魏海燕和魏剛
2022年3月,因為糖尿病帶來的并發症,妻子陳位英去世了,徒留下八十一歲的魏世傑和兩個五十多歲的“病兒”。
每天的定點讓女兒吃藥,每天兩小時的撰寫小說時間,與兒子的親密接觸,縱然有苦有累,但魏世傑卻也是清楚,自己如今八十三歲的高齡終究不能陪伴兩個孩子一輩子。
提前寫好遺囑,心中對兩個孩子的囑托,魏世傑書寫作品的稿費,每一處的精打細算都展現着這位父親對孩子的關愛。
7月12日,魏世傑與兩個孩子的故事經過鳳凰網的報道,在網絡上掀起風浪,有人是第一次認識魏世傑,有人是驚歎于這位八十三歲的老人将兩個孩子照顧着的這麼好。
但目光也終是更多感歎于個魏世傑多年的堅守,這位前半生為國家奉獻的“核彈老人”,後半生撐起了家裡的半邊天。
而說到魏世傑最為擔心的,終究是擔心沒人能夠照顧孩子,輕巧詢問兒子魏剛,若是自己不在了他要怎麼辦時,魏剛的回答也終是令魏世傑的笑容多份苦澀:你不在了,我就得自己找飯吃了,每天吃便宜點。
姐姐魏海燕,弟弟魏剛,父親核彈科學家,母親科研貢獻者,老天的無情玩笑卻也終是在這一家四口中展現的盡緻。
當被詢問到因為無法體會到孩子回報父愛是否遺憾,魏世傑的回答令人動容:母愛父愛是自然人性的展現,自己不求回報。
自己無非最為擔心的便是兩個孩子未來的生存。
而以接受采訪的形式向社會“托孤”,八十三歲的父親拼盡全力想為自己的兩個孩子謀求一片安甯之地。
如今活躍在社交平台下,受到網友喜愛的海燕日常成為大家了解海燕和弟弟魏剛生活的途徑,到處的喜愛,政府的關心,好心人的幫持,隻希望幸運之神能夠多眷顧魏老一家,前半生苦過的人,也是時候品嘗些甜了。
參考資料:
“核彈老人”魏世傑,兒子殘疾,妻女精神分裂,30年仍寫完3部長篇小說,10多大學普類書籍——鳳凰網視訊